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刷到一個視訊,看了很讓人深思。
視訊一開始是一家三口在逛街,爸爸媽媽帶著五六歲的女兒,隨著鏡頭的轉換,媽媽好像看中了一件衣服,然後走進了店裡,剛進去一會,媽媽還沒來得及試衣服,女兒就在一旁拉著媽媽,說這裡很熱,她要出去買飲料喝。
平日裡媽媽對女兒是有求必應的,看到女兒這樣也想著先滿足女兒再說。可一旁的爸爸說話了,既然來了就先試試衣服,等會再買飲料也是可以的…
爸爸的話還沒說完,站在一旁的女兒,不樂意了,瞬間生氣了,不停地拉扯著媽媽,看到媽媽的猶豫後,抬起腳對著媽媽就是連踢三腳。
穿著高跟鞋的媽媽,被女兒這麼一鬧差點站不穩。這時候爸爸也火了,拉過女兒,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對著女兒就是一腳過去,女兒瞬間被踢倒在地,哇哇大哭起來,視訊到此結束。
作為一個10歲孩子的母親,看到這樣的視訊,鬧海里只有“熊娃”兩字。這個只有5歲的女孩,很顯然從小被嬌慣壞了,所以一旦遇到不符合她意願的事情,就不管不顧,甚至做出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任何一個熊娃的背後,都有一個對孩子有求必應,嬌慣到底的父母。
雖然說現在大都是獨生子女,再多的也就家裡一兩個孩子,但我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不能因為孩子少,就沒有任何底線的溺愛孩子。這樣溺愛孩子的後果,真的會讓孩子的人生走向萬劫不復。
01、溺愛的結果會毀了孩子一生
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愛之,其實仇之。
這是古人對“溺愛”一詞,最好的解釋。
記得韓非子有句話說得好:人之情性莫愛於父母,皆見愛而未必治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和人之間的感情,都比不上父母愛子女的感情,但是愛並不是萬能的,只有愛也不見得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
由此可見,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拼的不是誰愛孩子多一些,而是要講究方法的。
對於溺愛孩子的故事,我們中國古時候就有一個很典型的事例。說的是一個少年從小被母親嬌慣長大,無法無天,以致最後走向了犯罪之路,在臨刑前要求再喝一口母親的奶。
母親解開衣襟喂他,少年一口咬掉了母親的奶頭,足見其對母親從小的嬌慣,產生了超一般的恨意。
是啊!若是沒有母親的一再而三地嬌慣,他又怎會小小年紀,就犯下如此大錯。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旦因為“溺愛”,就很容易走向偏離軌道。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又怎會是健全的人呢?
做父母的切忌過分溺愛,沒有溺愛就沒有傷害,希望廣大父母能夠引以為戒。
02、父母溺愛的各種方式
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法國教育家盧梭
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有迷茫,在溺愛一詞中,無法定義,那麼下面的這些表現,你一定要跳過,因為這些溺愛的坑,千萬不能再入了。
特殊待遇,過分注意
不要養成孩子在家庭中有特權,比如吃“獨食”,孩子喜歡的只能他能吃;不能讓孩子覺得家裡一切都是以他為主,他說了算,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懂得感恩。
不要什麼事情都圍著孩子轉,做父母的該幹嘛還得幹嘛。無論孩子做得好壞,不能誇張孩子的行為。
輕易滿足,祈求央告
今天要玩具馬上就買,想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的情況一定不允許,因為這樣之後孩子不懂得珍惜,只會享受物質,太容易得到的,往往讓孩子沒有進取心。
教育孩子不能隨便妥協,更不能隨意用條件來交換。該嚴厲的時候一定不能這樣算了,因為這樣換來的只是孩子更加沒有責任心,在孩子眼中父母沒有威信。
生活懶散,包辦代替
孩子遇到困難,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手包辦,不教孩子生活技能,反而剝奪成長的路。在8歲的時候你不教孩子繫鞋帶,難道要等20歲嗎?
大驚小怪,影響獨立
其實對於孩子遇到問題,我們可以教會孩子解決問題,或者一起去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千萬不能的就是放大問題,覺得孩子不能解決。
很多孩子一開始也是很自覺地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是很多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成長需求,很獨裁的方式剝奪了孩子的自信心。
過分關注,當面袒護
從孩子第一次哭鬧開始,父母就要分清,什麼是可以忍受,什麼是正常範圍。不要被孩子牽著鼻子走,讓孩子用各種撒潑打滾的方式來達到目的,就是教育孩子需要一點狠心。
當孩子犯錯了,要讓孩子明白,錯了就是錯了,不但要承認錯誤,更要為錯誤承擔後果。而不是當著孩子的面,就表現出一副有爸爸媽媽在,一切都沒問題。
03、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教育孩子的路上,沒有捷徑,但可以借鑑一些好的方法。
樹立榜樣,環境薰陶
只有父母以身作則,做出了正確的榜樣,再製造出好的家庭氛圍,相信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都不會太差。
批評懲罰,培養習慣
在知道孩子做錯的情況下,要給予適當的批評指正,在嚴重情況下要運用懲罰來加深印象。當然在平時裡,培養各種生活、學習好習慣,也是不可避免的。
以理服人,及時表揚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也不能做專制的父母,要學會以理服人。而在孩子獲得某方面的進步時,一定要及時送上表揚或者獎勵。
積極參與社會鍛鍊,利用一切資源教育
這個操作起來也很簡單,就是多帶孩子進行實際的鍛鍊,多接觸社會。在理論上就要從閱讀,電視,網路等方面,全面浸透孩子的教育上來。
當然我們知道,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我們做父母的會遇到很多問題,但誰的人生不都是這樣啟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