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人是社會的,沒有人可以獨立於社會而獨立存在。社會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獨立的人組成。要想讓孩子長大成才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就是孩子成長的必由之路。加強教師對幼兒人際交往方面的關注。幼兒園是幼兒日常生活中交際最多的場所,幼兒學習、遊戲、勞動時是培養其人際交往能力的最佳時機。老師應發揮環境教育潛移默化的作用,刺激、誘發幼兒的交往需求、制約其不良發展傾向。進入幼兒園後,幼兒可能有多方面的不適應狀況,教師、家長能及時關注幼兒的成績,而常常會忽略不愛說話、孤僻、任性、不合群或者總是與其他小朋友鬧矛盾的孩子,即使發現,也認為只是暫時不適應,與小朋友和老師熟悉了就好了。要改善這種狀況,要求幼教師要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不管什麼時候,都要時刻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狀況,了解幼兒發展規律,對比其是否有不正常現象,及時發現問題,並認真採取有效措施給予及時指導,提高教師的事業心和對幼兒的愛心。

一.有利於培養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良好品質

獨生子女大多數都比較任性和自私,這是由於長期被家長悉心照顧,形成了“以我為中心”的思想,他們很少關心別人,很少想到他人。但是,當他們與小夥伴在一起的時候,這種優越感就不存在了,在這些孩子的“社會”裡,大家都是同齡人,都處在同樣的地位。因此,為增加這種小夥伴之間的交往和相處的時間,可以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培養起孩子關心他人、關心夥伴、關心集體的良好思想。

二.有利於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主能力

孩子們在交往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愛好特長和能力。在集體中扮演恰當的角色,如擔當值日生、小組長、班委、辦板報、召集校外小組共同複習功課,他們覺得在集體裡是平等的,是當家作主的。許多孩子在家裡時,往往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什麼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慢慢地培養成了一種依賴思想。而放手讓孩子到集體活動中去,到周圍的社會群體裡去,才能經風雨,見世面。在交往中學習,自己處理問題,培養獨立生活能力。

三. 有利於發展語言能力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語言是一個人聰明才智的基礎,孩子們的語言能力越強,他們的智力發展也越快。幼兒園的孩子通過遊戲中的交往,開始理解別人的行為和相互之間關係的意義。上學後,孩子們在同齡人之間學著講故事、談見聞、說有趣的悄悄話……這時孩子的話題發自內心,比和大人交談時要無拘無束得多,這樣就有助於提高孩子遣詞、造句的能力。

有的家長不是常為自己的孩子孤僻、內向而發愁嗎?那麼,你就支援他到小夥伴中去交朋友吧!因為在交往當中,孩子們容易找到共同的興趣和愛好,有助於發展他們的長處,培養起活潑開朗的性格。

四.有利於學會待人處事的文明行為和習慣

兒童心理、生理髮展規律告訴我們 ,少年時期是交往活動要求最強烈的時期。人常說,少年時期的友誼是最難忘的,因為這個時期少年最喜歡的是體育、文娛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和集體活動等。在活動中他們體會到與有共同愛好、興趣的同伴交往的樂趣。以及相互幫助的真誠友誼的珍貴。隨著進入青春期,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小大人”了,一種對朋友、對集體的責任感逐步增強起來。在這個時期很好地引導他們用文明禮貌的言行對待朋友和待人接物,就能有效地培養起這方面的文明行為和習慣。我們要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小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只要通過對學生生活的引導,發展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才能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作者簡介:

田潤輝,醫學心理學碩士、分子生物學博士,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主治醫師、講師,同時兼任中國青少年健康人格培養工程特聘專家等十餘項社會職務。研究領域為器質疾病所致精神障礙,青少年人格成長及行為問題,與社會環境、家庭教育方式相關的心理問題及成人精神疾病。業務專長為器質性精神障礙、精神分裂、兒童青少年心理障礙,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礙及抑鬱、焦慮、強迫等神經症的治療。擅長運用精神分析、催眠及認知治療,個體心理治療等心理治療方法解決患者的心理和人格成長問題,擅長個人和團體的心理輔導及治療。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有一種癮叫,“吃手”,你家寶寶上癮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