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兒子快四歲的時候,開始有了競爭意識。事事都要爭第一。吃飯要第一,爬樓梯要第一,跑步要第一,如果不是第一就會氣急敗壞,哭鬧發脾氣。那時候我也擔心他一直是這種狀態。輸不起,自己難受,也不能好好跟其他人相處。

孩子大概在3、4歲的時候開始有競爭意識。剛剛出現競爭意識的時候,不能接受輸。這個是可以理解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的適應,大人的引導,這種反應會逐漸轉弱。

競爭意識在我們的世界裡無處不在,這是一種本能,是孩子成長進步的動力,可以讓孩子在和別人的對比中瞭解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讓孩子變得有進取心。

但是,如果孩子過於爭強好勝,體現的是孩子不能接受失敗,害怕失敗,只有成功能夠給他帶來安全感。他在乎的是結果,是外部的評價而不是自身的進步。對待比他成功的人是嫉妒和詆譭。有時為了成功甚至會動用一些手段。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那麼我們可以看出,孩子面對競爭,會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能夠坦然接受失敗,知道成功需要努力,會努力練習爭取成功。另一種是過於在乎輸贏,輸會讓他焦慮不安。在乎的是結果而非過程。

孩子過於在乎輸贏多與周圍的環境和父母對待輸贏的態度有關。父母過於功利,只關注結果。比如當孩子考試得了高分的時候,給予獎勵,否則就是責備貶低。讓孩子感受的是有條件的愛。

那對於好勝心過強的孩子如何引導呢?

一、家長無條件的接納孩子,讓孩子感覺無論輸贏,父母會一如既往地愛我。認同孩子努力的過程,而不是過份地誇讚結果。

比如當孩子考試成績比較好的時候,可以對孩子說:“因為你前段時間的努力學習,這次考試得了比較好的成績,真不錯。你自己也為自己驕傲吧?”孩子的自我價值由外在的評價轉為自己對自己努力的肯定。

二、面對剛剛出現競爭意識的孩子,家長的引導會讓孩子儘快擺脫這樣的困擾,勇於接受失敗,也有想要成功的勇氣。

比如一開始貓仔和爸爸玩遊戲的時候,由於他反應激烈,爸爸一開始會讓著他一點。當爸爸輸了的時候,我會大聲地說:“爸爸也很棒。”貓仔就會疑惑地問:“為什麼爸爸很棒啊?”我說:“因為爸爸輸得起。”這個時候貓仔就開始自己思考,重複我的話。

慢慢地爸爸就開始不讓著他了。孩子輸了的時候有時候還會著急。這個時候會告訴他:“每個人都有輸的時候,也有贏的時候,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你想贏,那你就需要多做練習。”

以後當有人超過他時就會問我:“媽媽,是不是他贏了也沒關係。我想贏的話多練習就可以了?”然後在某些時候他也會樂意去練習。

過了不久,貓仔就能坦然地接受輸贏了。當玩遊戲時爸爸得意地說:“哈哈,我贏了。”貓仔:“你贏了就贏了,沒關係,下次我爭取贏你。”

當孩子過於爭強好勝時,家長需要放棄功利心,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多去肯定孩子的努力過程。讓孩子明白輸贏是人生常態。想要成功就必須付出努力。

1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孕媽媽如何補鈣,成為寶寶的“鈣”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