首頁>育兒>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安全順利的分娩對於產婦來說是對辛苦的懷胎十月最大的慰藉了,因此,分娩也是最危險且最該謹慎的環節。分娩一旦出了意外,對於產婦及家人都會產生極大地打擊。

孕婦“急產”,醫院操作不利,險些釀成大禍

醫院從來不是太平地,什麼事情都會發生,產房也不例外。

無論是分娩中還是分娩後,產婦也好,胎兒也罷,都有可能發生一些意外,這時候大夫的反應和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稍有差池都會產生嚴重後果。

就昨天,閨蜜所在的醫院就出了是這麼一檔子事情。

故事的主角是個27歲的產婦小春,小春在預產期前一週就住進了醫院,安心等待著孩子的降臨,可沒想到剛過了兩天,孩子就發動了。

醫生見狀趕忙去安排產房,讓小春一家先在病房等著,沒多久,小春意識到可能等不了了——宮縮實在太強烈了,胎兒似乎隨時要出來了。

找來了大夫檢查,大夫表示急產的可能性很大。

所有人都很著急,但依舊沒有給小春安排產房,家人去找了幾次也無果,大約過了快2個小時,小春才終於上了產床。

醫護人員剛把小春的褲子脫下來就看到孩子的頭已經出來了,剛要開口提醒,孩子“咣噹”一聲直接從產床上摔了下來。

事後,小春一家非常氣憤,雖然孩子暫無大礙,但對於醫院的所作所為還是非常不滿,本來就是急產,可醫院交接卻遲遲沒有安排明白,否則孩子也不能摔那麼一下。更重要的是現在小春宮頸受損,要好久才能恢復如初。

類似的事情並不少見,無論是在新聞裡還是在電視劇電影中,這些走著走著就分娩生娃的橋段常常出現,這種說生就生的情形會讓很多人羨慕,但在明眼人眼裡,這並非好事。

急產是咋回事?

我們都知道,產婦分娩是要經歷1、2、3產程的,產程的長短時間也因人而異,一般來說,初產產婦從開始宮縮,到最後胎兒和胎盤娩出大都需要經歷6-18個小時。

經產婦速度會稍快,但即便如此至少也要經歷3個小時以上,如果分娩時長不足3個小時,那就屬於急產。

1、體內多處撕裂

分娩本是個循序漸進的緩慢過程,產婦需要閉氣用力,讓胎兒一點點的通過產道,並在醫生和助產士的幫助和保護下誕出寶寶。

而急產則省略了這緩慢又艱辛的過程,毫無準備,沒有防護也無緩衝,胎兒急速從產道滑出,產婦的體內會產生嚴重的撕裂,比如宮頸、會陰等處都會產生撕裂。

2、產後大出血

一般來說,胎兒娩出的時候胎盤會隨著一起娩出,這時候胎盤附著的子宮內壁會因為這種分離造成毛細血管出血,而子宮自身有一定的保護機制,這種情況下子宮肌層會自主收縮來閉合毛細血管減少產後出血量。

而急產就不一樣了,急產的會後子宮肌層剛剛經歷了生產時的過度收縮,一時間還無法緩解,導致後續的保護性收縮乏力,這就大大增加了產後大出血的概率。

3、產後造成感染

急產最危急的情況就出在一個“急”字上,急產的環境多數沒法保證,發生在非醫院環境的機率大大增加,電梯內、戶外、路邊等等地方都有了可能發生急產,複雜的生產環境自然會給產婦帶來感染的問題。

1、胎兒宮內窘迫

產婦急產的時候子宮宮縮過快會導致胎盤的血液迴圈也發生變化,胎兒此時很容音受影響出現缺氧、缺血、宮內窘迫甚至窒息的危險。

2、胎兒身體傷害

新生兒都十分的脆弱,這種脆弱最直觀的的體現就是骨骼的結實程度。正常的分娩是讓胎兒逐步適應的,每一次擠壓都與胎兒來說都是很好的適應和鍛鍊。

但急產的時候這種情況就變了,胎兒在沒適應壓力的情況下急速從產道衝出,過快的速度很容易造成胎兒骨折甚至顱內出血。

3、肺炎

產婦正產的分娩,每次宮縮產生的擠壓不僅鍛鍊著胎兒的骨骼們同樣也在擠壓胎兒的心肺,尤其是對於肺部的擠壓,可以幫助胎兒逐步排出之前吸入的鹽水,在出生後促使孩子發出啼哭。

但急產就不同了,胎兒擠壓不充分導致肺部鹽水排出不乾淨,反而會導致新生兒肺炎。

最後,正常分娩的擠壓過程還能幫助胎兒建立平衡感和空間感,急產的胎兒在這方面感觸明顯較差。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2歲男童嘔吐不止,緊急送醫已是腸穿孔:11顆磁力珠“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