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家長自認為苦口婆心的話,孩子未必真的聽懂了,“和孩子說話≠會說孩子的話”。孩子最苦惱的“五會家長”,看看躺槍你了嗎?

01、只會催

“快點起床!”“快點吃早飯!”“快點做作業!”“快點看書!”……似乎“快點”就是爸媽的口頭禪。

結果

越催孩子越煩,越煩就越不高興做。

建議

尊重孩子的節奏,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允許孩子比你慢一些,更不要因為心急指責孩子。

他們可能已經拼盡全力,只是還達不到你的要求,別太苛求孩子。

02、只會擦

“爸媽坐我旁邊看我寫作業,沒寫幾個字,他(她)就直接拿著橡皮過來擦,就知道擦、擦、擦!我已經很努力在寫了,你能不擦嗎?”

結果

越擦越不喜歡寫作業,嚴重的就開始逃避作業。

建議

擦的動作雖然能宣洩爸媽心裡的急躁,卻會損害孩子的自信心,更可能起到不好的示範效應。

對不少家長而言,陪孩子寫作業是件費心費力的事兒,不過再焦躁也要試著在內心紓解,別透過行為把消極情緒傳染給孩子。

03、只會煩

“爸媽是唐僧,我犯錯了,他講了,我知道了,可他們還是不停地講呀講呀。聽到後面,我都不知道他們講了什麼!”

結果

一個唾沫橫飛,一個雲裡霧裡,反反覆覆這幾句話,孩子都能背出來了。以後再犯,家長還沒說,孩子就能背出來。

建議

嘮叨太多,你的聲音在孩子那兒就變成了噪音。嘮叨,常常是擔心、數落、批評,本意是關心和督促,但重複一千遍,就成了“廢話”。

04、只會吼

“媽媽是隻河東獅,一看到我犯錯誤,就要吼我,樣子真難看。”

結果

孩子被吼愣了,至於吼了什麼,一概遮蔽了。

建議

其實,相比孩子,成年人有發育成熟的理性大腦,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全責。每當發怒時,不妨狠狠地彈一下自己。

你會感到疼痛,那就是自己“犯戒”的訊號,告誡自己吼叫已經對孩子造成傷害了。

05、只會打

“我犯錯了,爸爸不好好和我說,就知道打我,他是不是不愛我了?”

結果

時間一長,孩子對爸媽的脾氣一清二楚,犯錯了,頂多也就挨幾下打,還能把他怎麼著。

建議

有句話說,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為管孩子。

其實,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於打孩子,因為衝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

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五會家長”的現象說到底就是家長與孩子的親子溝通不當,那麼跟孩子交流溝通有哪些原則、技巧呢?

☞ 瞭解孩子的心裡想法

如果孩子犯錯,先別急著火上來,你先要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

把了解到的情況和他說一遍,說不定有出入呢?然後問一下他當時怎麼想的?透過溝通,瞭解事情的原委。

記住:請你一定要理性分析。

即使孩子吃了虧,也能變成你教育的契機,任何事都有兩面性,你要引導孩子往正面的方向思考。

☞ 學會換位思考

在說之前,先想一想自己說出去的話孩子會怎麼想?能不能打動孩子?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話能打動孩子再和他交流,不打無準備之仗。有的話,連你自己都不能接受,孩子怎麼可能接受呢?

孩子有他自己的語言體系,感性、充滿幻想、喜歡動手實踐……比較喜歡的方式是講故事、比一比、做一做等方式,家長們可以多用用。

☞ 學會說“我們”

和孩子說話時,請說“我們”。這給孩子的感覺你是和他站在同一陣營的,有快樂大家一起分享,有困難大家一起承擔和解決。

你們永遠是他最堅強的後盾。孩子有安全感,才會更有信心去面對各種困難。

要是老說“你怎麼樣”“你怎麼樣”,漸漸地,他在心理上會和你疏離,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變得自暴自棄。

當然,更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說“他”了,這會讓孩子更難以接受!

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寶寶生病食療大全,寶爸寶媽們趕緊收藏備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