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你有沒有過這種心理:自己需要幫助,但面對一個“關係還不到”的人,不好意思開口;關係到了一定程度,才會求助。

換句話說,求助,基於信賴。

我們為什麼經常對最親密的人惡語相向,最基本的心理,就源於此。從這個角度而言,“打是親、罵是愛”不是沒有道理的。

01愛的索取

家庭教育中,這種心理也很普遍。

子女對父母的索取,基於依賴感、信任感。問題在於,家長要在一定程度上剝離這種依賴感,讓孩子獨立。過度依賴,孩子就成了長不大的啃老族。

挺難把握,但必須去做:你既要知道,孩子對你的依賴,是基於愛;又要知道,過度依賴就成了溺愛。

有的時候,家長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適當向孩子“索取”(即便孩子只有幾歲);這種索取,孩子最初會感到意外,但隨之而來的是滿足感和安全感,因為他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信賴的。

02何謂“索取”?

首先家長要明白“索取”的含義。

這個“索取”,並非孩子成年之後,對你的贍養;那是孩子的義務,必須的。孩子到了那個年紀,本身壓力就大,如果在他贍養之外,還隨意索取,往往適得其反。

這個“索取”,一般是孩子未成年,甚至在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了。

面對一個三四歲的小孩,索取?他能給你什麼?

別急。他能給你的很多,比如愛和付出。如果你是一位媽媽,在你灰心沮喪的時候,難道沒和自己年幼的孩子傾訴過嗎?這就是孩子的付出啊。

付出,對孩子來說,會收穫價值感、滿足感;有價值感的孩子,運氣從來不會太差。

如果說教育有捷徑,那這種辦法,可能就是許多人幻想中的“靈丹妙藥”了。

問題是,這種價值感教育,要趁早。

03“索取”什麼?

“索取”的標準,一是孩子能輕鬆做到,二是能有獲得感、滿足感、安全感。

最佳的索取物件是什麼?是擁抱。

下面的案例,是教師史蒂芬·福斯特的親身經歷,當老師的可以學,家長更需要學。

幼兒園從來不是一個平靜的地方,史蒂芬老師就在這個不平靜的地方做著不平靜的工作。

有一天,一個4歲的小寶又“發神經”了。他本來在畫畫,可是,畫出來的東西讓他很不滿意,越來越沮喪、越來越煩氣,終於“發了瘋”,把桌子推開,大喊大叫著跳到了一邊。

幼兒園有個專門的“放鬆墊”,供孩子們不開心的時候發洩之用。這小寶顯然已經習慣了,直接跑到了放鬆墊上。

史蒂芬走過來,並沒有直接去安慰或者勸說他(這時候往往無效),只是坐在一邊,看著他。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大吵大鬧,目的之一,就是尋求關注。

史蒂芬坐到他旁邊,對他說:“我需要一個擁抱。”

這就是史蒂芬的“索取”。但孩子根本聽不進去,一直在尖叫著。

15秒後,史蒂芬又說了一遍:“寶貝,我需要一個擁抱。”孩子有點疑惑,停止了踢打和尖叫,依然背對著老師。

又過了10秒,史蒂芬第三次說:“我需要一個擁抱。”孩子猶豫了很長時間,終於轉過身來,爬上老師的膝蓋,擁抱了史蒂芬。

孩子情緒穩定了下來,這時候,史蒂芬沒有給孩子指令(容易引發反感),而是給他提供了選擇:

“你是願意自己回到美術桌前呢,還是我陪著你去美術桌前?”

注意,老師的“套路”很深啊!表面上給孩子提供了選擇,其實沒得選擇——都是“去美術桌前”!但選擇權的提供,給了孩子被尊重的感覺。

有的家長也知道要“給孩子提供選擇,而非指令”,但不得要領,缺乏“套路”。如果給孩子提供“你是留在這裡呢,還是回到美術桌前”兩個選擇,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孩子留在這裡,依然會增加消極情緒;回到美術桌前,會覺得尷尬,都不利於形成積極情緒。

適當的“套路”,很有必要。

04為何有效?

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為什麼批評、說教、勸慰都無效,“索取擁抱”就能有效?

核心問題在於,孩子一向是一個索取者,他要不斷向父母尋求幫助,才能滿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潛意識裡面,他會因此而暗暗不爽,甚至喪失信心。

喪失了信心的孩子,很容易失去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

家長、老師向孩子的“索取”,這種索取又在他能力範圍之內,會讓他發現自身的價值,感到自己是有用的,從而建立信心。

兩三歲的幼兒,很喜歡幫家長做家務,這種主動的付出,其實也是為了尋求自己的價值感、歸屬感。但現實往往是,他們會遭到父母的拒絕:“你不行,你還做不了!”

這種拒絕,對孩子是一種打擊。等到他有能力遊刃有餘地幹家務活之後,他也不幹了。

真正有效的教育,一定是讓孩子懂得付出,而父母,則懂得如何“索取”。

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坐月子也有“鄙視鏈”?親媽伺候成底端,被人批評“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