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大頭,育兒不愁
2020年12月15日,四川省一名小學生在小區內跳樓,並留下了遺書。
1774年,德國大文豪歌德發表了一部小說,名叫《少年維特之煩惱》,該小說講的是一個青年失戀而自殺的故事。小說發表後,造成極大的轟動,不但使歌德名聲大噪,而且在整個歐洲引發了模仿維特自殺的風潮,“維特效應”因此得名。
為了減小“維特效應”的危害,我們確實不應該大肆報道或者討論自殺事件,特別是細節。但這是不是代表著,只要我們不和孩子討論自殺,那孩子就不會自殺呢?就像我們經常會看到的,當孩子出於好奇或者玩笑的心態說道“死亡”、“自殺”時,家長會立刻阻止孩子,甚至還讓孩子對著空氣啐一口,再默唸“童言無忌”,這樣孩子就能免於“死亡的威脅”了?
這確實是很多家長樸素的想法。當大頭在諮詢中遇到有較高自殺風險的學生時,都會啟動危機干預程式,並第一時間告知家長。而家長的反應卻千差萬別:
“怎麼可能?孩子在家裡可正常了,絕不可能自殺!”“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脆弱,一點挫折都受不了,哪像我們小時候……”“肯定是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鄰居/路人甲……的錯,我早說了別那樣對孩子他不聽。”“我對孩子還不夠好嗎?我為他做了……這麼多事,他還想怎樣?”“他才不會自殺呢,他就是想不上學/不寫作業/玩遊戲……只要遂了他的意,他活得比誰都好。”“我真的盡力了,我都快不想活了。”……作為老師和助人者,我們突破保密協議,告知家長的目的是為了讓家長知曉孩子的真實情況,並且盡一切可能保護孩子的生命安全,同時儘可能找到孩子自殺的原因,解決問題。所以,大頭最想聽到的家長的回覆其實很簡單:“我該做些什麼來幫助我的孩子?”
而對於家長,我們首先要承認,幾乎所有家長都深深愛著孩子,這是印刻在基因中、又在多年的親子互動中得到強化的感情。因此,沒有家長會輕易接受孩子“死亡”的資訊。但是,除此之外,家長們聽到的和想到的卻更加複雜。
恐懼型家長
有些家長對死亡有巨大的焦慮和恐懼,這種恐懼讓他們無法接觸“死亡”以及相關內容,例如“自殺”等,因此他們會本能的逃避或者否認。
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的本能,正因為我們害怕死亡,我們才會遠離危及生命的事物,保證自己的存活,這是一種具有生存意義的情緒。因此,我們也非常認可家長在聽到孩子想自殺時第一反應是恐懼或者不接受。
但有些家長的反應過於激烈,甚至會表現出極度憤怒的情緒,其背後的本質可能是過去未被看見或處理的巨大創傷。回溯家長童年的經歷,他們可能有過被拋棄或者至親亡故、失蹤,或者父母離異的經歷。這些生命早期的喪失帶來的創傷,沒能夠得到很好的療愈,成為了家長心裡的“結”。當他們聽到自己的孩子可能會“自殺”時,童年的分離和喪失的創傷被再次啟用,於是他們無意識的啟動否定等防禦機制來逃避這份恐懼。
防禦型家長
有些家長則會被激起很強的警惕和防禦。他們有一個自己可能都沒有察覺到的觀點:孩子除了任何問題都是我這個做父母的沒有做好。如果我們再深挖一點,就會發現這個觀點的背後,是家長對於為人父母的核心信念:孩子好,我才是好家長,我才是一個好人。
他們將養育孩子看作自己作為父母這個角色的“考試”,而孩子的表現就是“成績”,孩子有任何不理想的表現都會被家長看作是自己的“錯誤”,進而動搖“我是好的”的核心價值。
因此,當我們在指出孩子問題、特別是“自殺”這種大問題時,家長往往會一再強調自己為孩子做這做那,甚至“攻擊”孩子,數落孩子的種種不是,就是為了擺脫“我是一個教不好孩子的家長”所引發的“我不是一個好的、有價值的人”的痛苦。
震驚型家長
有些家長會表現得相當震驚,他們好像真的沒有發現孩子有自殺的想法。在他們看來,孩子在家裡表現得很正常,甚至挺開心的,完全不像看不開的樣子。
這種情況更像是家長和孩子的“合謀”:家長心中有一個理想孩子的“模型”,這個孩子可能是優秀的,可能是樂觀的,可能是懂事……無論是什麼樣子的,但肯定不是抑鬱的、不想活的,因此家長會無意識但有目的的引導孩子向著理想的樣子成長,並無視孩子表現出的不符合模型的細節,如孩子總是穿長袖的衣服,孩子會提到“絕望”、“無意義”等內容。
孩子領會了家長的“理想孩子模型”,因此,他們只選擇性的表現出家長想要的部分,而將那些不被接受的部分深深隱藏,只是在關上房門或者凌晨父母熟睡後,才敢痛哭一場或者在手腕上留下幾道傷口。
憤怒型家長
有些家長則會非常生氣,會覺得孩子不過是用“自殺”要挾父母,想達到自己那些不被家長允許的需求。這類家長通常是專制型或忽視型的教養方式,他們對孩子的需求往往是低反應的,他們看不見或者“視而不見”孩子的需要。
他們可能忙於自己的生活或者困於自己的心理狀態,例如留守兒童的父母,他們沒有能力去關照孩子的需要。
他們也可能認為孩子的很多需要是無理的、不必要的、有礙孩子“優秀的”,例如一些家長認為“休閒”就是浪費時間、消磨意志的,因此不應該去滿足。當他們見多了孩子用“一哭二鬧”的方式去提要求,並果斷拒絕後,他們自然會認為孩子會用“三上吊”的方式來“要挾”。
這種家長在自己幼時的很多需要也被父母無視,他們逐漸就形成了“需要和慾望是不好的、不應該被滿足的”的信念,因此也就無法直視和應對孩子的需要。
當然,可能還有很多原因讓家長無法第一時間“正視”孩子“自殺”的事實,但是,我還是想強調一點:只有看到了問題,我們才有可能去解決問題。
看到問題的第一步,是聽到。聽到孩子想到了自殺,無論是一句玩笑還是深思熟慮,而不是不去聽或者假裝沒聽到。
第二步,是理解。去理解“自殺”背後,孩子到底想說什麼。
第三步,是行動。採取恰當的方式,保護孩子的生命安全,如果可以,再進一步的提升孩子的希望感和意義感,讓孩子更願意活下去。
之後,我們會分享孩子在說“自殺”時,他們真實的想法是什麼,幫助家長進行第二步,盡情期待。
#育兒有招##孩子心理健康##心理諮詢##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