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媽媽分享的故事,讓人毛骨悚然。
一天放學,這位媽媽在女兒的書包裡發現一個“安全套”,而女兒則稱是一個老爺爺送給她的“氣球”。媽媽當時就崩潰了,經過仔細詢問孩子,家人商量後,做出了搬家的決定。全家人的生活和情緒都因為這個物件改變。
6歲女兒書包出現“氣球”,家長商量後決定搬家女兒放學後回到家裡,媽媽幫著收拾書包時,卻發現有一個“安全套”,媽媽當時嚇得臉色大變,女兒才6歲,書包裡怎麼會有這樣的東西呢?
經過詢問後,女兒告訴媽媽說:這是一個老爺爺送給我的“氣球”,放學後我正往家裡走,這時有位爺爺過來說要送我回家,我很害怕,就跑開了。這個小氣球就是他塞到我書包裡的。
媽媽又仔細的問孩子:那位爺爺有沒有碰你哪裡?孩子說:他拉了我的手,我就嚇得跑開了。
媽媽聽完了孩子的講述,長出一口氣,但心裡卻有了更多的隱憂,自己和老公每天都下班晚,沒時間接送孩子,而原來負責照顧孩子的奶奶又剛生病去世了,只能由女兒每天獨自走路去上學。
而那個塞“氣球”的壞人很可能已經尾隨孩子,知道家庭住址了,再住在這裡也不安全了。一家人商量後,做出了連夜搬家的決定。
素媛是一個普通的女孩,但是非常令人痛心,這個女孩在放學路上遭到了一名老爺爺的蹂躪,造成了下半身永久性損傷,終身要靠人造肛門和體外尿袋生活。
這起案件發生後,由於韓國的法律制裁上限是15年,所以大量的民眾聚集、遊行,要求判處強姦犯死刑,但是最終卻只判了12年。
而作案者已經於今年出獄,出獄前專家針對他的心理測試結果為“再作惡可能性高”,又一次引發了韓國社會的恐慌和抗議。
透過這兩個事件,家長們應該警覺,對孩子的保護再謹慎都不為過,而最重要的保護就是“兒童性教育”。
有的家長不願意給孩子進行性教育,覺得家長和孩子談性是比較尷尬的,也有的家長覺得無從說起,不知道該怎麼說,孩子才能夠聽明白。
其實家長要克服自己的心魔,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孩子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夠有效的保護自己。否則孩子什麼都不明白,又怎麼能保護好自己。所以家長要端正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給孩子普及基本的知識。
家長給孩子做好啟蒙,為安全保駕護航擺正心態
有的家長不願意給孩子進行性教育,覺得家長和孩子談性是比較尷尬的,也有的家長覺得無從說起,不知道該怎麼說,孩子才能夠聽明白。其實家長要克服自己的心魔,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孩子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夠有效的保護自己。否則孩子什麼都不明白,又怎麼能保護好自己。所以家長要端正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給孩子普及基本的知識。
正確方式
前段時間,歪媽的一個同事給孩子買了一些繪本,有的是關於人體的。孩子們透過這些繪本中的圖片能夠很直觀的認識自己和異性。家長把這些知識講給孩子,他們就不會對這些知識好奇了。相反如果家長總是遮蓋,孩子反而會越發的好奇。家長不給孩子講,他會透過別的途徑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普及常識
家長要給孩子講解基本的常識。歪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他,什麼是孩子的隱私,哪些部位是別人不能觸碰的。如果有人要觸碰,該怎麼處理?歪媽還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模仿一個壞人要摸孩子,看看他的反應如何。透過這些遊戲,讓孩子知道哪些是個人的隱私部分,是需要保護的。
歪媽結語: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家長的禮物,一定要珍惜和保護好他們。性教育也是基本的教育之一,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啟蒙,做好知識的講解。家長自己首先要有正確的理念,不要覺得性教育是不齒的話題,相反要透過繪本、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哪些是自己的隱私部分,哪些是需要做好保護的,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孩子受到傷害。社會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只有自己會保護自己,才能為成長保駕護航。
今日話題:你給孩子講解性知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