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深、責之切
中國這語句古話,好像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要去責備你,這是一種使命。
身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希希今年剛上初中,可學習成績一直下滑。
老師發現她也不喜歡和同學交流,總是自己在角落裡。老師決定家訪,剛剛走到門口就聽到了爸爸對孩子的苛責。
爸爸聽到老師說的問題,不問原因就開始,不停的“你怎麼回事,老是這麼孤僻,早晚變成一個古怪的人”“你看吧,就說你學習不行,現在就考成這樣,還想考高中?想都別想”
大部分家長都覺得表達愛意和讚揚要比潑冷水難為情。
可是大家想過麼?這樣的語言交流只會毀掉孩子的一切。
為什麼我們喜歡給孩子潑冷水總會覺得自己家的孩子,愛表現,不打擊打擊可能就會有點“飄”
總覺得小樹不修,不能長成參天大樹。
這就是很多父母的真實想法,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怕讚揚孩子誇孩子,會讓他們變得驕傲讓他們變得自滿。
“我們要讓孩子的承受能力變強”
多給孩子一些打擊,以後在社會上就不會有一顆玻璃心。不用擔心未來孩子因為驕傲疏忽的問題,不怕孩子會因為什麼事情想不開去選擇自殺。
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已經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如此脆弱和不堪。很多在我們主觀思想以為的鞭策,其實就是把一步一步的推向絕望。
“想讓孩子更加認真有耐心”
每次的期末卷子下來以後家長都是樂此不疲的盯著孩子的分數,考了滿分。要說這次還行,不能驕傲。下次要繼續努力。
如果不是滿分。要說你看看這裡這裡還有這裡你明明都會,就是不認真啊,讓你多檢查檢查就是不聽。就這樣馬虎還能考上好學校?
這樣的我們有沒有認真的想過,我們究竟是愛的是孩子還是愛的是孩子的分數呢?我們的愛和讚揚總是可以分給別人家的孩子。可是自己的孩子就要不停的潑冷水。
這時候會有一部分家長說,我怎麼會愛別人家的孩子呢,我只是不想讓他太驕傲了。我都是為了他以後著想。
這些我覺得我不要你覺得的做法真的正確麼?
家有時候真的很難成為孩子的避風港,因為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都是毛病的孩子
如果把孩子和我們的角色互換這是一個很好玩的實驗,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孩子眼中的我們永遠不是滿分,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老爸老媽回來啦,這個月是不是發工資了?工資條拿出來我檢查一下,三次遲到,怎麼回事?
我天天按時上學你們怎麼會遲到,你看看隔壁的林叔叔,人家從來都是滿勤的。你們什麼時候能不讓我操心。
今天怎麼又加班了,是不是工作不認真打瞌睡,沒有及時完成領導佈置的任務?
天天有這麼多的事情讓我操心,我又要學習我還要監督你們的工作。我其實很累的,你們不能成熟一點麼?每天都是讓我操心這樣操心那樣的。我就說不好好上班就是要被扣工資,不認真工作就是要被留下加班的,和你們說了很多次了,下次能不能長點記性。
看到這裡你們是不是想解釋一下?
可是我們又給沒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呢?
“我想讓你變得更加優秀”
當你興高采烈的拿著你的剛剛漲得工資回家,卻看見孩子拿著你的工資條皺著眉頭說,“工作這麼久了,剛剛第二次漲工資,你還好意思這樣高興。”
“你看看我們同學的爸爸,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升職了,也沒看他像你一樣到處炫耀。穩重一點,你看看這個月加班12次,才漲這麼點工資,你不會反思一下麼”
這個時候你是不是要說你其實工作的很辛苦。但是你只是看著我的工資條都不會鼓勵我安慰我呢?你是不是會想,你的眼裡是不是隻能看到錢。
換到孩子身上,我們的眼裡是不是隻能看到分數,是不是隻能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點。
你想想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在我們這樣的“鞭策”下成長的,開始的時候會有想解釋,想讓你認可。
可是太久太久都沒有實現這樣的願望,甚至這樣的希望變成了奢望最後的最後變成了失望。
當你再次給他潑冷水的時候或許他會不以為然,或許他會覺得原來我只是父母的拖累,做什麼都做不好,永遠也不會讓他們滿意。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曾經說過:"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其實我們是真的愛孩子愛之深、責之切
我相信沒有不愛孩子的家長,不過是我們含蓄的把愛放在了心裡,把更多的掛念轉化成了犀利的語言傳遞給孩子。
我相信我們是真的想讓孩子變得更好,才會想盡各種辦法想讓孩子順順利利的走更遠,我們甚至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
我們換一種愛的表達方式
我們嘗試用發現美的方式去和孩子交流
我們可以把孩子當成我們的搭檔和夥伴,發現他們的努力,為孩子鼓勵喝彩。
其實孩子每個孩子都希望被認可和鼓勵的,但是我們不要盲目哦,我們儘量去發現鼓勵孩子做事情的過程,而不是隻看結果。這樣的鼓勵和讚美更切合實際。
讓我們學會聆聽
我們還記得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給孩子講故事然後抱著孩子睡去,那個安靜的夜晚麼?
我們可以嘗試的在睡前和孩子分享一些工作中有趣的事情,同時也去聆聽孩子的內心的想法。不要著急,慢慢的你們也會變成別人嘴裡的別人家孩子。
放慢腳步,陪伴孩子成長你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