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尚若能從父母中找到救贖,誰又那麼笨,自己獨自煎熬呢。不向父母求助,只因為,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父母不理解,父母不接納。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則十分揪心的新聞。

一個孩子長期受校園霸凌,但卻從未將此事告訴父母。

直到有一天,孩子像交代身後事打電話給父母,才知道孩子原來受了這麼多的苦。

可惜一切都晚了,當電話掛後,孩子縱身一躍跳樓自殺。

看完這則新聞,我如鯁在喉,心裡冒出無數個問號:為什麼寧願去死也不讓媽媽幫助自己???

然而,類似的事情卻頻頻發生。

16歲女孩跳樓自殺後,父母才發現女兒欠債17萬元。

一間寄宿幼兒園的凌晨,5歲男孩被活活刺死後,父母翻看以前的監控錄影才知道孩子常年飽受同學欺負,悲痛不已。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孩子遇到困難時,寧願藏著掖著,也不求助父母?

1

曾在網上看到一段戳心的話:

其實我這代人,很多是沒有後路的,感到失敗和望不到頭時,沒有外界預設的避風港。

不會覺得就這樣“回家”好了,回到那個有爸爸媽媽的屋子裡,重新振作再出發。

低谷時,家人甚至會給予更大的壓力。

我看到很多的人站在路中間,就那樣站著哭。

身後沒有燈火,身前白霧茫茫。

我的朋友小雨至今仍對童年時的一次經歷耿耿於懷。

她說,其實那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可是自己真的放不下,從小時候一直“揣”到現在。

那時候她大概六七歲,小城孩子第一次隨著父母去北京旅遊探親,看一切都新鮮,對什麼都好奇。以至有一次,全家一起站在街邊等車,她看到一位女士穿了件亮閃閃的衣服,面料自己從未見過,情不自禁就伸出手,摸了摸人家衣襬。

那位女士回過頭狠狠挖了她一眼,斥道:“幹什麼”?!

她嚇得立即縮回手,卻囁喏著,說不出話。

小雨父母本來走在她前面,很快轉過身來,狠狠地批評她一通,讓她給人道歉。

“在爸爸轉身過來那一刻,一定肯定覺得我很丟人吧。我覺得他再也不會愛我了。”

但是事情還沒完,後來在親戚家,爸爸又恨鐵不成鋼地跟親戚們說起這件事,邊說邊嘆氣,這孩子怎麼長成了這樣,不識大體、沒教養。

小雨說,“那時候,我就覺得所有人都在嘲笑我,包括我的父母。那可是我的爸爸媽媽啊。”

為人父母的怎麼可以“背叛”自己的孩子?

2

背叛,並不算過頭的形容。

因為很多時候,父母真的會有意無意“化身”成孩子的敵人。

有時候是孩子求助時,父母沒有“撐”孩子。

朋友Sasa也曾分享過自己的心事:

“小時候我和人打架,回家以後大人別說幫我去說理了,肯定還要挨一頓打,因為老爸認定不管怎樣都是我的錯,即使是我被人欺負。

有一次,班裡丟了東西,老師懷疑是我偷的,讓叫家長。我媽聽了二話不說,上來就給我一耳光,理由是‘怎麼老師不懷疑別人就懷疑你’?

我的父母從來不護著我,我甚至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撿來的。”

甚至不少父母還以在外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為樂。

真人秀節目《嚮往的生活》裡有這樣一段:大華(劉憲華)早起給眾人做早餐,大家發現後紛紛誇讚。然後畫風突轉,開始了宋丹丹實力上演父母懟兒子的場景。

一會吐槽,“我生了一個廢物”,“怎麼這麼笨呢”,嚷嚷著,我要去民政局“換兒子”。

接著嫌棄兒子,“你怎麼吃這麼多?”

甚至還翻舊賬,跟大家吐槽孩子小時候上幼兒園時候的糗事。

“巴圖小時候,沒有一次能讓我特別笑著開心地開一次家長會。”

宋丹丹邊講邊陪著身體動作,“所有孩子都圍成一圈學小魚游泳,只有巴圖站在中間哇哇大哭,”“太沒面子了”。

在場的巴圖尷尬的只能起身走開。

真人秀節目嘛,肯定有表演誇張成分,但這樣的場景在平時生活中真是太常見了。

“這孩子就是太內向,連叫人(打招呼)都不敢。”

“你看人家怎麼就安安靜靜的,你又搞一身泥!”

“別的小朋友都在跳舞,你怎麼不去?”

“我家孩子就是太笨了,啥都學不會。”

在外人面前,父母故意貶低自家孩子,可能是為了面子,也可能是為人謙虛……但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將箭羽狠狠插進孩子的心。

最可怕的還是來自父母的二次傷害。

知乎有人形容這種痛:“有時我甚至不討厭那些直接傷害我的人,而是更討厭作為幫凶站在那些人一邊教育我的父母。”

在電影《嘉年華》裡面,小文媽媽在得知女兒被性侵後,反而是上去給了孩子一巴掌.

“我不打她我打誰”?

“你再穿那些不三不四的衣服!”

“一天天披頭散髮的幹什麼!”

“你長得越來越像你爸了,你瞪眼,再瞪眼看看!”

於是,受害者小文從媽媽這裡沒得到安撫、支援,得到的是撕爛衣服、剪短頭髮,耳光以及謾罵。

這種傷害,是傷口上的厚鹽,痛苦後的絕望。

3

前兩天還看到媒體公佈的《朋友圈年度親情白皮書》的調查,資料顯示:年輕人越是觸及內心的事情,越不願向父母敞開心扉。

我想起前不久刷屏的北大畢業生拉黑父母事件。

王猛一直控訴父母對自己沒有情感支援,親戚嘲笑自己“不會剝雞蛋”,父母沒有站出來幫自己說話;遭遇挫敗時,回家被母親嘲笑,“現在你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了吧”;上中學時,在學校遭遇不公平,父母沒有支援自己,反而斥責他;再大一些,被導遊開玩笑時,也只是讓他習慣,“這樣事情會有很多”。

在王猛看來,自己就是個情感孤兒。

父母子女血脈相連,理應是天底下最親密的情感連線。但如果孩子表達自己的痛苦或者需要幫助時,父母沒有讓孩子感受到情感的支援,沒有跟孩子站在一起,親子關係會漸漸走向疏離。

那些孩子長大之後,會怎麼樣呢?

他們會自卑,覺得自己配不上所得;

他們會十分努力,卻又活得小心翼翼。

如同前面提到的Sasa,她後來找我做諮詢我才知道,她雖然是一個工作上很拼的人,在社群關係中相處得也非常妥當,但是情感上卻很難建立親密關係。

在感情上她遭受過孤立和背叛的境遇,但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後,那段艱難的時光,她從不對家人坦誠。Sasa說,不是怕父母擔心,所以報喜不報憂;而是知道,說了,也得不到父母同情,或許還要被罵“眼瞎”。

“遇到事情連父母都不敢信,我其實不知道還可以信誰。”Sasa曾這樣說。“一直拼命上進,也不過因為生活沒有託底。”

說者淡漠,聽者心酸。

每個孩子都該有這樣一種安全感:孩子,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會和你站在一起。

你應有自己的堅強,但父母仍願做你的鎧甲,擁抱你,呵護你,且無條件愛你。

4

1967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在研究動物時,用狗做了一個實驗:

把一隻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鳴器一響,就給狗增加難以忍受的電擊。狗因為逃避不了,於是就在籠子裡狂奔,驚恐的哀叫。

多次實驗以後,蜂鳴器再響起的時候,狗便不在狂奔,尋找逃避的機會了,只是趴在地上無奈的嚎叫。

即使在實驗最後,實驗者在電機前把籠門開啟,狗也不會選擇逃跑,而是沒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地呻吟或者顫抖。

通過這個試驗,馬丁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心理學概念,叫做“習得性無助”:即,在先前的經歷中,發現自己努力了很久,卻始終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於是就有了“自己的行為無法改變結果”的感受。因此人會變得消極被動,即使以後再有主動權,也不願意嘗試。

我們的孩子向我們求助的時候,其實是希望我們能給出解決方法。但是很多父母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看到孩子的求助,沒有給孩子真正好的解決方式。

經歷了多次求助無果以後,我們的孩子發現,他們怎麼努力發問也是沒用的,他們便再也不向我們求助了。即使再痛苦,他們躲在角落裡,默默的自己承受。

當這種傷害越積壓越多,孩子求助無門,自己又解決不了,終有一天會爆發的。

5

習得性無助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一旦孩子覺得無助,就會悲觀避世。因此如何避免發生習得性無助,就顯得極為重要。那麼父母該如何做呢?

首先要關注孩子

我們的孩子不活在手機的朋友圈裡,他需要我們的保護。當孩子在你的身邊的時候,所有的父母的關注點都該在孩子身上。傷害不一定在哪一刻到來,不要等著惡果已成,才來追悔莫及。

當孩子出現一些非常明顯的異常變化時,比如孩子忽然問一些稀奇古怪問題時,一定要注意。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你愛他,希望和他一起解決問題。

當孩子問問題時,家長一定要好好回答,不要因為一時忙就糊弄過去。孩子都是很聰明的,能感受到父母的真誠。家長本身一定要正念,不要有偏見,不然就會出現林奕含那樣的悲劇。

當傷害已成,家長積極面對

武志紅總結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定律:“無論多麼痛苦的事情,你可能都是逃不掉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面對它,化解它,最後和它達成和解。”

多數父母關注點都在身體傷害,畢竟是“傷在孩身,疼在娘心”,卻忽略了孩子心理上的傷害。心理問題常常隱而不現,所以父母更容易忽略,孩子有這樣問題時,一定要尋求專業幫助。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看心理醫生的都是神經病。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神經病和心理障礙並不是一回事。相反,如果心理問題不注意、不治療,才真有大問題。

總之,只要父母能夠多一些精力看看孩子,多給孩子一些積極地正能量。這樣,孩子才會在受傷時,首先想到向父母求助。

6

曾經在某熱播美劇中看到這樣一個場景。

面對剛剛懂事的孩子,母親說,“孩子,你自己的生活需要你自己去經歷,但當你受到傷害時,我很願意陪你一起度過。”

父母給孩子最終極的力量是獨立。但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孩子會受到外界大大小小的傷害,很多傷害超出孩子的癒合力。這時候父母應該做的就是陪伴孩子,直到孩子的傷痕癒合。

作為父母來說,我們不能避免孩子受到傷害。但對於一個受傷的孩子來說,父母的愛是最好的治癒良藥。等以後看癒合的傷疤時,孩子不僅知道如何避免再次受傷,也依然能夠明白父母的愛一直與他同在。

也正如英國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所說,“除了愛,孩子什麼也不要”。

父母的愛與陪伴,是孩子抵禦外界傷害的不二法寶。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男孩難管教,關鍵在權威!教男孩規矩,從改變管教語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