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獨立能力是孩子最應該具備的品質,我想,大部分家長希望的,也是孩子能在不斷的嘗試中做好自己的事情。

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過程當中,父母基本都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過即便是約定俗成,也有其不適應的語境,否則可能會帶來反作用。

前些天在遊樂場帶孩子玩,看見一對母子,那個孩子就不願意爬向高高的滑梯,一直躲在媽媽身後。

媽媽一臉不耐煩,對孩子說說:“你就是膽子太小,是你自己想來遊樂場的,這是你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做。”見孩子沒反應又吼:“你還玩不?不玩回家!一點都不獨立,海洋球池多沒意思,玩玩滑梯。”

到最後,媽媽氣急敗壞地拉走了孩子,這個“該做”的事情變成了孩子的陰影,滑梯變得更可怕了。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本應該會的或者即將要會的事,就是應該做的,必須由孩子獨立完成,若拒絕就是退縮、不獨立。

然而,有的時候也該讓孩子學會求助,“自己的事自己做”別輕易對孩子說,這是有條件的,否則可能會傷了他。

在很多人在惋惜女孩遭遇的同時,父親苦苦尋找著女兒的死因,平日裡女孩都是積極向上,怎麼突然就了卻生命了?

後來,他在女兒的遺物中發現了一個賬本,都是每個月需要還網貸的金額,遠遠超出了女孩的收入。不堪網貸還款金額的壓力,她開始以貸養貸,最後越滾越多。

父親看著賬本一直在眼淚縱橫地說:“為啥她不說出來,不告訴我們呢?幾萬甚至幾十萬怎麼湊都能還上,錢是小事,命可是大事。”

反之想來,如果從小父母就經常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掛在嘴邊,或者孩子遇見一些沒辦法自己解決的事情,也隨口說一句:“那是你自己的事”,孩子會有這樣的反應也就可以理解了。

求助,同樣是孩子需要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

有些孩子求助總是得不到幫助後,就會把心事放在心裡,遇見困境就硬扛。

與其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培養孩子獨立的方法,不如說是將孩子“拒之門外”的武器,它真的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那些會“求助”的孩子,反而能借力做成很多事情,“求助”必要時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適應性的應激反應。

12歲的喬布斯在設計機械裝置的一個環節上總是卡頓,儘管他反覆嘗試也沒辦法解決,一時間他有些不耐煩,但冷靜了一會後抓起了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對方正是大名鼎鼎的矽谷之父,也是惠普公司的創始人,比爾·休特。

幸運的是電話接通了,喬布斯開門見山地說出了自己遇見的問題,並大方介紹了自己,還直接詢問比爾·休特有沒有多餘的器件可以給他做頻率計數器。

54歲的比爾·休特停頓了一下,耐心地回答了喬布斯的問題,還把標準及樣本給了他,告訴他可以來自己的公司實習。就是這一股勇氣、一通電話,讓喬布斯開闊了眼界。

趁著暑假,喬布斯參觀了惠普的生產線,見識了世界級工廠的樣子,比爾·休特也因此成為喬布斯的引路人。

不要說向那些見識廣的人求助,就是父母,也能給孩子很多幫助,你們應該是孩子背後的靠山,在必要時給予孩子幫助。

當孩子求助時,正確的引導是怎樣的?

第一步:示範

尤其適用於低齡兒童的求助,父母一定要記得及時迴應,語言上延遲滿足,行動上放慢,讓孩子看看自己是怎麼做的,示範是最好的老師。

比如,孩子只是想讓父母開啟蓋子,父母應該耐心地說“擰”,然後用力擰開瓶蓋,語言和行為都做示範。

大一些的孩子求助,可以先詢問他在哪個地方遇見了困難,需要具體幫助什麼,讓他學會簡單描述。

第二步:請孩子再做一遍

如果孩子出現了不耐煩的情緒,可以先暫停一會兒,等過幾天再來一次,給孩子潛性吸收的時間,有一個適應吸收的過程孩子更容易消化知識。

比如難題做完了,等過幾天再讓孩子做一次同類題型,記憶會更深刻。

第三步:及時反饋

對孩子的鼓勵要及時,同時父母也要平常心看待,不要急於解決問題,孩子積累經驗就可以了,以後會做得更好。

孩子獨立的前提是,他已經具備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且對所做的事情感興趣,而且還要有一個吸收的過程。

孩子就像是一粒種子,愛和關注才是養分,不急不躁,請靜待花開,硬逼著孩子長大反而會出問題。

11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孕期日記:第18周+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