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就有家長吐槽,聲稱自家孩子不愛走路,總是求抱抱,是不是孩子太累了,還是身體有了什麼問題。實際上,這並不是孩子身體不正常,而是因為父母過度的愛,這才是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獨立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只有孩子獨立了才能夠真正的長大,而想要孩子獨立,自己走路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開端,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走路,但卻並不能代替孩子,更不能讓孩子形成依賴性,所以說,孩子學會自己走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那麼,孩子學會自己走路有哪些意義呢?1、讓孩子身體更協調
走路不僅僅需要雙腳,實際上這是需要身體多個部位進行協調後才可以做到的,而孩子在學走路的時候,身體各部位的配合還不是很協調,所以剛學走路的孩子可能很難掌握平衡,這需要多加練習才能夠走得更快更好。
所以說走路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增加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性,對孩子的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2、提高孩子觀察力
不會走路的孩子可能只能觀察四周的物體,就算想要拓展以下空間也只能依靠他人,但學會走路的孩子就不同了,他們會對許多新鮮事物感興趣,又可以自由地走來走去,這對孩子的觀察力會有很大的提升,讓他們更加隨心所欲的觀察周邊的一切。
3、幫助孩子萌發獨立意識
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因為沒有能力自理,因此事事都要依靠父母,沒有父母他們幾乎什麼都做不了。但學會走路之後,孩子就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走來走去,這也是孩子獨立意識萌發的最好時機。
從小就擁有獨立意識的孩子往往成長的會更快,甚至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所以說,父母千萬別小看學走路這件事,當他們學會走路後,就代表著孩子已經成長了一大步。如果孩子明明會走路但卻不願意自己走,那麼父母就要多注意了,原因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
可能是哪些原因?第一:沒有安全感
有時候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會走路的孩子卻撒嬌要父母抱抱,其實這並不一定代表著孩子懶惰,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到了陌生環境缺乏安全感。
而父母的懷抱對於孩子來說應該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有些孩子哭鬧著要抱抱後,到了父母懷中很快就會安靜下來,這就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多關心孩子的情緒和心理,一旦發現孩子有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就要記得加以安撫,別讓孩子覺得恐懼和害怕。
第二:視野狹窄
很多時候,孩子剛剛還自己走路很開心,但沒過一會兒就哭鬧起來要寶寶,每當到了這個時候,父母都應該認真觀察一下週圍的人群和環境。
比如說,逛街時父母很開心,但孩子走路時看到的卻都是別人的大長腿,視野十分狹窄,這種情況誰都不會高興,孩子自然要哭鬧求抱抱了。
所以父母也應該及時檢視孩子視野內的情況,這樣才能更好地瞭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當然了,這個時候父母最好換個環境,或者先將孩子抱起來,尋找更加開闊的地方讓孩子自己走路。
第三:走路太多太累
孩子和成年人的體力存在很大差距,也許大人才覺得只是走了一會兒,但對孩子來說卻已經走了太久,他們的身體太累了,這種情況也會讓孩子求抱抱。
特別是對於那些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的身體可能不能支援太長的時間,因此,父母們在帶娃時應當要注意這一點,及時觀察孩子的狀態,儘量給孩子留出休息的時間,讓孩子慢慢恢復體力。
第四:情緒不穩定求安慰
帶娃時父母也應該多注意孩子的情緒問題,有些時候孩子很容易受到驚嚇,還有的是因為孩子感覺到了不安、激動以及害羞等問題,在這些時候孩子的情緒都會變得非常不穩定。
如果孩子遇到了這些情況,那麼想要抱抱也屬於正常情況,畢竟孩子那麼小,在情緒不穩定時,自然想要尋求親人的安慰,父母的抱抱會讓孩子心緒慢慢平穩下來。
總之,看到孩子不愛走路要抱抱時,父母一定要透過觀察、詢問等方式瞭解其中真正的原因,切不可對孩子大吼大叫,否則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覺得父母不關心自己,作為父母多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內心是一定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