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就在剛剛發生的事情,想寫寫我自己的感受,與大家共勉。

下午午睡起來,我在電腦前工作,多哥和多爸按照慣例在看巧虎的互動影片。

我正在專心的工作,突然聽到多爸嚴厲且大聲的質問:“你還玩不玩了!?不玩以後就再也別玩了!”

我當時確實是被嚇了一跳,趕忙回頭詢問情況,看到多哥其實僅僅距離多爸一米的距離,並沒有看多爸手中舉著的手機,我詢問多爸:“這是怎麼了?你剛才聲音有點大,嚇著我了!”就在這時,多哥瞬間撇嘴,大哭起來,見狀我起身準備上床去安撫多哥,與此同時多爸放下手機想要去抱多哥,而多哥拼命甩開多爸的手,邊哭邊掙扎著往我這邊爬。

一手抱過多哥,他很委屈的在我懷裡痛哭起來,兩隻小手抱著我的脖子,這一刻,真切的感受到了孩子的委屈與作為母親給予孩子的安全感,很感謝多哥對於我的信任和依戀,這種感覺真的很美妙、很幸福。

我抱著多哥,不停地的撫摸著他的後背,輕輕地在他耳邊說:“好孩子,媽媽知道你受委屈了,媽媽在呢!好了,好了,哭一會吧,媽媽在呢!”說完我就安靜地陪伴著他,安撫著他的情緒。

但是多爸的情緒一直在,他很不開心,嘴上還在說著:“你不好好看、不好好玩,以後就別玩了!”

這時多哥哭得更傷心了,我很嚴厲的對多爸說:“我知道你希望他能夠安靜地看影片,但是你用這樣威脅他、控制他的方式掐斷了他的希望!你這樣太惡毒了,就像我沒有穿你給我買的鞋子,你對我說‘我再也不給你買禮物了’是一樣的。我知道你是什麼想法和感受,我可以理解你,可以承受你說這話帶給我的感受,但是他不能!你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說完,我繼續安撫多哥,多爸在我說完之後彷彿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下子就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了,馬上承認錯誤,同時環抱著我和多哥,對多哥說著對不起,但是多哥並不領情,一個勁兒的推開多爸,並說:“不要爸爸!不要爸爸!不喜歡爸爸!不喜歡爸爸!”

然而多哥這個時候不知道是產生了移情還是賭氣,多哥很快速的回答:“不看巧虎了!不看巧虎了!”這時我看孩子情緒很不穩定,於是說:“那這樣吧,寶貝,等你想看的時候你再看,你不想看咱們就先不看了。那你想想,今晚還看嗎?”

多哥認真地想了一會,這時也不哭了,說:“還看呢。”

我回答:“好的,那晚上我們再看。爸爸剛才確實做得不對,媽媽站在寶貝這邊,媽媽也認為爸爸做的不對呢,那讓爸爸去外面反思一下吧,讓他出去冷靜冷靜,行嗎?”我看多爸有點不知所措,多哥也不是很待見他,就想著讓他先出去冷靜一下,省得他“尷尬”。

多哥這時回答說:“行的。”

等多爸走出房門,看多哥情緒也好些了,我問多哥:“寶貝,是不是因為爸爸說‘’以後再也不玩了’覺得委屈了?”剛說完就看到多哥原本已經平復的心情再一次被“點燃”,嚎啕大哭,我趕緊抱緊多哥,安撫他,結果擦鼻涕的時候因為發出了“咕嘰咕嘰”的聲音而大笑,止住了哭聲。這是爸爸“反思”回來,看到多哥在大笑,趕緊詢問:“寶貝,爸爸剛才確實做錯了,爸爸跟你道歉,對不起,你能原諒我嗎?爸爸以後注意!”

多哥回答:“能。”

這件事情就算是結束了,多哥也原諒了爸爸,爸爸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我因為這樣的Happy Ending感到欣慰、開心,也發自內心的感受到,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我們慣用的手段,顯然已經深入骨髓,遇到事情的時候會第一時間蹦出來,很多話脫口而出,憤怒、不耐煩的情緒瞬間點燃,這些統統都是我們沒有處理好的“傷痛”。

上面我描述的場景,其實在很多像多哥這麼大的孩子和父母、祖輩中很常見,透過這樣的威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能是希望孩子吃飯快一點,可能是希望孩子做事情快一點,可能是希望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專注一點,也可能是希望孩子更聽話一點……這樣的“威脅”表面上看似管用的很,往往再說出“你要不怎麼樣就再也別怎麼樣”的話後,孩子內心其實是很恐懼的,對於這麼大的孩子來說,意味著“剝奪權利”,這樣兩三歲自我意識強烈的孩子來說是很恐怖的事情,也是很絕望的事情。所以我才會說用這樣威脅的方法掐斷了孩子的希望,看似我們達到了控制孩子、讓孩子聽話的目的,但是同時也是失了孩子的心。

那要怎麼做呢?

1、父母需要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反思自己的言行,學會判斷“威脅、控制”;

2、覺察到、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需要考慮自己出現的行為源於何處,學著去處理、接納;

3、像多哥兩歲多不到三歲的年齡,很多問題是表述不清楚的,遇到困難或者著急的時候還是會透過哭泣、抓狂、撒爬打滾等行為表達出來,那麼我們這個時候就要判斷哪些行為背後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言行造成的,哪些又是不合理的我們需要堅持原則的;

4、我們常常會用對待成年人的方式去對待孩子,比如簡單的加減法,孩子做不對或者因為其他事情吸引了注意力後,我們會不耐心的不自覺得拔高音量去訓斥孩子;然而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忘記了他還只是個兩歲多的孩子。

5、比如今天發生的事情,當多爸發現多哥沒有專注的看影片進行互動的時候,可以詢問孩子是否是累了,需要休息,是否需要把影片暫停,或者問問多哥為什麼不看了,想做什麼。

歸根結底,還是得好好學習成長自己,覺察自己的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調整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努力吧,各位了不起的爸爸媽媽,奧力給!

3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胎寶寶最害怕這幾件事,孕媽要儘量避免,不注意影響胎兒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