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6坐8爬”,孩子學會爬行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很多人都認為孩子是先會爬,然後再學會走的,其實並不這樣,在眾多孩子中,有一部分孩子是沒有爬行,直接學會走路的。

很多家長就會疑惑了,兩種型別的孩子有什麼區別呢?是不是不爬就走的孩子發育的更好一些,也更聰明一些呢?

“不爬就走”和“先爬後走”的孩子,發育程度上有差異

1.大腦發育程度不同

通常來講,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先爬後走的,在爬行的過程中,對大腦產生一定的刺激,促進大腦發育,從而逐漸學會獨立行走。

爬行的孩子,在爬行的過程中需要調動身體的每一塊肌肉與骨骼,需要他們協調合作,一起發力,他們的身體協調能力也能夠得到足夠的訓練。

不爬就走的孩子,直接省略了這一步,大腦發育程度較快,能夠支配身體的協調運動,讓孩子呈現直立行走的狀態;也就是說,不爬就走的孩子在發育上的確會相對來說更快一些,孩子往往更加聰明。

2.身體平衡能力上存在差異

身體的平衡性是由人的小腦決定的,在爬行的過程中,孩子的四肢需要進行配合以達到身體的平衡,在這個過程中,人的大腦和小腦都會得到相應的刺激,促進發育。

不爬就走的孩子,雖然大腦發育較快,但是缺少了對小腦的刺激,導致小腦發育的相對較慢,造成了身體平衡性較差,導致孩子的運動能力也會相對較差。

在年齡段較小的時候,他們會更加容易摔跤,那麼針對不爬就走的孩子,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身體的平衡性。

3.孩子的感官能力上存在差異

孩子在運動的過程中,會進行探索和研究,接觸到不同的東西,會給他們帶來不同的認知和感受。

而爬行和直立行走兩種模式下,孩子在視覺和感官上就會存在差異,因此會導致孩子對待同一件事物的認知上存在一定的差異。那麼這些先天的不同,都是可以透過家長的幫助得到解決,幫助孩子調整角度,感受觸覺上的差異,影響並不會特別大。

“不爬就走”和“先爬後走”,究竟哪一個更好?

很多家長可能就會問了,究竟兩者之間,哪一個對於孩子的發育來說更好一些呢?

《美國兒科學會》其實早就解答過這個問題,對於不同“行動”模式下的寶寶來說,他們只是在行動方式上存在差異,導致對大腦的刺激不同,而影響了他們的生長髮育速度,並不是決定他們聰明與否的關鍵性因素。

也就是說,爬行和獨立行走對於孩子並沒有決定性的影響,那麼孩子究竟選擇哪種方式,家長不需要去強求,順應孩子的生長髮育自然進行就可以。

如果大人過度的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式,反而不利於孩子的生長髮育,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孩子爬行與否只是階段性的事情,不管孩子屬於哪種,父母都要注意,不要當孩子行動路上的絆腳石,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條件和空間,讓孩子在成長髮育的道路上更自由順暢。

面對行動方式不同的兩種寶寶,父母真正要注意的是,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孩子做出教育方式的調整,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和特性,做出由針對性的改變,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才不會出現明顯的不足;願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的長大!

7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獅子與老鼠的225次相遇》:薄薄的繪本里,藏著225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