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許多朋友找我抱怨:“給人做家長簡直是太難了。說輕了,孩子不聽;說重了,孩子哭鬧,甚至威脅要離家出走。我覺得我的父母比我輕鬆多了,怎麼輪到我當父母這麼難呢?”

我深有同感。不過,就像非洲諺語“養育一個孩子需要舉全村之力”一樣,教育從來不是一件易事,我們的父母亦是如此。只不過現代社會充斥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的焦慮感更加積聚。源於對自身以及孩子未來的擔憂,我們開始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之中。我們把自己化身成“直升機”或“除草機”,試圖掃清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切障礙。

我們的孩子由此過得更幸福了嗎?顯然沒有。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美國個人教育權利基金會主席格雷格·盧金諾夫與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在《嬌慣的心靈——“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提出一個振聾發聵的觀點——“青少年越保護,越脆弱,越焦慮,動輒視自己為受害者”。結合這本書的重要觀點和個人工作感受,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一、群體特徵:網際網路世代的青少年更容易焦慮,甚至出現更高的自殺率

大多數十來歲的青少年每隔三五分鐘,就會檢查一下他們的社交媒體狀態。——《嬌慣的心靈》

我們必須認識到當年青少年的生存處境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與父輩的生存處境截然不同,充滿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獨有特徵。我想用“資訊爆炸、評價多元、自我彰顯”來形容。

對青少年來說,“自我認同”比任何時代都來得更加迫切。他們更想擁有獨一無二的自我,更想出類拔萃,對自我的要求更高,也就更容易患得患失,更不容易感到滿足。

我們父輩的比較物件是同村人,誰家多吃一頓肉就是幸福的標誌;我們的比較物件是同學,誰家有房有車生活富足就是幸福的標誌。對於青少年來說,他們的比較物件是同齡人。這個同齡人可能是同學,甚至可能是網上不知名的某人。這種“比較”在網際網路時代唾手可得:“他看上去那麼蠢,也買得起AJ。”“哇,太酷了,我也想要這種生活方式。”但是,網路比較很容易讓人陷入無所適從的追逐,產生強烈的焦慮感和無力感。

此外,由於網路的匿名性,網路暴力對青少年產生消極的影響。英國一名14歲的女孩患有溼疹,在社交網站上發帖尋求幫助,卻遭到謾罵攻擊。女孩不堪忍受,選擇自殺。甚至一些青少年匿名網曝自己的同學,神不知鬼不覺地造成對方的“社會性死亡”。

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簡.特溫格發現,1995年是出生年代的分水嶺:與千禧一代(出生在1980-1995)相比,網際網路世代的青少年(出生在1995年及之後)承受著較高比例的焦慮和抑鬱症狀,甚至是更高的自殺率。

二、教養環境:父母的過度保護,讓孩子無法發展自己的抗挫能力

如果我們將孩子們保護起來,是他們的生活沒有任何可能的不適經驗,反而是好心做壞事,在孩子們離開我們的保護傘之後,他們就沒有能力應付此類事件了。——《嬌慣的心靈》

面對網際網路時代複雜的生存環境,我們有太多理由來保護我們的孩子,為孩子提供無微不至的安全環境。然而,許多教育實踐表明過度保護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但是,我們總是不自覺地採取過度保護的養育方式。

教育理論會提到兩類不恰當的過度養育方式:

一類是直升機父母,是指父母像直升機一樣圍繞在孩子的周圍,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需求。當孩子一有需要,父母第一時間衝上去解決。2018年印度上映了一部叫《直升機媽媽》的電影。女主角就是一位直升機媽媽。孩子與老師、同學一起出遊。她先是百般阻撓,後是千叮萬囑,最後還是忍不住跟過去照顧。

就像《嬌慣的心靈》中提到,許多父母認為“凡是傷害,只會讓你更脆弱”。於是,他們在傷害到來之前,想盡一切辦法,替孩子把傷害消弭於無形。不過,沒有身體和心智的挑戰和刺激,孩子的潛力就無法發揮,應對能力就會退化。

總有一天,父母的能力無法抵擋所有的傷害;由於孩子總有人替他們遮擋風雨,他們也沒有發展出抗擊風雨的能力;當暴風雨來臨時,只能手足無措地受到更多的傷害。

三、社會氛圍:安全和創傷的概念蠕變,讓安全主義盛行

我們遮蔽掉原本就嵌入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將情緒不適和身體危險混為一談。——《嬌慣的心靈》

當今時代,許多父母非常看重安全。比如他們會選擇安全座椅、嬰幼兒食品、嬰幼兒玩具。值得慶幸的是,因為這些做法,嬰兒的夭折率大大降低。不過,這種保護變得愈演愈烈,我們許多人認為它是理所當然的。

《嬌慣的心靈》提到,美國一家幼兒園禁止不得攜帶任何含有堅果的物品,甚至連生產堅果的食品供應商都被拒之門外。相關研究卻表明,如果給過敏體質的嬰兒經常食用花生製品,身體更有可能形成保護性的免疫反應,而不是過敏式的免疫反應。可見,我們的保護是好心辦了壞事。

更糟糕的是,我們的保護從身體安全逐漸擴充套件到情緒安全。

我注意到一個社會現象:近年來,關注兒童情緒健康的文章越來越多,大量的網路文章強烈抨擊父母和教師的言語行為,教導他們誇孩子努力,而不要誇孩子聰明;要賞識孩子,不要批評孩子。甚至有文章挑出來父母說的哪一句不對,應該這樣說才對。

努力與聰明不是對立的兩個方面:誇孩子聰明,並不代表著孩子聽了就不再努力。同樣,賞識和批評也不是截然對立的兩個方面:在行為矯正中,它們都是教養的利器。至於每天教父母說話的文章,就更是無稽之談:這樣的做法只能讓父母戰戰兢兢,生怕一句話說不對,就給孩子造成了終生的傷害,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教養。

如果我們把情緒安全也納入到保護系統,將會出現怎樣的情境?

我的一位朋友從小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父母對她百依百順。她一直比較順利,最近在職場上遇到點不快。因為專案進展不順利,老闆對她說了幾句重話。她很生氣,和我抱怨:“我媽都沒有這麼罵過我,他居然這麼罵我,我簡直太生氣了。”經細緻詢問後得知,領導說的是“想不想幹了?想幹,就好好幹。這麼點工作都處理不好,還名校畢業呢。”她感覺到很委屈,但也沒有為自己辯解。這位朋友在成年之後仍然要求他人像父母一樣對待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人際衝突。我們可以看到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情緒保護事實上是對其耐挫力和復原力的剝奪。

同樣,我們也看到許多心理學概念的下沉。比如“創傷”“抑鬱症”“焦慮症”“恐怖症”等等。這些概念的流行,會導致我們對概念的誤解。這很容易讓我們給自己或對方貼上標籤,造成恐慌或歧視;另一方面,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我們壓根不相信自身具有一定的調節能力。一些朋友認為最近幾天感到不快樂,就認為自己抑鬱了。一些朋友認為任何問題都會造成創傷:晚上對孩子說了幾句重話,批評了一頓,就忙不迭地給我打電話問“這會不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創傷?影響他的人格發展?”結語

這本書從三個錯誤的假設入手,試圖解釋為什麼孩子的心靈在經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影響之後沒有變得更加強大,而是變得更加脆弱。他也給出了認知行為療法的心理學技巧以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育建議。

不過,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啟發思考。畢竟,每一位家長所處的生存環境不同,所需要的教育模式並不相同。這本書讓我們更深入地反思當下的教育行為,為未來的教育行為指明道路。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玩手機”,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