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住在樹洞裡,也不住在地裡,更不住在鳥類的羽毛裡,他們就住在風裡。真的,北風一刮,我就開始想睡覺了。”兒童文學作家王一梅是這樣形容瞌睡的,不,準確的說是熊的冬眠。
在我的印象裡,熊都是需要冬眠的,不過卻從未聽過這樣新鮮有趣的想法。可見,王一梅是一個充滿童心的人,否則絕寫不出那些動人的童話。在果麥文化與親近母語聯合打造的中文分級閱讀文庫中,就精選了王一梅的童話代表作——《木偶的森林》。
這是一部讀起來輕鬆有趣的作品,適合小學中年級階段的孩子。它的整體內容浪漫、唯美,既包含了奇妙的想象力,又將現實生活中人們所具有的善意融入其中。因此,在閱讀過後,總是能感受到豐富的趣味和深刻的哲理。
要忙碌,也要注意休息從前,“我”生活在一個叫作“慢吞吞”的城市,浪費了很多的時間。於是,“我”決定搬到一個叫作“忙碌”的城市。沒想到的是,居然遇到一隻很忙碌、以至於不想睡覺的熊,他的名字也很有趣,叫白黑黑。關於白黑黑的故事,大概要從很久很久以前,當他還是一隻小熊的時候,這就是《木偶的森林的》由來。
那麼,睡覺是一件很浪費時間的事情嗎?可以說是,因為人一生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來睡覺的;也可以說不是,因為睡覺證明人體已經進入了超負荷狀態,而它本身是為了休養生息,以便有精力做好明天的事情。
由此看來,不管手頭有多少事情需要去做,都要注意休息。否則,透支的就是自己的健康了。像白黑黑那樣,一睡一整個冬天,大概也是一種難得的幸福呢。
等待是一種折磨,也是一種幸福白黑黑的媽媽和他總是需要等熊爸爸回家,只有在冬天到來後才能相聚。究其原因,一是為滿足家人的生計,二是由於喜歡釀造豐富。每年都是如此,直到有一天他等待外出的白黑黑回家,才明白這樣的等待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折磨。
既然相愛,為何分離,苦苦的等待所折磨的永遠是留守在家裡的那個人。而在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大部分家庭都是爸爸出去工作,媽媽和孩子留守在家,這在農村尤其明顯,漸漸地也就出現了“假性單親媽媽”、“留守兒童”這樣的稱謂。
生活啊,總是令人很無奈。如果可以,誰不想老婆孩子熱炕頭呢。這話雖俗了一些,但卻是很多家庭的美好願望。當然,有時候,等待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心懷希望,重逢的那一刻的確讓人內心充滿歡樂。
人類與自然之間,扯不斷的糾葛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當白黑黑踏出森林,跳上火車,去往遠方的城市。或許,從未想過冥冥中會有一劫,也從未想到能夠化解一段多年的人與自然的糾葛。
人都是自私的,就像曾經的那位木匠。人也是博愛的,就像那位對待動物友好的鐵路工程師師阿湯和圖書管理員阿燦。正是由於兩人的不放棄,才使得白黑黑與馬戲團的負責人羅裡重歸森林,獲得救贖。
在童話裡,人物的形象總是善惡分明的。不過,說到底,就算曾經受過傷害,也絕不是今後作惡的理由。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更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只有如此,才不會將好事變成惡事。
在《木偶的森林》中,另一篇童話《土怪黑塔》同樣意味深長,那是一個關於信任與背叛的友誼故事。毫無疑問,當童話觸動心靈,就是孩子成長的開始,推薦閱讀!
#讀書跨年季##童話##文史觀天下#@果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