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丟三落四,東西收不好;晚上不願意睡,早上起床難;做事磨磨蹭蹭,總愛依賴父母幫助。

孩子缺乏自理能力,會導致生活出現種種困難。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孩子今後的發展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1、一件事一件事去教

就拿做飯來說,本週教會熬粥煮雞蛋,或者這個月教會孩子熬粥煮雞蛋,下個月教會孩子煎雞蛋,再下個月教會孩子煮麵條。……

一件一件教,慢慢教,慢慢學。一週教會一件小事,一年52件,兩年104件。打個折扣,一年教會50件小事吧。30件也行。

學會了日常生活中的50件事,都會做了,你想想那時候的孩子是什麼境界什麼狀態?

2、僅僅是教,腦子裡不要想著是培養什麼能力

僅僅是一點點地教孩子學著去做非常非常具體的小事小小事。

做自己能學會的一件件小事。而不是在培養一種能力。

一件一件事學會做了,能力自然而然就有了。動不動就是“目標牽引”,能力呀,思維呀,高度呀。為了教孩子自理能力,所以教他熬粥,這是哪兒跟哪兒呀?

3、只教不考

只考慮怎麼才能教會,不厭其煩地教。不要考核孩子。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教孩子學這些,孩子就學得快,原因就在於:老人只管教,不厭其煩地教,不嫌麻煩,很有耐心。老人一般不考核孩子。

一開始學做這些事,肯定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任何人都是如此。

孩子學的時候,孩子練的時候,無論是對過程,還是對結果,只能鼓勵和表揚,絕不能有絲毫貶損。

你臉上的流露出來的表情,必須是真誠鼓勵表情。

孩子做好的食物,即便是再難吃,也要“滿面帶笑”吃下去,邊吃邊說“挺不錯”,挺好,好吃,還行。

5、長期堅持教孩子

腦子裡不要想“這什麼時候能教完”啊?

生活中的事,一輩子也學不完,當然也就教不完了!

6、跟孩子一起,不斷嘗試,共同實踐,一次又一次實踐嘗試摸索

有的人,時時刻刻都在“對標檢查”,完美主義,理想主義,總是在拿“滿分”去“對標檢查考核”孩子。這不滿意那不行的。

不是孩子不行,而是你認為孩子不行。

孩子掌握了基本要領之後,接下來就是“不斷地找機會嘗試,練習”,慢慢地成為了“熟練技術工種”了,才算是“完全徹底”掌握了。這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7、自理能力,盡在不言中

學會了這一件一件事,1件,2件,50件,100件,會做了,會做飯,會收拾屋子,會自己買衣服,慢慢地都熟練了。然後,你再回頭看,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就“長出來”了。

所以,你要教的是“一件一件事的方法”。你要教的不是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建立在“一件一件”非常具體非常瑣碎的小事上的。

很多大人的自理能力也很差。原因之一,就是:瞧不上這一件件具體小事,心裡覺得很簡單,很低下,甚至很低賤,但是,自己一動手,自己一上手,立馬露怯,典型的眼高手低。

8、開始行動

從今天開始,教孩子學做“一件一件小事”。可以列一個計劃。跟孩子一起研究制定這個計劃。保準孩子樂意。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自理能力,源自一件件小事。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要有愛心、恆心、忍心和狠心,不能一味地順從孩子,要儘早的培養出孩子的自理能力,要不溺愛久了,原來聰明能幹的孩子也會被養“廢”,希望家長們一定要警醒。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親愛的孩子(關於點贊,關於可以幫的和不可以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