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的思想較為傳統,對於孩子的“性”教育羞於開口,總會避而不談。但隨著孩子長大,第二性徵也會逐漸出現,對兩性知識就要有一定的認知和了解。特別是女孩的生理常識,媽媽更應提前進行科普,讓女孩正視生理期的變化,避免慌亂。
案例丹丹12歲了,正在上小學六年級。有一天,她在家上廁所,發現內褲髒了,有一些紅色的血跡。丹丹嚇哭了,以為自己得了不好的病。她趕緊喊來了媽媽,“媽媽,我是不是要死了?”
媽媽卻有一種“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感覺,一邊忍住笑意,一邊安撫女兒,“乖,別怕,這是你長大了。”媽媽告訴丹丹,這叫“初潮”,也是她的第一次“月經”。
媽媽為丹丹普及了一些關於“月經”的常識,比如,“月經”每個月都會如期而至,可能會停留幾天,並教會女兒如何正確使用衛生巾。丹丹才從開始的慌亂逐漸平靜下來,接受了來“月經”的事實。
其實,這就是媽媽沒有及時為女兒科普生理知識的結果,使女兒面對“初潮”時,陷入恐慌和不知所措中。家有女孩的媽媽們,就不要過於羞澀。
在女兒第一次來“親戚”前,媽媽一定要讓女兒瞭解“初潮”,讓女兒認識到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避免害怕和恐慌。
女兒第一次來“親戚”,媽媽要告訴她這四件事1、建立正確認知
很多媽媽認為女兒還小,不好意思為女兒講解兩性知識,導致女兒對兩性的認知不夠,對女性生理常識也缺乏瞭解,處於較為懵懂的狀態。
面對女兒第一次來“月經”,媽媽就要及時為女兒講解關於“月經”的相關知識,讓女兒懂得“月經”對女性的重要性,並建立正確的認知。
2、做好心理建設
由於媽媽沒能及時為女兒科普相關知識,女兒缺乏對“月經”的瞭解,可能會認為“月經”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害怕被他人知道,導致女兒的心理壓力很大。
媽媽要讓女兒知道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女孩都會面臨“月經”的來臨,並不丟人。媽媽要幫助女兒做好心理建設,不要因“月經”來得過早或過晚而產生壓力。
3、學會自我護理
女孩在來“月經”期間,身體的免疫力會有所下降,很容易生病。
媽媽就要教女兒學會“月經”期間的自我護理,做好個人衛生,保持區域性清潔,並及時更換衛生巾和內褲等。媽媽要讓女兒多瞭解一些“月經”期的護理知識,讓女兒認識到做好“月經”期護理的重要性。
4、正視男女關係
女孩月經“初潮”的來臨,也意味著女孩到了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女孩,對於兩性關係會有較為模糊的認知,可能會比較好奇。
為了避免女兒的好奇心害了自己,媽媽就要讓女兒正確認識男女關係,正視青春期的感情,併為女兒普及一些“性”知識,教會女兒更好地保護自己。媽媽要告誡女兒,應與男性適當保護距離,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避免受到傷害。
對於女兒第一次來“月經”,媽媽應當及時安慰女兒,避免女兒產生恐慌心理。家有女兒,在女兒的教育和引導上,媽媽更要精心、細心,保護女兒不受傷害。這就需要媽媽擁有一雙慧眼,心思縝密,關注女兒成長中的每一個變化,及時發現問題,並給予正確引導。
面對女兒第一次來“親戚”,媽媽要注意什麼?1、女孩“初潮”的正常年齡
一般女孩“初潮”的年齡在12-16歲左右,也有少數女孩會提前到11歲左右,或者延緩到18歲左右,才會有月經“初潮”。
若是女孩月經“初潮”過早或過晚,媽媽就要重視起來,及時帶女兒去醫院檢查身體,查明原因。
2、第一次來“月經”後,女孩逐漸停止長高
女孩在第一次來“月經”之後,骨骺線也即將閉合,意味著女兒身高增長會逐漸停止。媽媽就要重視女兒第一次“月經”後的營養補充,合理促進女兒在這個階段快速長高。
媽媽要告訴女兒,一旦發現身體有任何不適,一定要及時告訴媽媽。媽媽要讓女兒明白,媽媽作為她最親密的人,可以為她提供更多的幫助。
女孩在第一次來“月經”後,身體也會出現一些變化,第二性徵發育逐漸變得明顯。作為媽媽,就要擔負女兒成長的重任,及時為女兒科普相關知識,讓女兒正視自己的身體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