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媒體上出現了兩則觸目驚心的新聞。

一則是:廣東梅州1歲女嬰嚴重血尿被家長緊急送醫診治,醫生檢查發現孩子的腎存在多發性結石,最大的體積達到2釐米,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腎積水。這個孩子被家長大量補鈣,應該就是原因。

另一則是:山西一名6歲男孩因腦血腫住院,原因是維生素片服用過量,雖然可以洗胃治療,但此前造成的傷害已無法逆轉。

……

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不知還有多少。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可以有更多的經濟能力去關注孩子的健康。吃保健品、功能食品,被許多家長作為“對孩子好”的最直接可操作的辦法。

能長高、能補腦、能健體、能增強免疫力……面對著天花亂墜的宣傳,家長們往往毫無抵抗力,照單全收還互相攀比。

但,這不過是一廂情願。

人體就像一臺機器一樣,影響它執行的不是某一種特定東西的多少,而是任何一種養分的缺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任何成分的缺乏都會讓人體這臺機器的運轉失常。

對於多數父母來說,既然需要,那當然就要“補”了,多了總比缺乏的好。但是在營養上,還真不是這麼回事。

各種營養成分對健康的影響,都是一個鐘形。也就是說,缺乏的時候,對健康不利;但是太多了,對健康也不利。我們常說的“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在“充足”和“太多”之間,不同的營養成分緩衝範圍不同。有的範圍很寬,比如維生素C,一個1到3歲的孩子每天15毫克就足夠了,但是多到400毫克也沒有副作用。而15毫克維生素,只需要一箇中等大小的桔子或者獼猴桃就足夠了,很多蔬菜也含量很高。這就意味著,只要孩子的飲食習慣不是很離譜,就不會缺乏維生素C。當然,如果喜歡,再吃進幾百毫克也不會有害。而有的成分緩衝範圍比較小。很典型的比如鋅,1到3歲的孩子每天3毫克就足夠,而7毫克是“安全上限”。這種情況下,盲目地給孩子“補充”鋅,超過安全上限、從而危害孩子的可能性可能跟鋅不足的可能性一樣大。

營養補充劑並不是毫無意義。在特定的情況下,比如某些地區,食物中的某些營養成分較為欠缺,從正常的飲食中不容易獲得足夠的量,那麼適當補充一些達到“合理攝入量”,一般也不會達到危害健康的量。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國大多數地區都缺碘,所以食用碘鹽是簡單易行的辦法。還有常規飲食中不容易獲得維生素D,很多人其實是透過太陽光照射來合成。在高緯度地區或者冬天,以及那些室外活動不足的孩子,適當補充維生素D也是有必要的。

但是,這必須把握兩個基本原則:一是“確定缺乏才補”,二是“適當補充”,並非越多越好。

家長們應該明白的是:

1、“補”是因為“缺乏了會出現問題“,而不是因為“補充了能有什麼健康功效”;

2、孩子的健康取決於全面均衡的營養,人體不會因為補充了某種或者某幾種營養成分而“更健康”;

3、如果一個孩子有良好的飲食習慣,那麼基本上不需要吃 “營養補充劑”;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那麼吃再多再“高階”的營養補充劑,也未必有什麼用。

如果說那些“營養補充劑”本身也還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在確認孩子缺乏的情況下,適當補充也可以,而很多“兒童保健品”鼓吹的是“幫助長高”“增強記憶力”“增加免疫力”“保護視力”等等,就純屬忽悠了。雖然有很多科學研究在做這些探索,也時不時有一些“初步研究”發表出來挑逗大家。需要提醒的是:這些研究論文的最後,基本上都會提到“這只是XXX的研究,顯示它具有XXX的潛在可能。至於在人體中是否有同樣的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而這個“進一步的研究”,基本上就是遙遙無期,然後就沒有了然後。

甚至,為了讓消費者看到“效果”,出現所謂的“體感”,不乏有在其中新增各種藥物的操作。這樣的情況,就更加危險了。

嚴謹地說,我們得說“濫用兒童保健品可能會危害健康”。但多數家長看到這句話,都覺得那些出問題的才是“濫用”或者遭遇了“問題產品”,而自己是“合理使用”並且是“高檔產品”。其實正確的邏輯是:不管那些保健品本身是否有問題,孩子們都不需要;既然不需要,那麼為什麼要去承擔“有可能存在的風險”?

所以,理智的選擇是:除了那些醫學檢查之後確認需要的補充劑,對各種“兒童保健品”的理智選擇都應該是——遠離!

相對於給孩子吃保健品,去學習一些食品和營養的常識,讓孩子的飲食更加均衡健康,才是應該做的事情——這,可能比賺錢給孩子買保健品更難,但對孩子才是真正的“好”。

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50歲媽媽,怎麼挑選羽絨服?試試這3種版型,優雅又高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