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天正在忙,聽到手機響了,拿起來一看原來是有人加我,還是個寶媽,感覺應該有共同語言,就通過了。接著我們就聊起了起來,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孩子,她說孩子調皮,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我說我家孩子每天回來作業差不多都做完了,她聽了好生羨慕,問我用的是什麼方法,我說我就是“懶”媽媽一枚,啥事兒都讓孩子自己去安排,我從不插手。

接著我問她一個共性問題:在和孩子一起相處時有沒有發現一個想象,那就是當孩子不會時,我們會忍不住去幫忙,結果是孩子不僅不領情反而表現得很焦躁,而且非常生氣,有時甚至會使勁跺著腳。她在手機的一端表示有相同的感受。

我告訴她;這就是孩子在用他們的錶行為告訴我們,他們要自己地事情自己去做,不需要我們幫忙。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喜歡探索新鮮事物,可我們大人呢?往往是在孩子第一次嘗試去做的時候,擔心孩子不行,就非常勤快地幫孩子代勞。殊不知這種勤快讓孩子喪失了一次親身體驗的機會,時間久了孩子就無形中習慣了我們的代勞。那麼也把孩子那顆嘗試的心扼殺在了搖籃裡,以至於後來對我們產生了依賴心理,並且不願意去思考,也不願意去嘗試,更會讓孩子心裡沒了主見。

然後又和她說到了現實生活中經常說起的“媽寶男”,問她如果在家和老公商量一件事情,老公回答如果說去問下自己的老媽,你心裡會怎麼想?我想只要聽到這句話的人心裡都會怒火中燒。

想想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我們總是事事去幹預他們,從不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沒有自己的主張和想法,時間長了孩子就習慣了這種方式,長大後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第一反應想到就是先去問媽媽。

我們討厭“媽寶男”,可面對自己家的男孩子,因為我們對他們限制管控的太多,不知不覺中把孩子養育成了我們討厭的人,而自己卻渾然不知,甚至有時候還抱怨我家男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武志紅在《家為何會傷人》中說:“我太愛你,所以傷害了你。”孩子身上所出現的很多問題,往往是媽媽的勤快造就的,相反媽媽的“懶”反而是對孩子的成全。

說到“懶”媽,並不是我們生活中的那種什麼事都不做,只會好吃懶做的那一種人。而是懂得在孩子面前示弱,給孩子於絕對的信任和自由,放手讓孩子去做事的媽媽,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他們適當的幫助和引導。把自主權交給他們,要知道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就是在不斷的挑戰中體現出來的。

那麼,媽媽的勤快對孩子好還是好,可以這樣來看:

就如我自己帶孩子去外面玩,衣服髒了不管換幾套我都願意去洗,從來不阻止孩子怎麼去玩?只要保證他是安全的,並且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幫助;還有在孩子吃的方面,我從不偷懶,我認為這是保證孩子身體成長的需要,保姆式的媽媽在孩子生活還不能自理時是需要的。

但保姆式媽媽也是有期限的,可自從做了父母后,看著孩子那萌萌噠的面容,感覺是怎麼愛孩子都不夠,於是就揹著愛的包袱,在孩子面前不管能不能做我們都去做,因為總是擔心他不會,對孩子有絲毫的怠慢心中就會愧疚不安。

像這樣這勤快的媽媽會導致一種什麼樣的情況呢?

首先是沒有責任心

前段時間我在抖音上看到一個短影片,就是一個教育局的局長,在接孩子放學之後,他首先要做家務事,他說頭等大事就是承擔家庭責任。我們談愛祖國愛人民,如果不愛、不心疼父母,那麼他長大之後也不會懂得去用行動去心疼父母。讓孩子從小承擔,懂得去心疼父母,長大了自然會去心疼老百姓,心疼集體和國家。

其次是沒有幸福感

幸福感是在關心別人,做事當中產生的。

記得我兒子開始學吃飯的時候,姥姥看著孩子吃飯很費力,而且撒的滿地都是,心裡就急了,拿起勺子就準備喂他,我立馬攔著對姥姥說:“不會吃可以教,慢慢來,孩子肯定能學會的,如果你不教他怎麼能學會,等到去幼兒園的時候,他吃飯誰來喂?等他長大以後遇到困難,我們不在他身邊,那誰又來幫助他?”姥姥聽我這麼一說就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兒子吃飯,任由他去折騰,用勺子也好,用手抓也罷,只要喂到嘴裡就行了。

不懂感恩

一個沒有體會到勞動艱辛的人,他是體會不到別人的艱辛的。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我們幫別人一次別人會感謝我們,但是當我們做多了別人就會覺得理所當然。那麼在孩子面前也同樣如此,無微不至的包辦孩子所有的一切,孩子認為我們給他做的都是應該的,我們在哪天不做的時候,孩子就會發脾氣。

“懶”字的左邊是顆“心”,做事全在於我們的心,有心的媽媽做到“懶”,又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呢?

首先是讓孩子學會獨立

說到獨立給我很印象很深的一點,就是兒子小的時候在早教中心上課,早教中心的園長,她總說自己是“懶”媽。確實如她所說,有次聊天時說她兒子一年級的時就會做蛋炒飯,並且她享受著兒子的勞動成果。我聽了羨慕不已,她說她就是個“懶”媽,因為懶,造就孩子這種獨立的性格。

讓孩子有自信

就拿我自己來說,每次看到自己上稿,心裡的自信就會油然而生。同樣的當一個孩子,在他的同齡人面前,會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那麼他表現出來的就是自信。其實一個孩子的自信就是在不斷地去完成一件小事情中慢慢積累出來的。

促進孩子性格健全發展

當孩子會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那麼他在做的過程中,就會去思考問題,在做的過程中去想著問題,該怎麼去解決,這對孩子的性格也是一個重塑的過程。因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經歷了這個過程,他就能體會到做事的不容易。

“懶”也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所謂生活即教育,那麼媽媽在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懶”,並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呢?可以從這幾方面來做:

第一、學會示弱

和孩子在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媽媽在孩子面前即使是自己會做,也要故意說自己不會做,需要孩子的幫助,這就是一種示弱的表現。當孩子聽到需要他幫助的時候,那麼他心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就會油然而生,就會想辦法去把這件事情做好。

第二、學會旁觀

做一個旁觀者,在孩子去做的時候,自己在旁邊看著,哪怕孩子做的不好,也不要代勞,把心中的那份相信傳遞給孩子,相信他一定能做好。

第三、學會閉嘴

當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沒有問到事情該怎麼做,那麼就不要說,不要去告訴他怎麼做。就如今天我是深有體會的,兒子去掃樓梯,我告訴他怎麼去做,他非常不耐煩的回答到:“知道!”從兒子的口氣中聽出了他對我的厭煩。

第四、學會讚美

好話一句做牛做馬都願意,對於孩子做的事情,不管他做得怎麼樣,只要他去做了,就給他一句讚美,這就是對他們的鼓勵和肯定。

做個有心的“懶”媽,做個智慧的“懶”媽,用我們的“懶”化成對孩子的愛,去造就我們的孩子,讓孩子在我們的“懶”中體會到愛,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成全。

如果覺得有幫到您,不要忘了點關注,

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將個人置身群體之中才能啟用住在他內心深處的成長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