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昊剛剛幼升小,可開學沒幾天就被老師叫了家長。老師說昊昊不愛動腦,很多時候老師剛佈置完練習題,昊昊就會問怎麼做。許多非常簡單的問題昊昊每天都會問上幾十次,就是不動腦思考一次。
這幾天昊昊媽一直很發愁,甚至懷疑昊昊腦部發育有問題。
一、是什麼造成孩子不動腦?其實不止昊昊媽,大部分家長都在犯愁孩子遇事就問,從不動腦思考。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不愛動腦呢?
閨蜜就經常跟我發牢騷,說她家小寶遇到問題張嘴就問,從來不動腦。前幾日我去閨蜜家,剛好趕上小寶做作業。小寶開啟作業本就不停地問閨蜜,這道題怎麼做,那個字怎麼寫。連續問了三道題,閨蜜終於發火了:“你怎麼就知道問,能不能先思考?”小寶理直氣壯地回了句:“是你讓我不懂就問的”。
原來閨蜜怕小寶遇到問題不敢向老師提問,從小寶上幼兒園開始她就囑咐小寶“不懂就問”,進而忽略了讓他“動腦思考”這個問題。閨蜜吼完,小寶是沒有再問,可也沒再繼續寫。最後還是閨蜜一道一道給他講的。
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您是不是也經常跟孩子說,在學校遇到不懂的要大膽地問老師,老師喜歡勤學好問的孩子。甚至從小我們就教育孩子,凡事不懂就問,不問永遠都不知道答案。我們一味地強調孩子“不懂就問”,卻很少提到“動腦思考”。
所以,別再怪孩子不思考了,保不齊就是你“不懂就問”的誤導。孩子不愛思考有多種原因,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不懂就問”。
1、為什麼被誤導的“不懂就問”會造成孩子不思考?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我們一再強調孩子“你怎麼樣”、“你該怎麼做”,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形成“固定型思維”。也就是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理論中,人的其中一種思維。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一個人的智力和能力都是天生的,後天努力無法改變。所以當我們反覆強調孩子的智商時,他會深信他就是這樣的人,或者反覆強調某件事他該如何做,他就會認為這件事他就該這樣做。
就像我們一味地強調孩子“不懂就問”,當他遇到問題他的思維就是他就應該去問(很是理所當然),甚至他深信他完全沒有能力獨立完成這件事。即便後來你再要求他動腦思考,他也不會輕易轉變思想。他的思維已經被“不懂就問”固定住了,除了問,他覺得沒有其他解決辦法,或者長期的不勞而獲讓他不想去找其他的解決辦法。
這種“固定型思維”給他帶來的影響就是拒絕動腦,享受“輕鬆”的過程,甚至發展到你不讓我問,我就放棄做這件事。
正如樊登在育兒講座中談到的,為什麼男孩兒數學普遍比女孩兒好,其實並不是女孩兒學習數學的天賦比男孩兒差,而是家長在教育女孩兒上,跟她說得最多的就是洋娃娃和漂亮裙子,沒有去培養女孩兒的數字思維。而在教育男孩兒上,家長通常會說,“數數你有多少變形金剛”,或者“今天贏了多少彈珠”。家長經常和男孩兒提到數字,致使男孩兒從小就有數學概念,女孩兒卻沒有。
同理,你從小給孩子灌輸的就是“不懂就問”的思想,導致他沒有“思考”這個概念,進而使他想不到遇事要思考,甚至他根本不會思考。
2、什麼才是正確的“不懂就問”?
前面我們說“不懂就問”影響了孩子的思考,有些家長一定在疑惑,難道孩子遇到問題不可以問?當然不是,不懂一定要問,但要正確提問。不想誤導孩子,首先家長自己要弄明白什麼是正確的“不懂就問”。
我認為,只有當我們遇到困難“百思不得其解”時才是真的不懂。也就是說,遇到問題經過百般思考後仍舊想不出解決的辦法,這個時候再去問別人才是正確的“不懂就問”。
關於正確的“不懂就問”,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就做得非常好。他十四歲就能自學幾何和微積分,遇到困難他總是細心琢磨反覆思考,直到實在算不出來時才向別人請教,給他指個方向。即便是向別人請教,他也會提出自己的要求:不要把答案全部告訴他,留著讓他思考。
正是因為愛因斯坦正確的“不懂就問”,他的思維才越來越活躍,進而踴躍出越來越多的創作靈感。
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這句話無異於在說“問”的重要性,但同時也表明了什麼樣的“問”才是正確的“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聰明的人問的問題都是有意義有深度的,讓我們的腦袋變得更靈巧,而愚蠢的人問的都是沒有價值的問題,長此以往就會讓自己變笨。
我們鼓勵孩子不懂就問,包括我們成年人,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也要問。但不經思考的“問”只會讓我們越來越愚鈍,只有“百思不得其解”後的“問”才是正確的“不懂就問”。
二、為什麼要正確指導孩子“不懂就問”?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每天“十萬個為什麼”是因為他善於發現問題,且好奇心強。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去問,為什麼非要對他的提問“指手畫腳”?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指導孩子正確提問。
避免孩子出現消極的思維定勢思維定勢(Thinking Set),也稱“慣性思維” ,是由先前的活動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採用新的方法。
也就是說,非正確的“不懂就問”會讓孩子心理形成遇到問題馬上詢問他人的傾向,有人幫他解答,他會很快解決問題,可一旦他找不到可詢問的人或者被對方拒絕回答,他便不會採取新的方法解決問題。
像是小寶,他顯然就出現了消極的思維定式,當媽媽拒絕回答他的問題時,他便放棄了解決問題。這種消極的思維定式會使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受到限制。也就是某件事除了他認知裡的解決辦法,他想不出新的辦法。舉例說明:比如在他的認知裡只有尺子才能畫一條直線,想不到書籤也能做到這一點。這鐘“認死理”就是消極的思維定式使他的創造性思維受到了限制。
所以正確指導孩子“不懂就問”,避免出現消極的思維定式,這樣他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避免孩子出現低階的“接受學習”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戴維·保羅·奧蘇貝爾把學習分為四種類型:接受學習、發現學習、有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奧蘇貝爾本人所提倡的學習方式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接受學習是指人類個體經驗的獲得。來源於學習中,主體對他人經驗的接受,把別人發現的經驗經過掌握吸收轉化成自己的經驗。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就是善於思考、將他人傳授的知識做出分析、總結,並靈活運用。反之,死記別人的套路,做不到融會貫通就是低階的接受學習。
而被誤導的“不懂就問”造成孩子不思考,全靠問來的方法解答問題,結果就是他接受了別人傳授的有限的知識和告知他的固定的答案,卻沒有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更沒有自己的解題思路,只能死記別人的理論和解題方法,下次遇到類似問題仍舊一知半解,半懂不懂。這種低階的接受學習就好像我們用嘴喂孩子食物,嚼一口喂一口,能餵飽他,但孩子卻沒有吸收到太多營養。
只有正確的“不懂就問”,把他自己的想法與他人的相結合,慢慢消化成自己的東西,才能避免孩子低階的接受學習。
三、為避免孩子錯誤的“不懂就問”,家長該怎麼做?有度關心,不做直升機父母中國青少年教育專家崔宇在《家長的革命》一書中這樣寫道:“有勇氣改變自己的家長,才有能力改變孩子。”也就是說,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從家長本身入手。那麼為了避免孩子錯誤的“不懂就問”,家長該怎麼做呢?
近幾年,美國把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叫做“直升機父母”,意思是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問題的父母。這類父母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周圍,時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誤導孩子“不懂就問”的父母就是典型的“直升機父母”——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總是擔心孩子遇到不懂的問題自己不能很好地處理(包括思考後自己解答和適時尋求他人幫助),所以他們一再強調孩子“不懂就問”。
父母關心孩子學習沒有錯,但一定要有度關心,不做直升機父母。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可以暗中觀察孩子怎麼做,如果孩子的方法正確父母就不要去幹預,給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當孩子出現錯誤時,父母再出來指正。
比如:當孩子遇到不會解答的算術題,父母可以觀察他怎麼解決。如果他沒有思考就尋求幫助,父母再出來指正:“寶貝,你都沒有認真思考,怎麼知道自己真的不會呢?”這樣,下次孩子再遇到問題準備問他人之前就會想到“認真思考”。
家長要懂得適時放手,讓孩子試著獨立解決問題。而不是還沒等孩子去做,父母就開始指手畫腳。有度關心才能避免孩子錯誤的“不懂就問”。
善用鼓勵式教育,學著把批評變成讚美鼓勵式教育是美國善用的一種教育方式,他們善於用鼓勵的方法適當給予孩子肯定和讚美,提高孩子的信心,讓孩子積極地向被讚美的事靠攏。
關於鼓勵式教育有個偉大的實驗——“羅森塔爾實驗”。它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為了研究鼓勵對孩子產生的作用所做的一個實驗。
1968年的某天,羅斯塔爾針對某小學的全校學生做了智力測驗,之後隨便抽取部分學生,和老師讚美這些學生是全校智力最高的孩子。又讓校長對部分老師說他們是最有潛力的老師,讓他們負責教那些最聰明的孩子。數月後,當羅森塔爾再次來到學校,發現那些被認為“最優秀”的老師和學生各方面成績都有了很大進步,而那些沒有被讚美的師生,即便從前成績很好,卻也沒有那些被讚美的學生成績好。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得出的結論就是:人們很是受用這種“暗示性讚美”的鼓勵式教育,它會使人積極地向被讚美的事靠攏,同時,為了得到更多的讚美,他們“向上的力量”會繼續保持下去。
家長要善用鼓勵式教育,學會把批評變成讚美。比如,當你發現孩子做應用題時沒有認真讀題並且思考得不夠認真,你可以說“寶貝兒,你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了,尤其是做應用題,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都越來越好了”。或者他根本沒有思考就跑過來問,你可以跟他說:“寶貝兒,你通過思考算術題已經做得越來越好了,相信這道題你也能做得很好。”
人人都希望被讚美,孩子更不例外。為了繼續得到讚美,他一定會朝著被讚美的目標努力。
做個有邊界感的父母,給孩子做出好示範“邊界感”就是將主體與客體分離開。通俗點說就是將自我與他人分出界限,不要把他人同化為自己的一部分。那些遇到問題不思考就直接跑去麻煩他人的孩子顯然就沒有把他人當做他人,這就是沒有邊界感。
孩子沒有邊界感,誤導孩子“不懂就問”的父母也一定是邊界感模糊的人。生活中,他們遇到困難也總是喜歡直接跑去麻煩別人。父母沒有邊界感,孩子有樣學樣,也就沒有“邊界”這個意識。
為避免孩子錯誤的“不懂就問”,家長應建立自己的邊界感,正確麻煩別人。也就是不要芝麻大的事都去問別人,先自己動腦琢磨、找相關資料研究,自己學著解決。遇到專業性強的問題再去問專業的人,讓自己的“問”有價值。
比如,爸爸不在家,拖布上的螺絲掉了,媽媽應該先自己試著把螺絲擰回去,如果實在做不好再去麻煩別人。爸爸也一樣,如果家裡買了新傢俱,爸爸不要直接叫朋友來幫忙組裝,爸爸可以和媽媽一起研究怎麼組裝,實在不懂的地方最好也不要直接叫朋友來幫忙,可以問懂的人該怎麼做。
總之就是當父母遇到不是特別難的問題時儘量不去麻煩別人,做個有邊界感的父母。久而久之,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他的第一反應也一定是先自己想辦法,實在想不出辦法再去問別人。
心理學家張梅玲曾說過:“父母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所以,為避免孩子出現錯誤,首先父母的言行一定要正確。直接點說就是,要想改正孩子錯誤的“不懂就問”,父母首先要糾正自己沒有邊界感的錯誤,給孩子提供“一本正確的教材”。
參考書籍:
《現代兒童發展心理學》周宗奎著
《正面管教》昭軍編著
《認知心理學高階教程》鍾毅平、葉茂林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