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6個月嬰兒已經具備了較強的手眼協調能力,但肢體力量不足,處於學習並掌握大動作的關鍵時期。

陪伴寶寶一天一天成長起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看著寶寶逐漸開始有了靈動的眼神,有力的小手,媽媽往往期盼著孩子能儘快掌握更多本領。

尤其是有其他寶寶做對比,寶媽不免有些心急,自家寶寶豈不是越早掌握越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過於心急讓孩子接觸還不屬於他這個年齡段的東西,不僅對孩子沒好處,還會影響寶寶健康和發育。

過早干預孩子學走,本意想促發育實則“幫倒忙”

曉晴家寶寶剛剛6個月,已經萌出了一顆小牙,看起來十分可愛,曉晴一家也由此認定,寶寶是個發育較早的孩子。

寶寶果然也不負眾望,虎頭虎腦出落得十分可愛,也是為了好玩,曉晴在和寶寶玩鬧的過程中,開始撐著寶寶,幫他維持站著的姿勢,沒想到寶寶居然知道往前伸腳。

看到寶寶的可愛模樣,曉晴開始幻想寶寶早早就學會走路的情景,覺得讓孩子提前學走未嘗不可。這天曉晴照例和寶寶玩耍,奶奶卻發現,寶寶這“羅圈腿”也太難看了。

曉晴對此不以為然:“不是說孩子腿有點彎都是正常的嗎?”可是仔細一瞧,曉晴也嚇了一跳。寶寶的“o”型腿過於明顯,嚇得她再也不敢萌生讓寶寶學走的念頭了。

違背發育規律的幫忙,無異於“揠苗助長”

在傳統思想中,人們不管做什麼事,都習慣提前一點。但是有一件事不適合提前,那就是幼兒的護理工作。

在人們心中,提前接觸本應屬於大一點孩子的活動,可以有效促進寶寶發育的程序,殊不知幼兒發育自有其規律,強行提前接觸,則又是現代版“揠苗助長”的故事。

寶寶不到6個月,這三件事寶媽不要提前做

1. 喂水

老人們尤其喜歡給孩子喂水。開奶之前要喂水,天氣熱了要喂水,睡醒之後要喂水,美其名曰:怕孩子渴著。

《美國兒科協會育兒百科》這樣寫道:“半歲內,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嬰兒通常無需補充水和果汁。”

相信很多寶媽會有疑問,半年不喝水豈不是要渴死了?我給娃喂水了不也好好的?

不建議給孩子喂水,不代表不能喂水,而是沒有必要。

首先孩子能從奶水中獲得足量水分,完全應付得來日常所需。其次只要不是給孩子餵了大量的水,通常寶寶身體除了排尿多不會有大變化。

不推薦喂水的原因是,喝了水之後產生的飽腹感,會讓孩子喝不下奶,同時寶寶肝腎功能未發育完全,經常喂水會增加負擔。

2. 睡枕頭

市面上有許多形形色色的嬰兒枕頭,主打舒適、定型為主。但是在三個月之內的嬰兒,因為沒有形成頸椎生理彎曲,一定不要枕枕頭。

在3~6個月內,也要看寶寶是否習慣,儘量不枕枕頭,進一步舒緩骨骼。為了避免汗溼,可以墊一個柔軟的小毛巾。

3. 學走

幼兒行為發展規律中,在第九個月時可以扶著輔助物自行站立,逐漸進行下一步嘗試,在一歲左右最終擁有站立並行走的能力。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發育良好的標誌,就是早早學會走路,甚至不惜用手或給寶寶學步車進行輔助。

都說“笨鳥先飛”,那你有沒有考慮過小鳥的翅膀長成了沒有?

兒童學走路是肌肉與骨骼力量發育成熟的自然結果,過早干預學步程序,會影響幼兒骨骼發育,腿部承重過早,容易加重“o”型腿的程度。

延伸閱讀:想讓寶寶儘快會走,提前做這些準備工作

1. 放置矮凳等輔助物

在發現寶寶熟練掌握了坐姿後,媽媽就要為寶寶學走做準備,在孩子經常玩耍的區域,放置矮櫃或矮凳等有包邊又穩定的輔助物,可以讓寶寶扶著,嘗試站起。

寶寶逐漸掌握了動作訣竅,學走也會越來越熟練。

2. 提供寬敞場地

給孩子足夠的玩耍場地,任其發揮,同時要注意地面一定要潔淨、防滑,不要隨便放置物品。

3. 不提前穿鞋

有些媽媽在孩子學走時,怕孩子傷到腳,會給寶寶穿鞋。但其實光腳更能鍛鍊孩子協調性和掌握平衡的能力

叮囑:半歲內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活動能力,在看護寶寶過程中一定要將尖銳、有害物品遠離孩子活動範圍。

1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父母日常這三種行為,會養出“玻璃心”兒童,趕緊糾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