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帶娃最難的是什麼時候?
對於媽媽們來說,可能不是因為“神獸”不吃飯不睡覺等各種問題而手忙腳亂的時候,而是因育兒觀念存在分歧,與家裡老人互相負氣的時候。
“不吃鹽怎麼有力氣?”
“要餵飯孩子才能吃得飽!”
“天冷了要穿多,裡外三層裹得厚厚的!”
“你就是我這樣帶大的!有什麼問題嗎?”
……
隔代教育,一直是家庭教育中的一部分。在三代同堂、爺爺奶奶一起帶娃的家庭中,由於兩代人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生活環境的不同、思維方式的不同、脾氣秉性的不同等等,兩代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總是會產生各種衝突,衍生出各種家庭矛盾。
也有許多年輕父母因為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時,常常會將孩子交給家裡老人來照顧,可因為生活進步之快,老年人緊趕慢趕也追趕不上兒女的步伐,在缺乏理解、溝通不暢的情況下,兩代人更是常常“互相傷害”。
據調查,平均10戶家庭中就有4戶存在老人跟年輕父母育兒“唱反調”的情形;70%的家長也提出了“老人帶孩子,孩子的習慣難以培養”的問題。
隔代的愛,向來沒有分寸
提到“隔代教育”,很多人便會想到一個詞,叫做“溺愛”,甚至還出現“孩子是小皇帝,爺爺奶奶是奴隸”的說法。
沒有分寸的隔代愛,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進入暮年開始享受晚年生活的父輩,他們已經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終於有個娃娃陪著他們,肯定自在其樂,也更加疼愛自己的孫子。
而正處於焦慮時代的年輕父母,不僅感受著工作與生活的壓力,還考慮著孩子的未來,總為孩子的性格培養、習慣養成、報班學習而衝破腦袋。
於是,當你認為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時,爺爺奶奶會害怕孩子受苦;
當你為了孩子健康拒絕他吃垃圾食品時,爺爺奶奶卻經不住孩子的乞求;
當你認為孩子要合理飲食杜絕暴飲暴食時,爺爺奶奶會認為孩子就應該養得白白胖胖……
父母管、爺奶護,成為了家庭裡一本難唸的經。
老一輩父母在努力與時代接軌
不少年輕父母會對“老人帶娃”存在許多的刻板印象,認為老人帶娃總是簡單粗暴,不瞭解孩子的生長髮育,常常順應孩子的要求;不懂科學餵養,總是追著餵飯;不懂得親子早教,也不會適齡教育……
其實,隨著生活水平的發展和進步,以及多媒體時代的飛速升級,我們每個人都在感受科技的便捷,老一輩父母也不例外,無論是坐公交還是出門買菜,掃碼支付也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在帶娃方面,他們不僅努力接受那些顛覆自己原本認知的育兒知識,還不斷與老夥伴交流思考、總結帶娃心得,積極提升自己帶娃的功力。
01
感恩並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愛
相信天底下所有的爺爺奶奶都是愛孩子的,當雙方之間出現教育理念相悖時,不要指責父母,與父母硬碰硬,而應該心存感恩。
老一輩父母們放棄自己休閒的晚年生活幫兒女帶娃,依靠的是他們對子女對孫輩深沉的愛,年輕父母們不要因為教育理念的不同而否定他們。
02
找到隔代愛與教育的平衡點
父母往往是孩子的教育者和第一責任人,而爺爺奶奶僅僅只是輔助的照顧者。
老人擁有養育子女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也擁有充裕的時間優勢,而年輕父母則更容易與時俱進,具有更為科學先進的育兒知識,所以只有充分結合兩代人的教育優勢,才能真正將隔代愛與教育平衡起來,才能讓孩子在幸福快樂的家庭氛圍中成長。
03
鼓勵老一輩父母接受新事物
隨著智慧裝置的進一步強大,煲劇、玩遊戲、網上購物、影片聊天等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必備,就連老一輩父母也漸漸成為了智慧裝置的主力軍。
“活到老,學到老”,年輕父母應該多多給予老一輩父母接受和學習新事物的時間,讓他們慢慢跟上“育兒潮流”,吸收育兒新理念和新知識。
《小馬線上》
全家總動員,科學育兒沒煩惱
想讓老一輩父母在帶娃的同時接觸更科學更先進的育兒知識?想讓老一輩父母與孩子玩遊戲時擁有更多的互動與反饋?想激發孩子的語言啟蒙和潛能發展?
小馬線上,一款由小馬快跑全新推出的0-3歲親子互動直播早教。操作簡單,一部手機/Pad/電腦/電視就能輕鬆上課;全程配備優質師資,一對一專屬服務與指導;家長免接送,足不出戶,就能享受新加坡優質精英教育!
全天不同時段,線上直播!來自新加坡、廣深一線等明星指導師們會與爺爺奶奶們進行雙向交流與互動,一對一跟蹤與指導,讓“老一輩”的帶娃方式更輕鬆、更高質量!
全家總動員,把“新加坡優質早教”搬進客廳!支援多家長陪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可以同時觀課與學習,分分鐘get到科學的育兒知識!
線上課程支援回放!隨時隨地就能重複觀看寶寶的課程互動與指導師的遊戲指導,助力“老一輩”無憂帶娃!
隔代教育需要兩代家長的共同努力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該多理解、多溝通、多學習共同給予孩子高質量的家庭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