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既然你都問了,就說明你已經試過這個方法了。

記住:重複同樣的方法只會得到同樣的結果。

你的限時懲罰如果真的是對孩子非打即罵,那麼孩子以後只會越來越討厭吃飯,並沒有真正瞭解吃飯的意義在哪裡。

如果你從更早的時候就已經使用這個方法了,也許你可能會發現孩子會越吃越慢,而且年齡大了之後,你還會崩潰的發現孩子會知道用各種方法拖延和逃避懲罰。

比如:

偷偷倒掉剩飯、偷偷將多的菜剝回盤子裡、裝病、跟你掰扯計時規則的問題,或者索性耍無賴……

因為這個方法的直接結果是:

吃飯→捱打→不喜歡=不喜歡吃飯

有問題的不是“限時30分鐘”,而是“非打即罵”

人也是動物,有趨利避害的本能。

他不喜歡你打他,於是他就會想方設法躲避捱打。吃不吃飯,並不在他的考慮範疇。

一、正難則反

既然非打即罵無法讓孩子好好吃飯,那麼,你可以想想如何“反其道行之”。

打罵不行,激勵可以嗎?

方法有下面2個,你可以依次嘗試:

(一)計時法

可以計時,但不是懲罰性操作,而是鼓勵性操作。

首先你得準備個沙漏。

某寶一大堆,3分鐘的、5分鐘的有很多。

你可以在計時之前跟孩子說下面的話:

“寶貝,我相信你也知道好好吃飯對長身體很重要對不對?你已經是大孩子了,我相信你有能力照顧好自己吃飯的問題。這裡有個沙漏,時間是5分鐘,我們一起來看看5分鐘之內你能吃幾口飯好嗎?”

看明白了嗎?

計時不是為了懲罰,而是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能力。

透過5分鐘之內吃飯數量的提高,讓孩子對吃飯逐漸有更高的「勝任感」。

這裡面可能會有個小插曲:

孩子如果先前沒見過沙漏的話,可能會對它產生極大的興趣。

只顧玩沙漏不吃飯了。

別生氣,好奇心可不是過錯。

你可以讓孩子玩一會,理解它的原理,然後在溫柔的開始上面的一系列操作。

(二)乒乓球法

買2種顏色的乒乓球(藍、黃為例)。在準備2個玻璃罐。

剛才說了,限時的方法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對計時結果的非打即罵的懲罰是有問題的。

跟孩子商量好:

如果30分鐘內可以吃完飯或者吃飯狀態很好,那麼就在罐子裡放一個黃色的乒乓球;如果沒吃完,還可以繼續吃,但是吃完飯之後只能得到一個藍色的乒乓球。等集滿了5個黃色乒乓球(按一天只記晚飯來算的,大概一週的次數),就可以滿足孩子一個願望。

注意事項:

1、集滿多少個黃色乒乓球要依據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一週無法好好吃飯超過3次,那麼就設定3個,如果只是偶爾不好好吃飯的話,就設定5-7個。設定的標準要是“孩子伸手夠不到,但努力跳起來可以夠到的高度”。

2、滿足的願望最好是非物質性的。比如帶孩子看一次電影、去一次長隆動物園、去做一個陶藝等等。因為你若這次獎勵一個樂高給孩子,下次孩子只會想要更大的樂高做獎勵。

3、標準可以隨著孩子能力的提升和行為的變好逐漸提升。還是要“努力跳才能夠到的高度”。

講到這裡,你也許會發現:

我沒有對藍色球的數量設定任何處置。

對。

沒有處置就是最好的處置。

孩子會看到藍色球的增多或減少,這就已經明晰的告訴了他目前的狀況,不需要再額外給予懲罰了,但家長可以適當給予提醒:

“最近藍色球多了一些哦,我們可以再加把勁!”

二、是否有多動症?

多動症這個詞我不喜歡,我也很怕告訴你,怕你給孩子貼標籤。

但是如果孩子不光吃飯,看書、寫作業和上課都容易開小差、情緒不穩定、說小話、注意力不集中的話,確實需要找專業醫院和機構進行一下測試和診斷。

美國精神病學會《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5版(DSM-V,2013年)對多動症中多動/衝動行為的診斷特徵如下:

多動/衝動行為的診斷:

下列症狀存在6項(或更多),持續至少6個月,達到與發育水平不相稱的程度,並影響了社會、學業/職業活動。注:這些症狀不是對立行為、違抗、敵意的表象,也不是因為不理解任務或指令引起的。年齡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17歲以上)至少需要符合下列症狀中的5項。

多動/注意力缺失的診斷:

注意力缺陷以下症狀中符合6項或以上,持續至少6個月,程度達到與發育水平不符並且間接影響社會及學業/工作活動。注:這些症狀不是對立行為、違抗、敵意的表現,也不是因為不理解任務或指令所引起的。年齡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17歲以上)至少需要符合下列症狀中的5項。

可以先依照上面的表格和選項家長自查,如果得分較高,就要去專業醫院和機構尋求幫助和針對性治療和訓練。

總而言之

打罵對孩子的行為管理效果甚微。

尤其是像「吃飯」這樣長久的「習慣性行為」。

先找原因,別簡單粗暴的想用武力來強壓孩子,到最後只能適得其反。

不主張粗暴帶娃,科學養育才是正途。

28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不吼不罵,如何管教叛逆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