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接到閨蜜的視訊電話,看著她浮腫的眼睛,叮噹斷定她受委屈了。結果她說事實恰恰相反:
我嚇壞我女兒了……她把我放在書桌上的一份檔案撕了。
剛好公司領導急著要這份檔案,看著被她撕得七零八落的紙片,我怒不可遏,對她一陣吼罵。
之後,便將她關在書房讓她撿碎紙。
半個多小時後,當她推開書房的門,看到女兒小小的身影一邊抽泣著,一邊在撿地上的碎紙片時,她心都要碎了:
我真是後悔得要死,她那麼愛我,我卻對她那麼凶。我怎麼可以將自己的失誤和壓力都發洩在她身上,你說我是不是該死啊?
結束通話電話,突然想起陶虹的一段採訪。
有一次出門前,陶虹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衝上去劈頭蓋臉衝女兒吼:“你怎麼回事啊?”
被她這麼一吼,女兒一哆嗦,當即就愣住了,滿眼恐懼地望著她,不說話,甚至連哭都忘了。這個場景把陶虹嚇到了,趕緊安撫孩子。
忘了從哪裡看到的一段話:父母快樂,孩子也快樂;父母焦躁,孩子就恐懼。
媽媽和殺人犯之間,只有一次情緒失控的距離
今年1月27日,距離新春佳節不到一星期,在福建福州發生了一起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情。一個五年級的男孩被媽媽誤殺,隨後,媽媽跳樓自殺。
據了解,當時這個媽媽與孩子發生爭吵,一怒之下勒死了兒子,滿心自責的她試圖割腕自殺,幾次失敗之後,就用跳樓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原來,媽媽和殺人犯之間,只有一次情緒失控的距離。
前些日子,美國發生了一起華裔母親把5歲的女兒活活打死的殘忍事件。
在審訊時,這個媽媽一遍遍強調:
“我需要照顧餐廳的方方面面,我只有兩隻手,沒有四隻手,沒法顧及那麼多。我也不想做出這種事,但有時候就會沒辦法控制自己。”
她說自己快要撐不下去了,可是丈夫沒有搭把手,所以她才在女兒不聽話的時候,徹底崩潰,完全控制不住憤怒,把拳頭揮向了親生女兒。
去年6月,一個媽媽在街頭用腳猛踩2歲的親生女兒,只因為她到處找不到工作,覺得走投無路了,心情糟糕到了極點。
而女兒當時餓得直叫,她就從僅剩的十幾塊錢裡拿出兩塊,給她買了一根路邊的香腸,可是女兒只吃了一口就吐了出來。
孩子無意間的舉動,瞬間擊潰了媽媽最後的心理防線,讓她衝動之下,將女兒推倒在地…….
這個媽媽說,這兩年,她帶著女兒居無定所,衣食無著,常常露宿街頭,最絕望時,她差點抱著女兒自殺。而孩子的爸爸,每個月只給600元生活費。
母親的情緒,藏著孩子的未來
一個不開心的媽媽,也養不出一個開心的孩子。當媽媽總是朝孩子吐苦水,孩子也回變得悲觀消極。
一個喜怒無常的媽媽,也養不出情緒穩定的孩子。當媽媽一會對孩子讚賞有加,讓孩子覺得自己被愛,一會對孩子大聲呵斥,讓孩子覺得自己被討厭,孩子長大後戒備心重,變得極難親近。
即便孩子成年後能理解父母,但那些傷害,只能被原諒,而不會被遺忘。
陳喬恩說,自己在20歲之前都不敢牽媽媽的手。她在房間一聽到媽媽的腳步聲,就感覺到一陣害怕,真的是“魔鬼的步伐”了。
她還曾被媽媽用樹枝打到流血,頻繁且恐怖的捱打經歷成了她童年揮之不去的陰影。
她說到媽媽會打她的時候,還警惕地回頭看了看,確認媽媽沒有在,才安下心來。
從來沒想到,一個看似活潑、開朗的偶像劇女王,和媽媽的關係竟然如此緊張。而媽媽也坦言,自己也沒想到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可以理解媽媽們育兒和工作上的艱辛,但是發脾氣並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只會讓煩惱不減反增。
媽媽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控制自己的情緒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很多心理學專家也提供了不少的解決方案。
比如美國的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通過在表達自己的時候使用一種語言框架,來有效的抑制溝通時情緒上的對抗。這個框架就是:
留意發生的事情:告訴對方你看到的客觀事實,而不是急著去主觀的評判別人。
接著表達你的感受:告訴對方,你所看到的這些事情讓自己有什麼感受?是害怕,孤獨,還是開心等等。
說出你的需要:很多時候別人並不清楚我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所以要清楚的告訴對方,你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說出你的請求:最後是明確的告訴對方,你希望對方怎麼做就可以滿足自己。
這樣一種表達方式在本質上,就是通過清楚和充分的表達自己,來減少雙方之間的誤解,並且把雙方注意力的焦點一直集中在如何解決問題上。這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遇到問題先發洩情緒,然後試圖通過爭吵迫使對方屈服的方式是截然相反的。
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假如使用得當,確實可以在與人交往的時候避免一些情緒化問題的產生。但是因為它並不符合我們日常的心理習慣,表達的程式又偏複雜,因此需要長久的刻意訓練,才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掌握這種表達方式。
俗話說得好,“家和萬事興”,所謂的家和,指的就是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可以表達、會表達,不攻擊別人;都可以不斷地去更新我們的心智,改變我們的理念,讓溝通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