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薩姐出品

01

第一次做父母,自省很重要

為人父母,應該如何愛自己的孩子?

最近,伊能靜在節目《理想家》中提到:

兒子過生日時,一直是跟她和家人一起過,大概從前兩年開始,她發現兒子開始有了需要和朋友一起過生日的願望。

今年也不例外,兒子照例問了她,還加上了“要不要帶妹妹來”。

伊能靜的第一反應是“嗯”,說完之後,她便立即意識到,兒子這個問題背後的意思,可能是:“我該退出了,讓兒子完全地去經歷他自己的生活。”

說到這裡,在場的幾位嘉賓眼裡都氤氳著淚花。

對此,許多網友也表示,看哭了,感同身受。

有了孩子後,孩子是我們的全部,我們也是孩子的天和地,很多年了,我們習慣彼此依賴、彼此羈絆。

突然有一天,孩子的天地變成了詩和遠方,而我們的世界裡,已經被孩子填滿,習慣了孩子的存在,殘酷的是,這個時候,孩子卻有意無意地告訴你:你該退出了、該放手了。

不得不承認,放手和退出,於孩子而言,是他們成長中必須的成長規律,於父母而言,卻是艱難的抉擇。

父母能夠在陪伴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這樣的覺悟與自省,也是孩子的幸運。

眾所周知,伊能靜的原生家庭並不幸福,大兒子也是她上一段婚姻所生,她的前半生活得並不容易。

在陪伴孩子的成長中,和許多父母一樣,也有過迷茫、艱難、痛苦,也犯過錯,有過傷害,但是,她始終在反省、調整,與孩子一起成長。

韓劇《請回答1988》中,有這樣一段話:

“爸爸媽媽對不住你,是因為不知道:對老大要好好教導;對老二要好好關心;對老小要教他好好做人。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我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第一次做父母的我們,不可能事事都對,處處完美,唯有不斷自省和總結,才是對自己和孩子最好的交代。

02

多少父母,活在自己的劇情裡

當媽多年,經常被一個問題困擾:

為什麼講了那麼多道理、付出了那麼多心血,孩子始終一副事不關已、懵懂無知的樣子。

也經常看到類似這樣的新聞:

媽媽輔導孩子寫作業時,一氣之下,一巴掌打落了孩子的乳牙,“飛進”孩子的氣管裡,讓孩子經歷了畢生難記的痛苦。

寫作業淘氣的孩子固然令人心煩,但是,有多少父母,能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過,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又有多少父母,能夠坦然地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想法,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一味地替孩子的未來擔憂。

還有一位媽媽,懷疑孩子偷拿了自己28元錢,盛怒之下,錯手打死了才12歲的女兒。

自此,女兒的生命終結了,媽媽的一生,也就此與幸福快樂絕緣了。

看到孩子有可能沾染了品性上的惡習,的確讓人憂心。

如果媽媽能在懷疑女兒“偷錢”時,稍微冷靜地反省一下,孩子為什麼會“偷”,亦或,是不是自己在平常對孩子管教太嚴格,再或者,孩子身邊,是不是存在金錢上的攀比等等。

哪怕些許的遲緩,也不會導致這樣的悲劇發生。

心理學家李雪寫過一本叫《走出劇情》的書,書中指出,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劇情”,也就是我們內在關係模式的對外展現。

而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就是看他是否能走出“劇情”,看見真實的外界,放下自己頭腦裡的“劇本”,看見真實的自己、真實的對方。

很多時候,父母就活在自己的劇情裡。

如:

我是父母,就應該對孩子如何;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孩子卻不領情......

殊不知,再完美的父母,也是平凡的人,有對貪玩的慾望,有憤怒時的狂躁;再懂事的孩子,也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納,哪怕他們錯了,也渴望有人能託底和鼓勵。

父母越覺得自己對的,孩子就越錯。

父母以為,愛孩子至深,其實,傷孩子最深。

03

父母的自省裡,藏著孩子的幸福感

育兒論壇上,一位媽媽講述:

曾經的她,和兒子的關係,劍拔弩張到恨不得“打死”他。

兒子進入初中後,學習成績一直跟不上,前兩年幾乎都在墊底,老師的辦公室成了她“三點一線”中的一個“點”。

為此,他們有花過錢、求過人,對他用物質上的承諾、有過後果上的威脅,甚至下跪求孩子,卻始終沒能打動孩子的心,讓他回到學習的軌道上。

媽媽說:那兩年,真的想跳江一了百了。

幸好,在“絕路”面前,她轉了個彎。

開始反思,嘗試與更多的家長、朋友交流,才發現幾乎多數孩子都會有類似的問題。

她強迫自己將關注點,從兒子身上移開,漸漸才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成績,並沒有表現出來地那麼重視。

只不過,從小到大,父母一直在學習上,把她逼得很緊,所有人都在告訴她,只有學習才能出人頭地。

這樣的模式,在她心裡生了根,有了兒子後,兒子就成了“她”。

反省之後,和兒子的關係漸漸開始緩和,後來,孩子對學習始終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至少知道了,那是他必須做的事。

最後,她這樣形容自己的兒子:

他不是名校畢業,沒有誘人的年薪,亦無難得的技能,但是,他有一顆陽光的心,懂得寬慰身邊的每個人,就像小太陽一樣,溫暖著父母。

成為父母后,最難的事,不是給孩子創造優越的條件,不是擠破頭將孩子送進名校,而是懂得區分愛與控制的區別。

不會自省和反思的父母,無論怎麼愛孩子,總是帶著專制和控制。

希望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和安排,去完成本該屬於他們的人生。

心理學認為,能夠自我反省的人,也是善於感受他人心理的。

父母與孩子的心,不斷靠近時,孩子才能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04

父母每次教育孩子,都應該是一次自我教育

大思想家、文學家胡適,曾經這樣嚴厲地要求兒子胡祖望:

“功課及格,那算什麼?在一班要趕上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趕上一校最高一排。功課要考最優等,品行要列最優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這才是有志氣的孩子。”

兒子成績欠佳時,他這樣怒罵:

“你的成績有八個4,這是最壞的成績,你不覺得可恥嗎?”

有一天,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對妻子說:

“我真是不配做老子。平時不同他們親熱,只曉得責怪他們功課不好,習氣不好。

祖望你交給我,不要罵他,要同他做朋友。”

改變了教育方式後,兒子有了很大的進步,後來,進入了美國康乃爾大學,畢業後成功進入美國斯都德貝克汽車廠,之後,又擔任中國航空公司的工程師、臺灣駐美國機構的“經濟參事”等要職。

育兒,先育已。

孩子的問題,也是父母的問題。

父母敢於認識自己的問題,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龍應臺的兒子安德烈曾寫信向她抗議:

“媽媽,你跟我說話的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

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權利。

對,這就是你的心態啊。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再完美的父母,也會有不對的地方。

再小的孩子,也會有屬於他自己的思想和人生。

每個善於自省的父母,都是看見自己、看見孩子的過程。

當父母、子女之間,以真實的自己相待時,接納、理解和認同,才能實現良性的迴圈。

這樣的關係下,父母在成長,孩子更幸福。

2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新生兒取名2021年好名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