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作業多了,每天晚上都要做到十點十一點才能睡覺。

孩子的媽媽為此多次發脾氣,我也有過著急的時候。可是,看著孩子稚嫩的模樣,還有那擠得滿滿的書包,我卻氣不起來。

孩子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我作為父親,應該幫助他,讓他更好地成長。

我陪伴他做作業的次數很少,因此,我發脾氣的機會也少。不過,屈指可數的幾次陪伴和輔導作業,我的心情也曾經一度臨近崩潰。

我不知道是不是別的家長也和我遇到過一樣的問題。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學校佈置的作業有些多了。經常造成我的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完不成作業,只能犧牲休息時間來完成。

這樣就會導致兩個很不利的後果。

一個是孩子的睡眠得不到保障,本來應該早睡早起的,變成了晚睡早起,而因為晚睡,早起又起不來,磨蹭一下,時間晚了,急急忙忙梳洗一下,吃完早餐,出門又是急急忙忙地趕車。因為沒有休息好,上課注意力就不集中,課堂掌握知識就不牢靠,回家做作業遇到很多不會的,時間花費更多······由此就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

一個是父母的睡眠也得不到保障。我相信,沒有父母會任由孩子的作業不做完,留到第二天。沒有辦法,只能陪著孩子一起熬夜做作業。我甚至想過,如果可以替代孩子做作業,我都願意。因為看著孩子深更半夜還在寫作業,實在是於心不忍啊。

發了點脾氣的幾次,都是因為自己沒有耐心。這個是我作為父親應該反思的地方。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是一種互補,而不應該互相成為對方的埋怨物件。從升學的角度和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角度,我對學校佈置那麼多作業的做法是支援的。但是從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我寧願孩子每天少一些作業以及隨之而來的壓力,多一些成長的快樂和空餘的時間。

小學階段,孩子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童年,而不是在父母老師的矚目下,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人。我們用成人設定的標準去培養孩子,不科學。

我們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引導孩子,但是要給孩子一些耐心。揠苗助長的方式固然不可取,以愛之名滿堂灌的方式也不行。

有過多年教育行業從業經驗的我堅信,教育要遵循被教育者的成長規律。孩子的成長有自然的規律,個性化的孩子有個性化的成長規律。

我們說教育要以教育者為本,以生為本,可出發點總是以我們成年人為中心,說起來,這也是教育界的一大問題,始終沒有很好解決的一大問題。

本來,家長是最好的教育者,家庭教育是絲毫不低於學校教育重要性的補充方式。可是因為大環境和客觀原因以及一部分主觀原因,家長無法很好的完成家庭教育,導致家長們把教育孩子的希望都寄託在學校和校外輔導機構身上,就是不寄託在自己身上(因為家長也有客觀的生存壓力)。家長和學校老師都對孩子施加了超出很多孩子承受能力範圍之外的壓力。

我前幾天去託管興趣班接孩子。讓我感觸良多。

到下課的時候了,我在門口等待自己的孩子,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焦急等待孩子的家長。有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許是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也有和我差不多年紀的年輕父母。我們的表情上很少有笑容,滿臉的期盼和焦急,想著孩子什麼時候出來,接上孩子,就回家做飯菜······

孩子出來的時候,井然有序。先是低年級的孩子們出來。那幾天廣州降溫,我看見出來的孩子們,無一例外的像一群逐漸長大的小烏龜一樣,按照大人的既定安排,從學校依次分班級魚貫而出。他們揹著半個人那麼高的書包,一手拿著厚厚的外套,一手拿著一個裝枕頭等私人物品的手提袋。

他們真的還是孩子啊,是我們成人附加了太多的本不該屬於他們的壓力在他們身上。

我發自內心的告誡自己,反思自己,給孩子一點成長的時間,給孩子一點成長的耐心。無論如何,孩子終究會成長為他們自己喜歡的模樣,作為父親的我,應該是盡最大能力呵護孩子的成長,而不是以成年人的焦慮,束縛孩子的成長。

低年級不會從一數到一百的孩子,高年級了一定會數到。很多現在孩子不懂的基礎知識,到一定時候他們一定會知道。

我特別贊同廣大附中白雲實驗中學吳葵老師的觀點,他說,要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是這樣的,教會孩子學習知識的方法,遠比讓孩子死記硬背更多知識更加重要。

我們可以走入人生,去解開各種難題。但是我們不能以成年人的答案告訴孩子,就應該這麼解題。解題的方式永遠不止一種,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題方式。

我們的孩子,也不例外。

我在此呼籲大家,也告誡自己。教育孩子,多一點耐心,因為孩子的成長,的確需要一點時間。

10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這樣不遺餘力的去寵愛孩子,真的是為他們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