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週末,玲玲約好和同學們一起去公園玩,可是媽媽卻堅決不同意,她說還有幾份試卷等著玲玲做,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讓玲玲抓緊時間學習。即便玲玲說已經和同學約好了,媽媽卻依然不同意,強行把玲玲關在家裡,全然不顧玲玲的感受。

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止一次發生了,終於玲玲忍無可忍,對著媽媽叫了起來:為什麼每次我做出的決定你都要反對,為什麼總是要限制我的自由?玲玲邊說邊不停的哭,一時間媽媽竟然有些手足無措。

如果父母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那麼親子關係也許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在心理學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該保持的距離就被稱為——刺蝟定律。

於是它們不停的嘗試,終於找到了最為合適的距離,這個距離既能讓刺蝟之間有安全感,同時也能互相取暖,感受到對方身體上的溫度。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其實也應該如此,如果父母和孩子靠的太近,彼此之間沒有一點的距離,那麼就在無形之中失去了邊界感,反而會導致孩子不滿,破壞親子關係。因為人與人之間必須要有一定的邊界感,才能讓雙方的關係處在最合適的位置。

缺乏邊界感,會給孩子帶去哪些不利影響?

1、讓孩子變得叛逆

但是當父母肆無忌憚的窺視著孩子的一切,趾高氣揚的控制孩子的一切時,孩子的被尊重感必然無法得到。這時他們的內心就會出現不滿情緒,在越來越多的積累之下,必然會產生叛逆心,最終得以爆發。

2、導致孩子壓力增加

如今我們身邊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的管教都非常嚴厲,他們信奉的依然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認為只有對孩子兇一點,才能讓孩子聽話,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投入學習。

但是當家長有意無意的把自己所有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時,孩子必然會產生很大的壓力。面對家長對他們過高的要求,孩子總是擔心自己難以完成,所以這些壓力不僅無法轉變成動力,更會讓孩子變得消極。

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和孩子保持適當距離?

1、學會情緒管理

孩子是家裡的弱者,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在無形之中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不管孩子是否有錯,只要父母的心情不好,都能找到各種理由訓斥孩子,讓孩子成為他們情感宣洩的犧牲品。

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情緒管理,不管在外面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或者哪怕孩子真的有錯,也不應該對孩子使用暴力,因為這是永遠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的。

2、給孩子一定自由

父母要知道自己和孩子之間並不是君王和臣子的關係,從某種意義而言,他們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平等的。雖然孩子要懂得尊重父母,但同時父母也要學會尊重孩子,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空間。

只有學會適當的從孩子的生活中抽離,不要處處干涉孩子的行為,只要孩子的行為沒有觸犯原則底線,那麼讓孩子去嘗試也未必不可。要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屬品,他們也會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父母應該支援而不是干預。

3、拒絕包辦孩子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香餑餑,很多父母在大事小事上都會採取包辦的態度,不管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去插手,自己都能憑一己之力去解決。這看似是對孩子的保護,其實這是剝奪了孩子嘗試和自由的權利。

父母應該學會適當的放手,不要處處包辦孩子,讓孩子自己有機會去體驗生活,這樣孩子才能更懂得生活的珍惜,懂得父母的不易,從而讓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親近。

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有著自己獨立的人格思想,靜觀其變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