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大家好,我是朵媽。每週六我都會在《朵媽三分鐘》這個欄目,為大家解答關於娃心理方面的小問題。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耐心,總是三分鐘熱度啊?做什麼都做不長久!”

這樣的話是不是聽著很熟悉?相信當媽的大家或多或少都說過這樣的話,甚至在我們自己童年時,也有過被貼上“三分鐘熱度”標籤的經歷。

前些時候我策劃了一個365天古詩詞打卡計劃的活動,有兩千多名來自五湖四海的寶媽寶爸們加入其中。

其中有位媽媽在打卡群裡向我求助:

這個媽媽的憂慮不是少數,經常有媽媽來詢問我孩子沒耐心無法專注做一件事該怎麼辦?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如何改變家裡那個“三分鐘熱”的寶寶呢?

與大多數父母直覺相悖,實際上在六歲(學齡)前的孩子,如果不經過專門的教導訓練,大多都是沒有時間概念的。

你不教他,他並不會懂得一分鐘與五分鐘的區別。

而且類似於孩子的視野天然比成年人小、看外界物體會覺得更高大,孩子對時間的感知也天然會與成年人不同。

我們說再等五分鐘,在他們的感知裡數5下就是五分鐘了,自然開始鬧起來,這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則會理所當然覺得孩子無理取鬧沒耐心。

同理,在注意力上,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本身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也不同:

不滿2歲的孩子幾乎都是以無意識的注意為主,也就是鮮豔的顏色,特別的聲音特別能吸引他們;

而從2歲到6歲這個階段,孩子可投入的專注時間是階梯式遞增的,從4分鐘到15分鐘慢慢增加。

所以不要先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孩子沒耐心,很可能只是他們的正常生長髮育的階段。

孩子對一件事的堅持與投入程度,還會受到性格的影響。

我們經常能聽到一種說法,內向的孩子慢熱,能靜得下心來做一件事;而如果是活潑好動的孩子,則會被認為肯定坐不住沒耐心。

這種說法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有一定依據的。

人的性格氣質與生俱來就有所不同,特別對孩子來說,還處在建立對世界外物的認知階段,他們天生的性格對待人接物的影響會更顯著。

有的孩子,對外部事物的好奇心不強,喜歡專注於一件事,而有的孩子則天生對萬物充滿了探索好奇的慾望。

在這樣的兩個孩子身上,我們的感覺就是一個靜、一個動,一個有耐心能專注、一個坐不住三分鐘熱度。

除了孩子天生性格氣質的差異,在早期成長中,家長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孩子早期會透過模仿父母或者養育者的動作來做行為學習。

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觀察到,如果父母是慢性子有耐心,做事都是不急不躁,孩子多半也會跟父母類似。

而如果碰上那種總是風風火火,做一件事都是連催帶吼的父母,孩子大多也沉不下心來,做什麼事都很急,做一會兒就想扔掉做別的去了。

我們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與耐心的先決條件,是不能違背孩子的天性。

2歲前的孩子,是談不上所謂專注力的,生理原因決定了他們在這個年齡段對不同事物的探索欲會超過對單獨事物的專注喜愛。

而在2歲到6歲學齡前的階段,根據孩子專注力的自然增長規律,逐步增加合理範圍內的引導訓練。

同時,要尊重不同孩子的性格和愛好,不要一股腦跟風所謂主流的活動專案。

試想,一個性格外向的孩子,你試圖強行讓他在讀書寫字上培養專注力,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反而讓孩子越來越坐不住。

而一個安靜內向的孩子,他原本就是熱愛坐下來畫畫玩玩具,你非要讓他去堅持室外遊戲,他也不會樂意。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如果只是家長耳提面命,其實效果並不佳。

在我看來,只要和孩子一起做遊戲就可以了!

朵朵是個小畫迷,對畫畫的喜愛自不用說。我會選擇用不同形式的繪畫遊戲,來培養她的專注力與耐心。

之前,我帶著朵朵玩了【我來畫月亮】的遊戲,選擇一個時間週期,每天讓她透過觀察月相加上自己的想象,來畫下當天的月亮。

這個小遊戲不僅能訓練她的觀察事物的習慣,而且因為是她喜歡的畫畫活動,所以她並不會特別排斥。

最開始她偶爾也會忍不住中途玩玩別的東西,但後來她漸漸找到其中的樂趣與成就感,堅持的時間也跟著變長。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而家庭環境中的聲音、氛圍,也會對孩子的注意力與耐心造成深遠影響。

如果家長平時做什麼都風風火火、虎頭蛇尾,那麼孩子有樣學樣,怎麼能對一件事專下心來?

而且很多家長沒有注意到,他們總在無意之中打斷孩子,只是因為孩子動作慢了一點,便又吼又瞪,不讓孩子完整地做完一件事。

這時候家長反過來卻責怪孩子沒有耐心,做事三分鐘熱度?

從自身做起,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給孩子留一個安靜的家庭環境,才能真正培養他們專注力與做事耐心。

9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小時候聽過這句話的孩子,長大後容易自卑,但願你沒有對孩子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