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文丨飯飯媽

從小到大家長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孩子能成為健康優秀的人,不少父母會對孩子非常嚴格,但有些父母對孩子寵愛到溺愛的階段。

但是無論哪種育兒方式,家長的初衷都是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孝順懂禮貌的人。

但是不是每個孩子最終都能如家長的願,由於家長“不健康”的教育方式,導致一些孩子可能在長大後不僅不感激父母,而且還會繼續給父母帶來壓力和負擔。

從小寵到大的孩子,父母年老後,孩子的行為卻讓人心寒

周爺爺現在已經七十多歲了,老伴也六十多歲了,兩人都退休在家。

他們有一兒一女,本來想著好不容易兒孫滿堂,自己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了,卻沒想到身體出了大問題。

周爺爺在一次外出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路過的行人看到了趕忙聯絡了周爺爺的兒女,隨即送往了醫院。

好心的行人一直陪著周爺爺到檢查完身體,但是過了五六個小時,周爺爺的家人都沒有過來,只有周爺爺的老伴慌慌張張跑來。

雖然醫生說幸虧送的及時,沒什麼嚴重的問題,但是還是需要住院調養兩週。

周爺爺妻子就給兒子女兒打電話,希望他們能過來照顧一下週爺爺,自己好回去拿換洗衣服。

但是無論怎麼催,周爺爺的兒子女兒都藉口說工作太忙,一會兒就過去

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天兒子女兒過來了,周爺爺讓老伴回去歇一歇。

沒想到兒子女兒一聽就急眼了,直接說家裡孩子還需要做飯,自己晚上沒辦法照顧周爺爺。

周爺爺聽了只能作罷,讓老伴繼續熬夜陪著,在住院的兩週內,孩子來的次數很少,都說沒什麼大問題就不過去了。

周爺爺老伴因為好幾天沒好好睡覺,整個人非常憔悴,周爺爺看著老伴這樣,想起周圍人都羨慕自己兒女雙全的幸福,不禁後悔以前自己對孩子太過放縱

原來周爺爺年輕的時候,總會因為心疼孩子不讓他們做任何家務,家裡的大事小事自己和妻子都直接解決,從來不麻煩孩子。

孩子有時還會要求父母為他們洗衣服,但周爺爺總會安慰自己說:“孩子還沒成家,成家後就好了,現在我們給孩子做得多,孩子以後給我們做的也多。”

但時間久了孩子反而越來越變本加厲,有一段時間,不僅在家好吃懶做,而且還經常抱怨父母老生病太麻煩。

這也導致他們即使成家了,也無法體會周爺爺的良苦用心,才導致周爺爺生病後無人照顧。周爺爺想到這些後悔不已,但卻無可奈何,只能心裡暗暗的怪自己過去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孩子有這3個“特點”,長大後很可能會不孝順,希望你娃都沒有過度以自我為中心

如果孩子從小就以自我為中心,不會換位思考的話,就很容易讓他們形成自私的性格。

把父母對自己的關心當作理所當然,而且也不懂得主動關心他人,即使對他人表示關心,也只會停在表面,而不付出行動。

這型別的孩子通常只從自己的角度考慮,一旦有損自己的利益,不論對方是誰,都會立刻產生過激反應。

不願意讓自己有一點利益損害,而且也不懂得互謙互讓。

懶惰沒有責任

不少父母因為寵愛孩子,連平常的家務活也不願意讓孩子做。

而且一些孩子能自己解決的問題,父母也全都替孩子做好了,絲毫不需要孩子參與到日常家務或者家庭生活中。

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懶惰,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家長如果不讓孩子參與到家庭勞動中的話,孩子對於家庭的認識就不夠,很難具有家庭責任感。

日常生活中對自己懶惰,那對於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其他方方面面,也都會比較懶惰。

不懂得尊重他人

一些孩子不懂得尊老愛幼,而且老會說髒話,或者不排隊買東西等。

這些不禮貌的行為,很多家長會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為由敷衍過去,但其實這樣的行為,無論年紀大小家長都要進行批評教育。

而且要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引導孩子主動在生活中做一個懂禮貌的人。

因此在孩子出現一些無理取鬧的行為時,家長要立即制止,並且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孩子懂得原因後,也會更加約束自己的行為。

要知道性格直爽並不是肆意生活,而是在約束自我行為的前提下堅持自我。

如何教育孩子,才能避免孩子出現上面3個特徵呢?

1)家長多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中

孩子跟家庭的聯絡在於日常生活積累,如果父母很少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決策,或者勞動中,孩子就無法承擔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

而且與父母的關係,也只能停留在索取這一層面,一旦出現被索取不成功的情況,無論前提是什麼,孩子都會不適,甚至直接拒絕付出。

2)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的行為。

因此作為父母要做到平時就注意自己的行為,不僅要尊重自己的家人,也要尊重他人。

而且父母可以多透過一些場景,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學會尊重他人。

3)出現錯誤立即指正

在孩子出現一些不當行為後,家長不能為孩子找藉口掩飾過去,而要立刻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引導孩子慢慢改正。

寫在最後

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們的品德培養,和習慣養成非常重要,真正愛孩子的方式,是在給予孩子一定的選擇權的基礎上,對他們的行為進行適當的“約束”和糾正。

因為父母是孩子們接觸最早,最多的人,孩子在家庭中的狀態也是最真實和放鬆的。

家長應該多從孩子的日常表現中發現問題,及時的引導孩子,讓他們形成健康的人格,擁有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的挑戰,同時成為孝順父母的人。

22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消化不良媽媽別慌,5個預防方法加6招應對,讓寶寶少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