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影片,一孩子在寫作業時候遭受到年輕媽媽的暴打,剛開始該媽媽只是在一旁盯著孩子完成作業,不停地催促,看到孩子在自己的催促下並未更好地完成作業,並開始忍受不住由催促變成了謾罵,甚至於最後認為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拿起藤條狠狠地教育了孩子。

該媽媽透過打罵孩子的形式,希望孩子能正視學習,是否真的能起到正向的效果,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認為,打罵出人才的教育方式已成為過去,如今採用這種教育方式,無疑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加大孩子對於學習的畏懼心理,使其學習日漸萎縮。

那麼,究竟要採用怎樣的教導方式,才能矯正孩子壞習慣,解決學習動力困擾,斯金納強化理論給予了全面的回答。

什麼是“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斯金納指出,人和動物想要完成某件事情和目的時,會採取一些動作來達到某個目的。當採取的這些行為對於自己的目標達成有利,取得效益後,這些動作和行為在今後就會反覆出現。

反之,當這些行為沒有給自己帶來好的影響,這種行為就會慢慢地減少直至消失。由此,斯金納強化理論有正、負強化兩種形式。

負強化顧名思義做出的動作與實際想要達成的目的形成反向作用。不少父母希望透過懲罰孩子的方式,讓孩子心存畏懼,從而改善不良的行為習慣,但孩子卻在父母的棍棒之下,愈演愈烈。

正強化是指採用積極的教育方式,透過獎勵和表揚增加孩子配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良好行為的頻率,以期待父母的認可,從而得到良性迴圈。

“斯金納的強化理論”的好處有哪些?

1、明確孩子行為目的

瞭解斯金納的強化理論,能更加清楚地讓父母明白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有一個明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是無緣無故的。孩子的行為存在一定的目的性,父母教育孩子時,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才能起到對症下藥的功效。

2、能針對問題採取有效措施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使用同一個教育方式。即便是同一個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下,也應該針對問題採取對應的措施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學習斯金納的強化理論,加強教育正強化,減小負強化,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長如何做好“正強化”?

1、不要著急批評孩子

當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或者出現不好的行為習慣時。許多父母往往不問緣由,在不知道來龍去脈的情況下,一味地著急批評孩子,先把自己內心的不滿發洩出去,但也因此使得孩子在父母面前更加畏畏縮縮,不敢於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採用了欺瞞的方式。

當孩子犯錯時,不應該立即發火,採用責問和批評的態度,而是應該先冷靜下來,思考清楚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和目的。加強和孩子的溝通交流,才能進行正確的引導。

2、多采用鼓勵的方式

孩子在面對問題和學習時,會容易產生畏懼和退縮的心理。此時,父母嚴厲的批評、嚴格的督促,雖出發點是好的,卻容易產生反向的效果。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採用更加溫和的方式,多多采用積極鼓勵的方式,孩子能更加清楚地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從而增加正強化,輕鬆矯正孩子壞習慣,能更加勇敢地面對問題的同時,也會使得父母和孩子的感情更加親近。

結語

每對父母的性格不同,家庭的情況不同,孩子個人性格的養成會有極大的不同。在不同的情況下,孩子犯錯的目的和原因不同,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同時,應該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從孩子的角度思問題,採用正確的方式,從源頭下手,才能有效。

8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透過早期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