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寶媽,睡眠突然就變成了最奢侈的東西,白天睡不好還能接受,但是晚上如果睡不好的話,真的是崩潰的節奏,嚴重的還會導致脾氣暴躁,身體各種不舒服,當然,對孩子的身體發育也不好,但是孩子偏偏就是和你作對似的,就是喜歡這麼“折磨”你。
很無奈對不對?那麼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為什麼孩子會睡覺不踏實呢?其實我從來沒有刻意思考過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家寶的作息一直都很規律,不管春夏秋冬基本晚上9點以後孩子都會準時入睡,並且夜裡幾乎很少醒來,早上精神也很飽滿不喜歡賴床,我結合自身的情況做下總結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確保孩子是熟睡了很多時候寶寶在媽媽懷裡睡的很安穩,媽媽把寶寶只要放下,寶寶就會醒;或者本來寶寶就是在床上睡覺的,但是媽媽不能離家,只要一離開,寶寶也會醒,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寶寶根本就沒有睡熟。
睡眠是由深層睡眠和淺層睡眠交替迴圈的,而寶寶的淺層睡眠要比成人持續的時間久一些,在淺層睡眠期雖然看著和熟睡了一樣,但是還是有意識的,對外面的環境還是敏感的,所以寶寶們會醒,是因為還沒有進入深層睡眠的時候就被打擾了。
那麼如何辨別寶寶是不是在深層睡眠了?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身體反應和媽媽的感應來區分,一般熟睡的寶寶呼吸會很均勻,肌肉放鬆,四肢自然安放,我家寶寶躺在我身邊,我只要聽他的呼吸就知道他到底有沒有熟睡,所以這個還需要媽媽們對於自己孩子的感應。
二、保持這種熟睡寶媽們應該了解寶寶們的睡眠週期是比我們成人的週期短的,尤其是前幾個月的寶寶週期更短,嚴重的可能一個小時一次,這就是為什麼即使孩子已經熟睡了,還是會不斷的醒來的原因。
其實這點也和成人是相似的,有的時候半夜會突然醒來,可能會蓋被子,去衛生間,甚至翻身等,一般都能繼續入睡,但是如果有什麼別的突然事件干擾到了我們,那腦子就會立刻清醒過來,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避免寶寶的大腦清新過來,可以從身體需求、環境、安全感三個方面分析。
三、睡眠的環境這裡睡眠的環境我更加側重的是大人的影響,因為就光環境而言,製造一個舒服的環境還是很容易的,不容易的是成人的習慣。
寶寶是很敏感的,他們對於外界的情況有著自己的判斷,成人就是孩子的環境,所以想要孩子睡的更踏實,就要成人做榜樣。
這一點,我老公就做的很好,老公是一個作息比較有規律的人,每天晚上喜歡做點運動,然後9點後就開始準備入睡,影響到了我和兒子,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被同齡的朋友嘲笑是老年人的生活,基本9點後我家就是黑的,整個家似乎都在告訴孩子,是時候睡覺了,就算我有時候工作加班到很晚,老公也是帶著孩子在隔壁屋按時入睡的,寶爸對於寶Bora說也是同等重要的,很多時候寶爸可以替代寶媽的工作的。
和我一起工作的另一位寶媽,是一家三口在外打工租房子住的,租的是單間的那種,就是休息和工作都會在一間屋裡,她常常說自己的女兒總是半夜11點甚至12點才睡覺,但是卻忽略了是因為她的關係所以女兒才睡覺晚,因為她會工作到深夜,同在一間屋子裡,孩子怎麼可能不會受到影響?她常常說還是不困,困急了就會睡了,但是卻從來沒有發現是父母的原因。
一個可以睡在母親身邊,得到母親充分滋養的孩子,將會比那些獨立呆在一個房間的孩子長得更快——孔貝《嬰兒的管理》
還有一點,我個人建議比較小的孩子是跟大人同床睡的,我知道,現在大家都講究文明育兒,要孩子從小單獨一個床一間屋睡,但是在孩子還是嬰兒時期的時候,和父母一起睡會帶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會讓孩子睡的更踏實。
很小的時候我就發現我兒子睡覺很喜歡擠人,更奇怪的是總是往有人的地方擠,甚至很多次我半夜醒來都能感覺得到他在用小手摸我,一旦摸到我就好像很踏實了會立刻入睡,但是如果一直摸不到我就會瞬間驚醒。
四、睡前習慣和白天的活動睡前儀式給寶寶養成良好的睡前儀式,可以是洗澡,做按摩,也可以是餵奶,搖籃曲,講故事等等,在固定的時間段做,讓寶寶自己知道這就是要睡覺的前奏,這個過程是為了更好的平復寶寶的情緒,情緒平靜的寶寶更容易睡的安穩,不要讓寶寶帶著太強烈的情緒入睡。
白天的活動成人們夜間睡眠很好的時候多半是白天很累的時候,寶寶也是一樣,適當的消耗寶寶的精力和體力,會讓他們夜間睡的更踏實,當然不要讓寶寶太累,不然夜間可能會有反作用,會容易從噩夢中驚醒。
因為睡眠本身就是一個深淺交替迴圈過程,再加上週圍的環境影響因素很多,所以大部分人都很難一覺到天亮的,但是我們可以人為的去阻止和減少這些影響因素,面對寶寶的睡眠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寶寶是不是真的已經熟睡了,不要在寶寶還在淺層睡眠的時候就把寶寶放下或者離開,那寶寶肯定是會醒的,確定寶寶熟睡後要繼續保持這種熟睡,不要去打擾中斷,並且能及時的在寶寶淺層睡眠時期給與安全感的迴應,讓其能更好的繼續睡,當然了,這些都不可能一次就成功的,這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事情,只要堅持了,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寶寶肯定可以安睡一整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