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說話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嗎?

也許很多人會想:說話人人都會,有什麼可難的?那麼,請你回憶一下你幼時學習語言的經歷,你還想得起來嗎?那一段時光是機械記憶,極少有人能清晰記得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語言習得的過程並不順暢,也不簡單,畢竟語言不是天性,而是技能。

既然是需要後天學習的技能,兒童在嘗試掌握的過程中便會出現種種困難。要是比較正常的瓶頸或是發音、詞彙的練習還好,如果是一種在醫學上被叫做語言障礙的問題呢?來自成都市錦江區的徐爸爸近日就和我們交流了他所處的困境。

最近,他為了孩子上學的問題四處奔走,只因為六歲多的兒子有嚴重的大舌頭。很多學校不願意接收不只是因為孩子說話讓人聽不懂,過多的肢體動作配合上讓人滿頭霧水的發音甚至讓一些人覺得孩子智力也有欠缺。

看待孩子的態度決定語言發育

大舌頭對每個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它的本名是功能性構音障礙,本質上是完全因為發音方法錯誤導致的各種發音不準。大舌頭並不能從字面意義上理解,這樣會導致我們對它的認知發生偏移,因為大舌頭並不是孩子舌頭產生異常引起的。

前兩年比較火的剪舌繫帶熱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當父母發現寶貝說話不清楚時,第一反應便是從某些文章中看來的舌繫帶問題,忙不迭地將孩子送上手術檯。其實,大舌頭的名字由來是非科學時代的人們對構音障礙的一種錯誤認知。

雖然我們現在知道大舌頭是怎麼回事,但這種深入人心的認知影響了整整幾代人。直至今天,父母對待大舌頭的態度仍然非常分化。有些家長覺得大舌頭只是暫時性的,等孩子再長大一點自然就好了。另外一些家長則把大舌頭和生理疾病完全等同起來,好像孩子得了什麼不治之症。

其實對於幼兒發生的發音不準、口齒不清問題,我們不能將之視為可有可無的小毛病,也不能過於極端地當作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大舌頭看似只是幾個音節發不準,可累積起來就會影響孩子未來數年的人生走向,孩子的人格來個180度大轉變也並不奇怪。

語言障礙從來不是隻關乎個體的問題,長期的大舌頭會讓孩子逐漸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患兒也經常會受到他人的嘲笑、戲弄,在社會中逐漸被邊緣化,自卑和孤僻的產生是可以預見的。另外,第二語種的學習也會受到影響。

解決途徑不只矯正 還有家庭干預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的人格發展比我們想象的要快得多,我們總說“人小鬼大”,大腦的快速發育同時伴隨著性格的定型和心理的發展。所以,在大舌頭髮現之初就進行人工干預是最好的選擇。

專業語言機構首先會對孩子的生理條件、日常生活進行詳細的詢問,並判定孩子是否屬於構音障礙,又屬於哪種構音障礙,之後便是常規語言測試。測試師會透過讓孩子說出一系列音節,判斷孩子的哪個構音器官出現功能性問題,針對兒童的情況做出具有針對性的矯正課程。

大舌頭的本質其實是構音器官不成熟、配合出現紕漏或發力位置錯誤,矯正師的工作是透過器官機能訓練,讓發音器官重新獲得運動能力,並糾正錯誤的發音方式,幫助孩子能獨立完成發音動作。是不是聽起來挺簡單的?其實這裡邊的學問多著呢。發音的矯正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要鼓勵孩子樹立重新開口說話的信心。

各位父母先別忙著高興,你們的任務可比矯正師更重大。與孩子朝夕相處的家長在語言引導和訓練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父母的主要職責在於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引導孩子張口說話,並在適當的時機糾正孩子的發音錯誤。

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大舌頭的發生是家庭沒有及時干預的結果,大部分工作自然也要在家庭中完成。語言矯正課程所起的作用就和學校老師一樣,把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授給學生,其餘的部分是需要學生在課後透過做題、背課文不斷加深印象的。方法對了,什麼題目都自然迎刃而解。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沒有自律意識的孩子需要在監護人的鞭策和監督下完成練習,即使枯燥乏味也要堅持下去,家長和孩子都是如此。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5歲男孩眼球被溶,幾乎終身失明,這種“玩具”一定別讓寶寶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