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總是為了孩子不斷的操心,想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也希望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在家也會積極的配合學校的老師進行各種工作,但是生活是忙碌的,在忙碌的過程中很容易會造成疏忽,影響到孩子,但同時家長也需要老師的諒解。
學生上學忘帶校卡,被老師責罰停課一天,家長欲解釋卻被移出群聊麗麗的孩子剛上小學三年級,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也是一個比較乖巧的孩子,弟弟為了自己的孩子,有個良好的教育,特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一個比較嚴厲的班級,平時老師的管教也使孩子感受到了嚴格。
週一的早上,麗麗趕忙為孩子做的早餐,將孩子送上學之後,自己也去上班了。但是孩子到了學校之後不久,老師就透過家長群發來的資訊。
大概意思是說,麗麗的孩子沒有戴紅領巾與校卡,導致週一的流動紅旗沒有得到全班的努力白費了,班主任很是生氣告訴麗麗,明天孩子停課一天,以此來懲罰不戴紅領巾與校卡的後果。
麗麗馬上就回復到,由於自己的疏忽,造成了孩子的問題,但是沒有必要停課一天來解決這樣的事情,沒想到麗麗的話還沒說完,老師直接將麗麗移出了群聊。
本來是簡簡單單的孩子不遵守學校規則的矛盾,升級成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矛盾,地理認為,即使孩子不帶紅領巾與校卡懲罰,也沒有必要停課一天這麼嚴重,老師有些小題大做,之後更是將家長移出群聊,這是在無理取鬧,不給家長辯解的機會。
隨即麗麗找到了學校,跟校長多次溝通,才獲得了一個圓滿的結果,班主任老師也向麗麗道了歉,感覺到了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
分析: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在學校的一舉一動,害怕孩子不適應學校的生活,或者是與師生髮生一些矛盾衝突,同時,家長也需要對老師的工作進行配合,也希望老師能夠進一步的體量,家長及時的與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消除一些誤會與矛盾。
家長與老師需要如何配合才能有利於孩子的成長?1.老師要與家長及時的溝通
老師,需要與家長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或者是退步的時候,家長都要有權利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近況,從而進一步知道該如何配合老師將孩子的工作做好,讓孩子變得更加的進步,積極向上。
2.家長要配合老師做好工作
老師會根據孩子不同的性格,因材施教就需要家長做好配合,平時將孩子在家的狀態與老師進行溝通,制定好合理的學習計劃與方案,讓老師更好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家長在家監督,老師與家長的共同合作會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與進步不。
3,家長要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孩子進入到學校就要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平時在生活中需要佩戴的東西,還有一些學習用具都需要家長幫助孩子進行準備,同時家長也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行為習慣,讓孩子自己想著自己需要上學帶什麼東
4.老師與家長溝通要注意態度
老師與家長不是矛盾體,而是互相合作的兩個共同體,都是為了孩子的進步與學習的成長而努力,老師平時與家長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說話不能太過於嚴厲,也不能太過於激進,會影響到孩子與家長的自尊心,也會影響老師的形象。
老師與家長的想法都是一樣的,目標也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能夠在學業有所成,做人方面有一定的準則,生活方面也會有一定的進步,在這期間就需要老師與家長一起努力,成為孩子成長的基石,也希望良好的溝通能夠在老師與家長之間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