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相信大家看過很多孩子用父母血汗錢打賞主播的新聞,對於這些新聞,其實作為家長也應該反思:自己有沒有對孩子的“金錢觀”進行培養?

要知道在孩子三歲時對於金錢是沒有概念的,等到3-6歲,他們的金錢觀念才開始萌芽,對金錢有認知但是認知是有所偏差的,知道錢可以換來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並不知道如何獲取錢。

所以到了這個階段,家長們就必須為孩子加強金錢觀念教育了。

正確認知金錢

在加強孩子金錢觀的時候,必須要讓他們知道什麼是金錢,家長可以用它來換取想要的東西,同時家長想要獲得錢也必須用其它東西去換取。

瞭解錢財來之不易

家長想要孩子建立健康的金錢觀念,就要讓他們知道錢財的來之不易,家長付出勞動,才能賺到錢。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的工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帶著孩子去工作的地點,讓他們清楚認識到爸爸媽媽花的錢都是如何獲取的,為了獲取這些錢,爸爸媽媽不能天天陪你,就是為了賺錢去了等等。

家長可以在購物的時候跟孩子說一說這大概是多少錢買的,讓他們對金錢有具體的概念,不要隨意浪費。

家長不要過於“哭窮”

很多家長小時候物質條件不寬裕,現在好不容易條件好點了,就喜歡給孩子回憶苦難往事,為了省錢或者賺錢父母經歷過什麼樣的苦難等等,父母說這些可能是想讓孩子珍惜現在的生活,也要努力奮鬥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

但是他們這種“哭窮”的教育方式並不完全對,因為能夠賺錢、懂得花錢的人是幸福的,只會被“哭窮”長大的孩子會對花錢有“罪惡感”,窮怕了的孩子在交往中總是自卑的,不敢投資自己,不敢享受當下。

有計劃地支配零花錢

等孩子6歲之後,對金錢已經有了初步認知,家長們就可以培養孩子的消費和理財意識,引導他們如何使用,做一個能夠控制金錢的人。

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掌握零花錢,衣物、學費等大件食物家長負責,學習文具、零食等小額花費可以讓他們自己支配。

給他們準備一個賬本,每件東西的花費要詳細羅列在上面,這樣時間一長,他就會對自己的金錢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金錢,錢花到哪裡去了,每一筆都瞭如指掌。

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瞭解什麼是需求、什麼是物慾,做一個能賺錢也敢花錢的人,成為金錢的主人而非奴隸。

8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如何拯救那些被電子產品綁架的孩子,高效溝通立竿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