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寶寶出生以後,家長想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生活,希望讓孩子快樂無憂的長大。

不過近些年來,隨著環境的變化和觀念的變化,帶娃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養娃這件事可以絲毫不費錢,也可以是個無底洞。

帶著孩子精緻的生活,早就不再侷限於給孩子提供優質的物質生活,更多的媽媽希望自己活成人們羨慕的物件。

“精緻媽媽”追求的精緻,成為她的最大負擔

接觸過一位最誇張的精緻媽媽,起初對她的生活方式難以理解,後來接觸的多了,慢慢理解了,這就是現在年輕媽媽中興起來的一種“假精緻”。

這位媽媽姓李,暫且稱為李媽媽。

這位媽媽和老公都是90後,租房子住,寶寶出生以後她成為了全職媽媽,全家的收入都指望著她老公每個月不足一萬的工資。

兩個人每月的房租2000元,每個月還車貸,數目不詳,不過車子是11萬的車子,還款壓力應該不大。

李媽媽自己穿衣都是名牌,動輒幾百上千,寶寶的衣服零食一定要買好的。

起初不瞭解她家的真實情況的時候,覺得她是一個追求精緻的媽媽,無可厚非,後來到她家之後看到家裡“一地雞毛”,簡陋的出租屋裡雜物堆的到處都是,前後形成鮮明的對比,著實吃驚了一次。

她說“消費觀不同,她無法接受精打細算地生活,她希望自己的兒子看起來像個小王子,而自己也是一個活的精緻的辣媽。

她還經常去做美容,有一次在理髮店遇到她正在做美容,結賬的時候店員問是否要充值,她說沒錢了,等老公發了工資以後再充值。

在一次深談的時候我跟她說:還是要算計一下,現在孩子需要的只是吃穿,兩年之後要上學,花銷就大了,孩子上哪所學校,學習那些特長,這些都要考慮,不能總是做月光族

她說:船到橋頭自然直,不需要考慮那麼遠,當下活得精緻,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孩子就行了

什麼是“假精緻”?

上文的案例中也提到了,如果不瞭解這位媽媽的真實情況,從她的消費來看,她無疑是一個精緻的媽媽,但是從她的真實情況來看,內裡和外在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就是“假精緻”真實情況實在是支撐不起來表現出來的高消費,這就是一種“假精緻”

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媽追求“精緻生活”,希望自己和孩子看起來光鮮亮麗,走到哪裡都能成被稱讚,往往忽視了真實的收入水平,甚至不惜成為“月光族”,更有甚者每個月靠著信用卡支撐著較高的消費,這不是精緻的生活,這只是迷惑外人的一種“假精緻”,內心承受的壓力,是外人無法想象的。

“假精緻”不是為了孩子,說到底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心”

一些寶媽常會把這種“假精緻”強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物質生活,實際上這就是媽媽們為自己找的擋箭牌,對孩子來說,穿什麼都一樣,給孩子穿名牌,光鮮的只是媽媽。

媽媽們追求假精緻,無非就是在乎外人的眼光和評價,她們更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別人的稱讚。

說到底,這不是為了孩子,終究是為了自己的那點虛榮心。

“假精緻”對孩子的惡劣影響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初中的時候一位女同學就是被媽媽的“假精緻”毀掉的。

這個女同學入學的時候全校22名,身材高挑,樣貌出色,是老師們都要爭搶的物件,可是入學一年以後成績直線下滑,成為了一個追求名牌的姑娘,每天除了想著買衣服就是追偶像。

她每個星期都要借錢來滿足自己的高消費,當有同學問她為什麼這樣的時候,她說:我媽就這樣,有錢就花,我為什麼不花

再後來老師們提起她都只是搖頭,一個好苗子,不知道怎麼就給毀了。

媽媽追求假精緻影響自己是小,影響孩子的消費觀、價值觀,以至於影響孩子的一生,這才是最嚴重的

拒絕“假精緻”,做一個有準備的媽媽

我們當然可以做精緻的媽媽,也可以讓孩子成為精緻的寶寶,可以給孩子買一些高檔的玩具,讓孩子穿一些名牌衣服,給孩子買零食的時候不需要看價格,但是前提是我們“給得起”。

如果是“越吃山空”的方法來達到精緻的目的,那這種精緻大可以不要,因為等到孩子上學、報班的時候,家長卻無法滿足孩子的基本要求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有多失敗。

在這個物質豐盈的時代,什麼價位的生活都可以體驗,想要一個負責的媽媽,就要做一個有計劃的媽媽,在自己的家庭收入範圍之內,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留下一定的存款作為孩子的教育基金和成長基因,以備不時之需,這才是真的為孩子好

8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上學忘帶校卡,被老師通知停課一天,家長想解釋卻被移出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