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資深的幼兒教育從業人員,誠懇的送給家長朋友以下幾句話:
1、不要總是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吃喝拉撒的問題,老師帶過的孩子一定比你多。
幼兒園老師,每天收到家長最多的問題就是:今天寶貝吃了多少飯?睡覺的時候乖不乖?寶貝出汗了,有沒有脫衣服?
不要太擔心
真心講,不用擔心得這麼細緻,老師們對孩子的照顧,只會比家長多,不會比家長少,因為有一份責任在。
2、3-8歲,父親的教育,會讓孩子更堅強更陽光。
在幼兒園門口接送孩子的,媽媽比爸爸多!每天輔導孩子學習的,媽媽比爸爸多!來幼兒園開家長會的,媽媽比爸爸多!在幼兒教育領域,父親教育的缺失是一種常態,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幼兒這個階段,父親的教育恰恰是孩子性格構建的關鍵部分。
重視父親的作用
重視父親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這個很關鍵!
3、送孩子去幼兒園一定要“絕情”,無論孩子如何嚎啕大哭,放下交給老師立馬離開,否則你就只能帶著孩子一起離開。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哭,不等於他不喜歡上學,也不一定就是在幼兒園被欺負了、受到心理創傷了,大部分送過來的時候,哭得傷心欲絕的孩子,在家長背影看不見之後就若無其事,甚至喜笑顏開了。
也許孩子只是習慣性的和媽媽撒撒嬌而已。
送到便走
4、孩子一直第一,一直很優秀未必是好事。被人打了、畫得沒別人好、做壞事被批評了,所有的經歷對孩子來說,都是財富。
很多家長擔心擔心孩子吃虧、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夠優秀、因此對孩子:在學習上過於嚴苛要求,在孩子的行為上又過於縱容溺愛。
抗壓能力弱
最後孩子就變得:好勝心極強,但是抗壓能力又極弱。
5、告訴孩子三件事情,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 ,要保護好眼睛和身體隱私部位。
安全教育是日常教育,天天說也不為過。
6、要相信幼兒園是盡心盡責的,至少是安全可靠的,因為他們賠不起。
不要把所有的幼兒園都想象得那麼恐怖,雖然負面的新聞那麼多,但是古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負面新聞多,只是因為傳播的快!那麼多盡職盡責、任勞任怨的付出,人們不知道而已。
7、你的分離焦慮症可能比孩子更明顯,千萬不要把焦慮情緒帶給孩子。
別把焦慮帶給孩子
大人自以為自己的情緒隱藏得很好,殊不知,孩子對父母情緒的感受從來都不是靠看的!
他們可以從媽媽的呼吸裡,感受你的不捨和焦慮,從而抓住這種情緒,來獲得自己想要的:自由自在。
8、最後請牢記,不要覺得孩子離不開你,有時候是你離不開孩子。
當我們責怪孩子飛得不夠高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也許是我們親自剪掉了孩子飛翔的翅膀!
學會放手
學會放下,讓孩子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