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發展,現在的孩子們素質普遍提高。在外懂文明、講禮貌,是很常見的事,讓人感慨未來可期。
但這並不能代表孩子就具備完整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除了在外表現良好之外,在家孩子也要敬愛父母才行,而這與平時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脫不開干係。
對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如果父母或長輩對孩子過度關注和保護,出現溺愛情況。那麼,也可能導致孩子在外是“小綿羊”,在家是“小霸王”的現象。
這樣重養輕教的方式並不值得提倡,孩子對父母的態度,也是人格中很重要的一環。
地鐵上媽媽累得睡著了,兒子的舉動很暖心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段視訊:
一位小男孩和媽媽一起坐地鐵,由於媽媽實在太累了,不小心坐在座位上睡著了。
小男孩抓住地鐵的扶杆,拼命踮起腳尖,好讓媽媽靠在自己的身上睡,並用一隻手臂緊緊地將媽媽扶在懷中。
可見,即便自己再怎麼不舒服,孩子也想讓媽媽睡得更舒服一些。這樣的舉動實在太暖心,太令人感動了!
從這個小小的細節中就可以判斷出,這個孩子是個懂得對父母感恩的好孩子,知道體諒父母的付出,也真正把自己看作了一個可以為父母分憂的小男子漢。
對此,網友們也紛紛稱讚道:真是個小暖男!看看他,再看看在身邊撒潑的兒子,我承認我酸了。
實際上,孩子究竟能不能具備感恩之心,與父母自身的教育方式有關。
如果孩子不能做到這樣,父母也要及時自查,適當改變自己在教育中的一些不當做法。
如何培養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雖說很多父母養育孩子並不是為了得到回報,但孩子必須具備感恩之心,才能在社會上生存下去。何況,這也是孩子懂得父母不易,日後孝順的根本。
而感恩教育,應該滲透於日常生活的細節之中。
1)充分利用各種節日家長可以利用各種節日作為教孩子感恩的載體。比如春節時,對長輩給的紅包表示感謝,這也是他人的一份情誼。
父親節和母親節,可以告訴孩子準備一些小賀卡,或說幾句感恩的話。
這樣點點滴滴的教育,才會讓孩子知道,感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適當示弱,教孩子學會給予
中國的家長是最會付出的家長,常常對孩子不圖回報地付出。但長此以往,就可能讓孩子養成一味索取的習慣。
只有適當示弱,讓孩子幫自己做些事情,才能讓他學會給予,知道他人對自己好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3)適當拒絕不合理要求
家長想給孩子優越的物質生活沒錯,但不能有求必應,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孩子就不會珍惜。
只有適當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才會遏制他的慾望,並讓他知道收穫需要付出努力。
4)讓孩子學會付出
很多家長在生活中常犯的毛病是,當孩子想要分擔家務的時候,就說“你只要把書讀好就行了,別的都不用管。”
但所謂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而是育。要讓孩子懂得如何做人,如何為他人付出,才不會養出高分低能的“巨嬰”。
做到以上這幾點的家長,才會培養出一個懂得感恩、暖心的孩子。
為人父母要懂得把握適度,你的一味付出和不計回報的愛,如果不能適當引導,就可能養出“白眼狼”。
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感恩的行為和心態,才能讓他的身心得以健康發展。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