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要被兒子的各種“屎尿屁”言論給逼瘋了,比如你讓他吃個香蕉,他就說“不吃,黃黃的,像臭粑粑!”

飯桌上,他會突然來一句:“媽媽,我要放臭屁啦!”

惹他不高興時,還會說“臭媽媽”、“屁爸爸”。

晚上拉完粑粑,甚至還要我們來觀賞:“媽媽,你快看我的粑粑,像不像小火車?”

真是讓人好氣又好笑,而且每次還不能說他,不然他會越說越起勁,一邊說一邊自己還笑個不停。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為什麼孩子總喜歡說這些“髒話”呢?

因為孩子發現了語言的力量

在大人眼裡代表著骯髒、不乾淨的“屎尿屁”,其實在孩子眼裡可能只是一種普通的事物,並沒有任何特別的地方。

但有時候我們越制止,孩子反而說得越高興,就像專門和家長作對一樣。

很多孩子有過這個階段,不僅喜歡說與“屎尿屁”相關的話,甚至還喜歡觀察、研究……

心理學家表示,這是因為孩子的“詛咒敏感期”到來了。

大人或許會覺得沒禮貌,但是對於孩子來講,這可能只是一種情緒的表達方式,是他們發現了語言的力量。

除了“屎尿屁”,還有類似“打死你”、“大笨蛋去死”之類帶有攻擊性的話語,也是這個階段孩子經常會說的。

如果家長對此反應強烈,就會更加引起孩子的興趣,因為他們正在好奇這些語言能起到什麼效果。

這是幼兒園常見的交友方式

有一次,去幼兒園給孩子開家長會,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他們想要拉幾個新隊友,可是卻不知道該怎麼和其他小朋友說。

突然有個小朋友放了個響屁,讓周圍的小夥伴都哈哈大笑,新隊友就這麼拉來了……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屁”,功力居然可以這麼大。原本還有點陌生的孩子,瞬間就玩到一起去了!

在大人心裡,“屎尿屁”給人的感覺,應該是“髒的”、“不雅的”或者“私密的”。

可是到了孩子的世界,這些卻變成了很有效的“交友工具”。

孩子第一次說“屎尿屁”,你怎麼應對?

再小的孩子也會有情緒,當他們感覺到生氣、憤怒或者不開心的時候,說一些“髒話”或許能鎮靜下來,讓自己舒服一點。

比如,我曾經在同事家見過一個小男孩,因為媽媽在忙著和客人聊天,就讓他去書房玩拼圖。

正聊到興起的時候,男孩拼圖遇到了困難,就出來找自己媽媽幫忙。

結果他媽媽的回答卻是“等一會兒,我正忙著呢。”

男孩不樂意了,大聲說:“你忙個屁!”

他媽媽很尷尬,立刻過去打了他後背一下,同時大聲警告他。

然而,這個孩子一點都不傷心,相反還非常得意和高興。

在孩子的世界裡,被最愛的人忽視,比做錯事被懲罰更可怕。

同理,當孩子第一次說“屎尿屁”的時候,可能只是一種無意識地模仿。

如果家長大聲訓斥或者打罵阻止,那麼孩子可能會被嚇到,以後不敢再說;但是也可能會激起興趣,產生一種逆反心理,越說越頻繁。

所以,在發現孩子開始說“屎尿屁”時,家長最正確的做法是不要理會。

等他們說過幾次之後,就會感覺這些詞很沒趣,也無法讓父母有所反應,漸漸地就會忘記說了。

關鍵是有耐心,正確引導孩子

如果孩子總是“屎尿屁”不離口,可以試試“轉移大法”,或者通過一些繪本來引導孩子,滿足一下孩子的好奇心。

1. 給予足夠的關愛,轉移話題

比如,當孩子生氣說自己是“屁爸爸”時,告訴孩子:我是“屁爸爸”,那你也是“屁寶寶”了,我們都是“小豬國”的,你要不要變成豬寶寶和我一起玩?”

藉助孩子平常喜歡的事物,轉到另一個話題,用足夠的時間陪他玩耍,自然就不需要“髒話”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了。

2. 巧用繪本故事,藉機科普知識

現在有很多關於“屎尿屁”的繪本,像這本《是誰嗯嗯在我頭上》,通過動物的排洩物、吃喝拉撒等趣味的故事,就能讓孩子明白生物學方面的知識。

在給孩子看的時候,家長還可以給孩子做一下科普,告訴他們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比如,在公共場合,不可以指著大人大喊“屁股”等等。

3. 如果屢教不改,就要適當懲罰

前面說“詛咒敏感期”是很多孩子都必須經歷的過程,我們也不必太緊張,但要是孩子屢教不改的話,就需要採取一些懲罰措施了。

可以在孩子說髒話的時候,進行罰站或者其他適當地懲罰,以後如果接著說就接著罰,這樣也能督促孩子改正。

關鍵在於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給孩子一點時間,慢慢引導他們度過這個時期,將來總可以變得溫柔又強大。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每天早上這個點叫醒孩子,身高至少損失6釐米,很多家長卻還在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