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兒科大夫給孩子看病時常會說一句話,孩子的病是吃出來的。真是這樣,孩子大部分病都跟吃有關。那麼,關於孩子的飲食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

看舌苔

每天觀察舌苔,如果舌苔忽然變厚或一塊紅一塊白,還有黃苔,就是脾胃出問題了。

看鼻樑

看孩子的鼻樑上是不是有青筋,如果平時沒有,忽然出現,那離食積也很近了。

看下眼皮

如果孩子的下眼皮忽然腫脹,發青,那也是脾胃出問題了,食積了。

看眼睛

孩子有兩天眼睛沒精神,就像睜不開一樣,就是食積的訊號,還有一小部分孩子食積的症狀表現為單眼皮忽然變成雙眼皮。

看睫毛

正常的睫毛是一根一根微翹,如果有兩天孩子的睫毛幾根幾根的粘在一起了,就是要食積了。

體溫

每天小孩睡覺後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熱。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為食積發燒和感冒發燒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熱起來,這時候量量溫度,通常是36.8℃或者37℃。估計再有兩天,就會發燒了。再者就是胸口、手心、腳心溫度比較高,這在中醫上叫五心煩熱,也是內積化熱的症狀。

大便

觀察小孩一天幾次大便,稀還是稠,色是不是和前一天的不同,有沒有增多次數,如果一天一次忽然變成三次,那也是前兆,不採取措施,第二天估計就拉肚子,正常的大便是香蕉條樣的,忽然發綠、不成形、有塊狀的都不正常。

食慾

以前孩子每天吃東西很香,忽然食慾不太好,不吃或挑食都是食積訊號。

睡眠

如果孩子一般睡眠都很好,忽然夜裡翻來翻去,一會兒一醒,也要注意,中醫有句話叫胃不和而臥不寧。

嘔吐症狀

吃點東西就吐,這時已經嚴重了,胃主升清,脾主肅降,現在不降反升。

咳嗽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積食過久,脾胃虛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導致咳嗽不止。

口氣

孩子忽然口氣很重,那也是食積了。

腹漲

沒吃什麼東西,肚子也很脹。

反覆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發炎 積食的時候容易“化火”,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會上攻到扁桃體,容易反覆扁桃體發炎,呼吸道感染。

上面的症狀只要符合兩三項,就要提高警惕啦。

學齡前,培養飲食習慣

學齡前(2~5歲)孩子處於神經、心理、飲食成長期。汪之頊提醒家長,此時要培養孩子親近、愛惜食物以及良好的飲食習慣,了解合理烹調的意義。每天保證充足的飲奶量,把水果作為加餐,少喝含糖飲料,多做戶外運動,定期測量體重和身高。

具體來說,2~3歲兒童每天需要攝入600~700毫升水,適量薯類,食用75~125克穀類,100~200克果蔬,50克雞蛋,50~75克魚禽肉類,350~500克奶,5~15克大豆製品,10~20克油,食鹽用量不要超過2克。

4~5歲兒童每天攝入700~800毫升水,適量薯類,100~150克穀類,150~300克蔬菜,150~250克水果,50克雞蛋,50~75克魚禽肉類,350~500克奶,10~20克大豆,20~25克油,少於3克的鹽。

孩子與食物互動 可增加食慾

英國近期一項研究顯示,觸控和感覺是健康飲食的催化劑,孩子與食物“互動”,能增強食慾。

玩食物能提高食慾,應掌握“三不原則”。英國德蒙特福德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兒童被獲准擺弄、料理一些蔬菜,更可能將其吃掉。

研究者招募了62名3~4歲的幼兒,將其分成兩組,給一組孩子一碗西蘭花、胡蘿蔔、菠菜、香蕉、青豆、橘子、檸檬、黃瓜、番茄和藍莓,讓他們用這些材料拼成一幅畫,可以改變食物形狀;另一組孩子也用食物作畫,但不能觸控食物,要把創意說出來。結果顯示,親手玩過食物的孩子更願意吃下這些果蔬。研究人員指出,這屬於兒童感官遊戲,能提高孩子對果蔬的興趣,增加品嚐欲。

玩食物雖能提高孩子興趣,增加對食物香味、色澤等認識。但玩食物也有一些弊端,比如吃飯時一直襬弄食物,會降低對食物的注意力;食物玩髒了就不得不扔掉,導致浪費。因此,玩食物應掌握“三不原則”:

1.飯中不玩:吃飯就是吃飯,不能擺弄食物,更不能隨意扔掉,要養成專心吃飯的好習慣;

2.太燙不玩:剛出鍋的包子、燙手的紅薯等食物不能讓孩子玩,以免燙傷;

3.餐具不玩:不要讓孩子玩碗筷和易碎的玻璃、陶瓷餐具,容易發生危險,而且很沒禮貌。

1.揉麵團:包餃子、包子時,可以給孩子一塊麵團,讓他去捏、掐,鍛鍊精細動作能力,適合3~5歲孩子。

2.聽話指物:把獼猴桃、橘子、蘋果、黃瓜、胡蘿蔔等擺在一起,說一種食物的名稱,讓孩子將相應的食物用手指出來,提高語言理解能力,適合1~2歲孩子。

3.辨認遊戲:將果蔬洗淨,裝在果籃裡,先拿一根香蕉讓孩子看一會兒,告訴他“這是黃顏色的香蕉”,再拿一個番茄,告訴他“這是紅色的番茄”,可以增加寶寶對食物的認知及詞彙量,適合2~3歲孩子。

4.果蔬沙拉塔:將色彩鮮豔的果蔬切成大小不同的塊,讓孩子按大小或顏色碼起來,構建空間和色彩概念,適合3~4歲孩子。

3類肉千萬別給孩子吃

烤腸。

我們常在街上看到孩子手裡拿著烤腸。烤腸在加工中,常添加發色劑亞硝酸鹽,其在體內會轉化為致癌物亞硝胺,可導致食道癌、胃癌等。很多熟食看上去顏色鮮豔,其實也加入了亞硝酸鹽(正常煮熟的肉如豬肉或牛肉的顏色為灰色或發暗)。烤腸持續烤的過程中,同樣會產生一些不健康的物質。因此,不應給3歲以下的孩子吃烤腸或香腸,及市售顏色較鮮豔的熟肉類。

肉鬆。

有的媽媽會給6個月後的寶寶吃肉鬆,覺得肉鬆很健康。事實上,肉鬆屬於深加工肉類,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加入醬油、糖、脂肪等,因此,含有較高的熱量和鹽,還可能會造成維生素的破壞。肉鬆的原料也有不安全因素。因此,不建議嬰幼兒吃市售肉鬆。

烤肉。

肉在高溫炭火燒烤中,脂肪會高溫分解或聚合產生有害物,如致癌物苯並芘。對於酷愛烤肉的兒童,要控制進食數量及次數,並注意烤肉要避免在明火上直接烤制,同時多吃新鮮的蔬果。另外,醃肉、燻肉也要少吃。

嬰幼兒食用的肉類最好現做現吃,製作過程儘量簡單,如燉、煮、炒等,而非煎、炸、烤。

五歲內兒童不宜喝風味牛奶

美國心臟協會聯合美國營養學會、美國兒童牙科學會、美國兒科學會針對母乳、嬰兒配方奶粉、水和純牛奶,並基於年齡(從出生到5歲)列出了一系列飲品的飲用建議。

建議指出,0~6個月的嬰兒只需要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6~12個月,除了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外,要新增輔食,此時應給寶寶少量飲用水,進餐時啜飲幾口即可。1歲以下兒童最好不要喝果汁;12~24個月,推薦全脂牛奶和普通飲用水。少量的100%純果汁是可以的,但如果能吃一小塊真正的水果更好;2~5歲,牛奶和水是首選飲品,應避免飲用風味牛奶、植物性/非乳制飲品、含咖啡因飲料、含糖及低熱量甜味飲料。

該建議內容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比如,1歲以下不喝果汁,即便1歲後也應限量喝,這對於孩子從小養成清淡的飲食習慣很關鍵。此外,一些家長認為植物性乳製品比較健康,這也是誤區。以常見的豆奶為例,其配料是水、大豆和白砂糖,有的在此基礎上添加了食用鹽、乳粉等調節口味和口感,其實含糖量已遠遠超標了。

有些孩子還喜歡喝椰奶,覺得有椰子的香味,其實椰奶是椰汁的另一種叫法,並非椰汁和牛奶的混合,裡面添加了白砂糖及食品新增劑。花生奶、杏仁奶、燕麥奶等也都是放了新增糖的,不能替代牛奶。

這些甜甜的乳飲料如果經常飲用會導致齲齒,影響食慾。如果孩子不太愛喝牛奶,可以用優酪乳替代,或者少量攝入濾掉豆渣的純豆漿。

補腦首選6種食物

1、南瓜

南瓜是p-胡蘿蔔素的極佳來源,南瓜中的維生素A含量勝過綠色蔬菜,而且富含維生素C、鋅、鉀和纖維素。中醫認為:南瓜性味甘平,有清心醒腦的功效,可治療頭暈、心煩、口渴等陰虛火旺病症。因此,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的人,將南瓜做菜食用,每日一次,療程不限,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核桃

因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被公認為中國傳統的健腦益智食品,孩子們一定要食用喔。每日2-3個核桃為宜,持之以恆,方可起到營養大腦、增強記憶、消除腦疲勞等作用。但不能過食,過食會出現大便乾燥、鼻出血等情況。

3、雞蛋

雞蛋富含優質蛋白質,雞蛋黃含有豐富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的發育有重要作用,有增強記憶力、健腦益智的功效。

4、海帶

海帶含有豐富的亞油酸、卵磷脂等營養成分,有健腦的功效,海帶等海藻類食物中的磺類物質,更是大腦中不可缺少的。

5、香蕉

香蕉營養豐富、熱量低,含有稱為“智慧之鹽”的磷,香蕉又是色氨酸和維生素B6的超級來源,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特別是鉀離子的含量較高,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就含有451毫克的鉀,常吃有健腦的作用。

6、牛奶

常見問題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冬天天氣寒冷,寶媽穿衣做好“三捂兩不捂”,寶寶身體健康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