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哭是寶寶的權利,對於嬰兒階段的寶寶,即使頻頻哭泣家長們往往會覺得很正常,非但不會責怪還能耐心安撫。
但是,當寶寶漸漸長大了,家長們就開始受不了他們動不動就哭泣了。尤其是男孩子的,家長們更希望他堅強勇敢,哭泣在家長看來是弱小的表現。
但是,在兒童教育的角度來看,事實可能跟大家想的有點不一樣!其中有兩件事,可以說得上是育兒上的大忌!今天韜韜爸爸就來和大家聊聊關於孩子愛哭這個事兒。
女孩真的比男孩更愛哭嗎
結論可能會讓大家嚇一跳。
《性別差異心理學》中提到,男寶寶體內睪丸激素高,生理上就決定著他們比女寶寶精力更旺盛,情緒更激烈,自控力也更差。這也是我們普遍發現男寶寶特別“頑皮”的原因。
但是,偏偏男寶寶的大腦額葉發育速度是比女寶寶遲的,也就導致了男寶寶情感更脆弱,需求更強烈。
所以,在幼年階段,男孩子是衝動又脆弱的敏感體,男孩不僅更難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且他們更容易惹上會讓他們難過的事。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其實,對於嬰幼兒階段的男寶寶而言,愛不愛哭,並不是衡量他堅不堅強的標準。
我們不能只想著他是個男的,而忽略了他還是個孩子,身上具有孩子應有的特性。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對於寶寶而言,他哭就是因為傷心了。
實際上,無論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如果他特別愛哭,其實反映的是他內心比其他人更為敏感,某個角度上看,這不僅僅不是缺點,可能還是一種天賦。
這兩件事不應該是你的育兒手段
那麼,韜韜爸爸說的兩件犯了育兒大忌的事是什麼呢?
第一件事,是給孩子貼標籤。
比如,我們經常稱他為“愛哭鬼”“膽小鬼”,或者經常評價他脆弱、不堅強等等,都屬於給孩子貼標籤。
貼標籤為什麼是育兒大忌?因為貼標籤沒有任何積極意義,長期被貼標籤的孩子,出於對父母的信任,很容易真的認為自己就是膽小鬼、不堅強,他並不會如你希望的那樣努力改變,相反會逆來順受地接受這個身份。
第二件事,則是對寶寶表現出自己的失望之情。
比如寶寶已經很難過了在哭泣,你還對著他說出例如:“哭哭啼啼有什麼用!沒出息”、“別哭了,丟不丟人,你看別人都在笑話你了”之類的話。
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情結超乎我們的想象,當你對孩子表現出失望的時候會嚴重刺激到孩子的心靈,他們擔心你不愛他了。從此往後他可能會變得自卑、謹小慎微,唯唯諾諾,把心事憋在自己心裡面怕父母發現之後更失望。
不被允許脆弱的男孩,很難成為堅強的男子漢
其實不論大人還是孩子,情緒是需要釋放的。
孩子為什麼愛哭?因為他們的世界很小,他們的心靈很敏感,他們非常容易產生大量的情緒急需疏導。
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還不懂得怎樣幫助自己發洩內心的情緒,所以哭變成了他們的本能。
如果我們總是不允許他哭泣以釋放,甚至用上面說的兩個行為來對待他,那麼他們就很容易走極端。
既然不能哭,那情緒就只能憋在心裡面,直到憋不住了,往往就會發展成用打架、暴力、破壞東西等等更惡劣的方式來發洩他們的情緒。
這樣的孩子,其實更難成為我們心目中勇敢堅強的男子漢。
孩子哭吧哭吧不是罪
所以我們應該怎麼做?第一,讓他哭吧,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讓他好好地哭一場,把心裡面的不痛苦釋放出來。
我們可以陪在他身邊,給他堅強的力量,給他強有力的安全感,給他所需要的所有溫暖,這便足夠了。
不是每一次孩子一哭我們就要馬上安慰甚至制止的,讓他哭完發洩完,其實我們才能更好的和他溝通以及進行教育。
引導才是真正的方法
當然了,韜韜爸爸不是說我們什麼都不用做就放著他哭就可以了。
事實上我們引導孩子疏通情緒是一件很有技巧的事。
首先,我們應該肯定他的感受,比如“剛才很痛是嗎”“玩具被搶了,你很生氣是嗎”等等,幫助他描述出他的情緒。
然後,我們要試著引導他體會自己的內心,儘量讓他用“我覺得”“我希望”“我想”等等的句式來表達他的內心感受,幫助他從情緒中出來,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觀察自己的內心。
只要我們堅持做好了這種引導,孩子就會慢慢習慣,用表達或者思考來解決問題和疏通情緒,而不是僅僅哭泣或者滿地打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