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說來挺打臉的,前幾天我還在分享書單,今天就要開扒讀繪本的原罪,在讀這篇文章之前,我一定得澄清一下,書本沒有錯,讀的不對才有錯!​

在李大榮還沒上小學之前,我都是分享經驗比較多,彷彿一個遊刃有餘的老司機。可自從他上了小學,我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疲於奔命的老裁縫,拆東牆補西牆,還經常屋漏偏逢連夜雨。

從前覺得自己為小學做的準備已經天衣無縫了,但現實卻到處是坑,今天我就來聊聊我自己沒注意,你可能也沒當回事兒的關於閱讀的坑。

由於我自己是公號主的關係,所以我時常收到各種書商給我推薦的繪本和讀物,我感興趣的就會買回來給孩子讀。

一來是為了挖掘合適推薦給大家的好書,即便是有些超齡一點的書,不太適合咱們公號裡的小朋友,但只要是我碰到了覺得很需要也會買回家囤著,以期未來派上大用場。

二來也能讓兩小隻多讀點書,做個未走千里路便已知天下事的人。於公於私,都是一箭雙鵰、一石二鳥的好事。

我自認為家裡的書不算少,給孩子們營造的閱讀環境也算優越,情緒管理、安全教育、科普知識、神話典故、名人傳記、人文地理、動物百科、中外名著、財商、童話、趣味古詩……應有盡有。

這麼些年來下來,他們也算得上是“博覽群書”了。

再加上家裡還有個現代文學急先鋒的榮爸,他更是超前地把魯迅、韓寒、劉慈欣、村上春樹這些一股腦的配齊等著好奇的小少年去遨遊文學的海洋……

在這樣一個家庭氛圍之下,我萬萬沒想到竟然出了一個閱讀渣……這裡面有幾個誤區,我得提醒大家一下:

字都認識≠閱讀能力

這個話,還要從李大榮上了小學之後開始說起。

李大榮上學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其實都沒有發現這孩子在閱讀理解上面有問題。

因為語文的前兩個單元以識字和拼音為主,第三單元才開始逐漸進入課文理解階段。所以在前兩個單元的練習題當中,幾乎涉獵不到閱讀理解問題。

因為不涉及閱讀,所以也沒怎麼做過題,直到期中考試前第一次模擬測驗時,我才猛然發現,我兒子這閱讀題做得不得行啊!

現在想來,這個問題其實早有徵兆,這一點從他做數學經常讀不明白題意就能窺見一二。一開始我以為是他刷題不夠,對題型掌握的不熟練,後來隨著題型刷上來,看似有所改觀,但還是經常做不對題。

後來我就覺得肯定是這熊孩子讀題不認真,想當然地做題,所以帶著他畫題眼,找題目的重點,但錯題漏題的現象依舊沒有改觀。直到開始做閱讀理解的時候,他這個閱讀能力不行的問題才終於浮出水面。

他認識那麼多字,但閱讀文字的能力卻依舊不行。原本我以為是刷題目刷的不夠,對題型不夠熟練,但隨著刷題量上來了,這個問題依舊沒有改觀。這是真是件讓我始料未及的事情。

後來我才想明白,他根本就是讀不懂,即使所有的字都認識,但僅限於單字單詞的理解,連成一句話之後,就經常理解不到位,不是少看幾個字,就是一整句話看不完,理解了一半就寫。

所以識字多≠閱讀強。單個字或者詞都認識沒有用,文章是一句一句連起來的,對於整句話乃至整段話的理解,需要大量的閱讀訓練。我光是教他就讀句子要讀到句號這一件事,就教到現在。

多讀繪本≠閱讀能力

我原先以為多讀繪本就能提高閱讀能力,也是有很大的偏差,這一點也是特別想提醒廣大媽媽注意的。多讀繪本只能起到培養閱讀習慣的作用,並不是一定能轉化成閱讀理解的能力。

李大榮一歲多的時候並不喜歡讀繪本,因為他根本坐不住,我那時看到隔壁鄰居家長的同齡小女孩都已可以看著繪本坐半天了,而我家這位還是一副聽兩頁就想跑的模樣,著實著急了一陣子。

後來隨著他月齡的增加以及我堅持不懈的強勢引入,終於他開始慢慢地能坐住了。

現在想來,哪有小朋友不喜歡聽故事的啊,他很可能在那個月齡時單純理解不了你講的是什麼,自然懶得聽。等他的語言理解能力增強了,那些繪本上的語句就變成最動聽的音符了。

因此,別發愁孩子不愛繪本,堅持不懈的講,你總會碰到開啟繪本閱讀的那本里程碑的書。李大榮的第一本愛讀的書,就是大衛系列。→李大榮漫長的閱讀習慣養成記!曾經那個繪本隔源體現在成天鬧著讓我講書!

到了3歲,只要你一直保持著講繪本的習慣,基本上就不會有哪個小朋友不喜歡聽媽媽講繪本、讀故事了,因為小朋友們的智力發展已經到了不用費勁思考就能聽懂故事的階段了。

他會不停的粘著你一本一本講個沒完,廢寢忘食不睡覺也要聽故事……

然而你以為一本一本接一本的講,就可以帶著孩子去領略大千世界,但其實孩子就只是把你當個復讀機,你的講的時候他就願意開啟書,你不講的時候他就對書沒有任何興趣。

李大榮就是這個樣子,因為我大包大攬講了太多書,卻忽視了引導他自己去讀書,以至於他明明認識了那麼多字,卻每天晚上還是會鬧著讓我給他讀書聽。

6歲半是個完全可以發本書自己看的年齡了。不論是從識字量還是拼音的掌握,它都足夠一個小學生去自己讀書了。

然而,他卻並不喜歡自己讀,只想依賴我,因為自己讀很累啊,要費勁認識字,還要讀準確,同時也要理解故事的意思,相較於我給他讀來說,這簡直是又麻煩又累的事情。

所以我必須要強調一點,孩子喜歡跟你一起讀繪本是不夠的,我們要逐漸開始引導他喜歡自己讀繪本。

只有自己閱讀,才能不斷提高對詞彙和句子的理解能力,你給他讀,只不過是知識的輸出,孩子到底能接受多少,都是填鴨式的,這個過程中,他學不到自己從書中get資訊量和知識點。

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我們做親子共讀目的就是為了培養他愛讀書、喜歡書的習慣。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能只侷限於給孩子講,還要引導孩子來說,這也是我自己走過的彎路。

從親子共讀到自行閱讀

大榮的幼兒階段我還是個比較菜的青銅選手,當時只知道要多讀繪本,所以小夥子就只管坐在腿上聽,一遍一遍的讓我講,一講就講到了上小學。雖然書的深度和廣度在隨著年齡的增加,但我們始終沒有從共讀過度到自行閱讀。

現在想來,在大榮三四歲的時候我就少了幾個關鍵性的步驟:

首先是講完應該提問。這個故事裡都講了哪些事情?小兔做的對不對?下次你要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類似的問題應該多問,讓他自己思考自己說,這樣才能培養孩子讀書思考的習慣。

而那時的我,只會讀完之後灌輸給大榮,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了啥啥啥,我自己倒是挺舉一反三,但在大榮那裡就是拿來主義,他根本不用動腦子我就給他提煉好了中心主旨。

只有帶著問題去讀故事,才是一切閱讀能力的核心,光聽不思考,你就是給他讀的滾瓜爛熟,也不能提高他的理解能力,他頂多是對這個故事倒背如流,但真正講了啥,他可能並不在意。

帶著問題去讀書的習慣如果沒有養成好,它的弊端就會直接體現在日後語文閱讀理解的題目上,你會發現孩子根本不會到原文裡去找答案。直到現在,李大榮在做閱讀的時候,我還是要不停的強調,到原文中去找答案,不要天馬行空的遐想!

其次,就是在講過幾遍之後,讓孩子當個小老師,看著書給我們講,這樣可以看出孩子到底理解了多少,鼓勵他除了書上的話之外,多發揮。

複述,其實就是在鍛鍊他的語言表述能力。

透過複述,孩子能夠習得很多書中的新詞彙,這些詞只有從孩子的嘴裡吐出過一回,才能真正載入到他的語言庫當中,變成他自己的語言。

有了李大榮的教訓之後,在依依這裡我就會更強調讓她自己讀自己去理解,然後講給我聽。

在主動閱讀這一點上,依姐比大榮做的好,很多時候她閒來無事,就會自己主動去書架上拿本書,自己巴拉巴拉地講給自己聽,很多時候還會添油加醋地講些有的沒的。

當然這種自覺自娛自樂的行為,跟她是老二有很大關係,我時常因為哥哥的學習而顧不上她,她自己就會去找點樂子。所以依姐自己玩、自己畫畫、自己看書都是一把好手。

而老師在幼兒園裡講的故事,她也會特別樂意回家給我講一遍,有時候能夠精細到很細枝末節的描寫,比如昨天晚上她給我和爺爺講懶惰的小花貓的故事時,在描述小老鼠的一段是這樣說的:“它的臉尖尖的,眼鏡上下亂轉,耳朵圓圓的,身上灰灰的,尾巴長長的。”

這一段我記憶猶新,因為我跟爺爺當下都很驚訝,這孩子怎麼能把這些記得清楚又準確啊?連書都沒有,全都能記住,現在想來記憶能力,都是建立在對整個舒適完全理解的基礎上,這樣即使不用背,前因後果都能順著講下來。

如果這個故事有哪個地方孩子不理解,那會很直觀地表現在他複述時會長時間停頓或有一部分情節漏掉,因為沒有理解,所以記不住。

自己講故事的好處還在於舉一反三。依姐就超喜歡編故事,經常一本正經地給我講述她跟她的好朋友又幹了什麼事兒,說的跟書裡的好些內容可像了,其實根本沒做過。

正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模仿是造句的伊始,不信你看小學一年級孩子的練習冊,篇篇都有照樣子寫句子。

在大榮身上你很難看到他主動去找書然後自言自語地講故事,當然天馬行空的胡說八道這一點倒是很得了,編歪歌的能力也很強,這一點想象力可能跟我給他讀那麼多故事有很關係,但自己讀書自己消化這一點我卻忽略了。

痛定思痛,我在依姐這裡就長了記性。所以現在的依姐就會說:“媽媽,我給你講個故事”,而大榮就只會說:“媽媽,你給我讀個這個!”

世界都是公平的,老大雖然會吸引父母的更多關愛,但同樣也會走很多彎路,而老二都是踏著哥哥撥亂反正的通關經驗前行,自然順風順水,更加惹人憐愛。

第三,等孩子看著書能夠把故事講的七七八八了,就可以嘗試著讓孩子揹著書講講看。一開始他肯定是不樂意的,或者說是沒有信心的,我通常都會鼓勵妹妹講講試試,不會的我及時提醒。

能夠自己組織語言把一個故事講通講懂給別人聽,不光是要理解、熟悉內容情節,同時還要求有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邏輯的能力,先說哪句後說哪句,怎麼起承轉合等等,要把故事講通其實是不容易的。

孩子會對記憶深刻的情節一個字都不落的講給你聽,但同時也會忽略掉不那麼敏感的部分,都正常,多誇獎多鼓勵,少挑刺,建立信心最重要。

你說為啥有些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強,上課總是能舉手發言回答問題?他很可能在幼兒園時期就是個講故事大王了。我當初不明白,以為繪本講得多,孩子聽的多,他的理解能力就強,但其實並不是。

如果沒有自己講給自己聽這一步,講繪本就只是聽故事,就跟我們聽相聲一樣,聽完樂呵完了就忘了,頂多能記住一兩句金句就不錯了。

孩子只過了聽故事的癮,完全沒有舉一反三想想這個故事到底要告訴他什麼,也不會仔細去推敲每一個故事情節到底是什麼含義,自然也不可能總結的出整個文章的中心思想。

注重閱讀的精準性

當孩子開始認字、學會拼音之後,我們應該做的是,放手讓他自己讀,而且一開始要指讀,一字不錯的讀。這一點我做的不好,雖然李大榮認了好些字,但是很少讓他認真的指讀,特別是沒有嚴格的要求他不會的讀拼音,拼對了再讀。

不要小看指讀,一個字一個詞都讀對,沒有漏詞、加詞、改詞是很難的。’

讀書的精確性會決定他日後讀題時能否嚴格按照題目要求做題,我兒子就經常自己揣測題目的意圖,想當然的以自我為中心,覺得這個題是啥意思就寫啥,完全不管人家到底要你幹啥。

這也是他時不時就會出現畫個方框他就二話不說填數字,結果人家是讓他打√之類的莫名其妙的錯誤。

像李大榮,因為他認字不少,而且我還教了他造字法,好些字他寧願自己猜是啥,也懶得去拼拼音,這一點榮爸說過他好多回,屢教不改。

指讀跟正確拼讀很重要,雖然很麻煩,孩子讀起來不順暢也會鬧脾氣,但是一開始一定要強調這一點,沒有閱讀的精準性。

要不說一步錯步步錯,三四歲的時候,沒有讓李大榮自說自話地自己給自己講,到了五歲時,即使認了字,他也會覺得自己讀很麻煩,不及媽媽讀的順暢,就不願意自己讀書。

自己不讀書,就沒有自行閱讀的習慣,對於字句的敏感性就差,小學一上來就面對應用題或者閱讀題這類大句大句的話,懂起來就費勁。

如果他5歲的時候就開始每天自己讀一頁帶漢語拼音的書,到了現在我何愁他一句完整的話都讀不通順呢?這就是一個惡性迴圈。

所以,當我們發現李大榮的閱讀水平不行的時候,榮爸就開始硬性規定他每天晚上必須要讀格林童話給妹妹聽

說實話挺費勁的,磕磕巴巴的,妹妹經常聽一聽就去幹別的了……

為了能夠留住妹妹,我時常會讓她邊吃邊聽……以吃為主,以聽為輔。

如果這天已經是刷過牙的狀態的話,妹妹也會自己找點事兒打發打發時間,比如摳摳鼻屎……

為了給哥哥的閱讀事業做好捧場王,很多時候妹妹都是強忍著想走的衝動待在哥哥身邊,但又實在聽不下去……只能摳摳鼻牛緩解煩躁。

摳鼻牛也沒有辦法緩解不耐煩的時候,她就寧願自己去觀賞頭花……

雖然李大榮目前的讀書環節有點慘不忍睹,但有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他在堅持,哪怕沒有人聽,也在專注地把故事讀完。

格林童話有的篇幅很長,三五頁讀下來還沒個頭,他也能耐著性子讀。讀完之後,爸爸或者我會問幾個問題,有時也會對故事的內容進行一些探討。畢竟北歐童話裡,還是有很多暗黑和神秘的部分可以去挖掘。

我必須得說,這樣的強制手段並不高明,如果可以,我會願意時間倒流重新來過,讓李大榮早早地自己讀書。但時光不能倒流,我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奮力的追趕之前的不足。

但是即使開始得晚了些,也比不開始強,雖然磕磕巴巴很浪費時間,有時還會耽誤睡覺,但我相信這都是暫時的,只要堅持讀下去,肯定會越來越好,萬事都是開頭難。

現在,李大榮也會時不時地坐在沙發上拿本書看一看,有時候也會挑一些簡單的,語句不太多的繪本給妹妹講。

妹妹在閱讀上的興趣是很高的,但是因為識字跟拼音的問題,還沒辦法自己讀,對於熟悉的書她可以自己看,但新的、不熟悉的,她就沒辦法獨立閱讀。

而李大榮是閱讀的興趣不高,但閱讀的知識能力已經具備,他們倆要是能互補一點該多好。

不過,妹妹也在長大,識字跟拼音總會提上日程,我只希望在李大榮這裡栽的跟頭不要在妹妹身上再重演。

閱讀能力這個東西,是我們能給孩子帶來的軟實力,只要他熱愛閱讀,人生總能找到方向,愛讀書的人多半都不會停下學習和思考的腳步,它的培養不僅僅是著眼於應試的部分,對於孩子後半段的人生也是大有助益的。

這一點我們家的家庭氛圍沒有那麼好,因為我每天太忙了,忙得像個陀螺一樣,很少能平心靜氣地坐在沙發上讀書,沒有reading time,自然孩子們沒有榜樣。

最近我也在反省這一點,以前只想著好好利用睡前故事時間,儘量多的給他們灌輸各種各樣的奇聞異事或者是道理知識,但我忽略了,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應該放手讓他們去自己尋找知識。

在讀繪本這件事情上,我有點大包大攬,直接導致了李大榮閱讀習慣不好,這一點我後知後覺,但現在改也不晚。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出生時“滿口牙”,婆婆坐地大哭:“太晦氣了”,無知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