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媽媽帶著2歲半的女兒到超市採購,回家的途中,女兒停了下來向媽媽伸開雙臂:“抱抱”。媽媽鼓勵她說:“你可以自己走的,寶貝,媽媽的手被提的東西佔滿了。”女兒坐在地上哭了起來:“走不動,抱抱。”媽媽看著女兒哭泣在猶豫,如果自己不抱她,她會認為媽媽不愛她嗎?要求女兒自己走路,有什麼不對嗎?

很多父母都曾遇到這種情況,孩子並非累了或者生病了,但還是要求被抱著,不答應她就會哭鬧不止。跟想辦法和孩子溝通並解決問題相比較,直接把孩子抱起來似乎更容易些。

如果了解孩子對健康自主的需要,則會幫助父母來判斷什麼時候抱著她,什麼時候可以讓她自己走。自主感對孩子的健康發展極其重要,孩子沒有自主就無法茁壯成長。

自主和依賴

字典裡“自主”的定義是獨立或自由,具有自己行動的意願。埃裡克.埃裡克森提出,自主的感覺是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年開始形成。孩子對自主感的追求貫穿整個童年,但是基礎是在出生的第二年和第三年(1歲到3歲間)形成的。

可能會有父母質疑:“學步期的孩子本身還是一個依賴我們嬰兒,怎麼給她獨立和自由呢?”事實上,學步期的孩子既需要自主又需要依賴,他需要在依賴父母提供的安全和發現自身能力的自由之間的一種平衡。

這種自主和依賴曾在英國心理學家哈利.哈洛對猴子及其幼崽的經典研究中得到體現。研究中,猴媽媽帶著寶寶進入一個有很多玩具的房間,猴寶寶一邊緊緊抓著媽媽一邊好奇的觀察玩具,最終猴寶寶的探索欲佔了上風,它們離開了媽媽去玩玩具,但每隔一會它們還會回來媽媽懷裡來獲得安全感,然後繼續去玩。

學步期的孩子們需要也是這種安全感和自由的巧妙結合,太多的自由對學步期的孩子是危險的,太少的自由則會抑制自主感的發展。

學步期孩子對探索的需要,是自主感的重要因素

學步期的孩子需要勇氣來探索,這種勇氣是天生的,小傢伙生來就具有探索世界如何運轉的勇氣和經歷,但在父母看來,這個探索過程充滿了危險。

(1)提供安全的環境,允許孩子自由探索

健康的自主,是在保護孩子們與允許探索和試探世界之間達到一種平衡。孩子的成長決定了他們需要探索,但也缺乏對衝動的控制,當父母無視孩子的發展需要,面對的將是不斷的衝突。

一位媽媽很煩惱,因為她正處於學步期的孩子,總是去摸不能摸的東西,去做不該做的事情,當孩子這樣做的時候,她的做法就是去打孩子的手,告訴孩子:“不行,很危險。”當她就這個問題,像一位幼兒園園長諮詢時,園長毫不猶豫的回答:“如果孩子不該摸一樣東西,那它就不應該出現在孩子能夠的著的地方。”這很好理解,剪刀應該在工具箱裡,暖水瓶應該在活動場所外。

學步期孩子的探索和觸控是正常發展的成長任務,在自主感中是一個重要的任務。如果孩子做了這個年齡應該做的事情,而媽媽卻用打手來懲罰他們,這不是健康的自主,真正有效的養育能幫助孩子認識到限制,也不會造成孩子的懷疑和羞愧感。

(2)肌肉能力鍛鍊,幫助自主感發展

自主性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於肌肉系統的成熟。在探索過程中,孩子通過攀爬、抓握、拿起放下來鍛鍊他們的肌肉,幫助學步期的孩子發展自主性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可以安全探索的環境。

樂樂已經會用握著勺子自己吃飯了,但她最近的行為讓媽媽很惱火,總是讓勺子從手裡掉下去,媽媽撿起來後,她還是一次次的這樣做,媽媽覺得她這是故意的。彆著急糾正或批評,因為她正在練習對肌肉的控制,也在幫助她發展自主感。

受到過多限制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可能沒辦法形成由探索和試探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所促生的迴路,也阻礙了大腦發育和肌肉控制能力的發展。

如何培養孩子健康的自主感?

人們容易誤解自主對學步期的孩子的意義,孩子擁有自主不意味著他不再需要指導和安全的界限,也不意味著他可以主宰一切為所欲為。自主的發展,需要的是安全邊界內的自由,以及和善堅定的指導。

一、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

我看到過一個漫畫,爸爸一邊打孩子的屁股,一邊教育孩子:“告訴你不能打人。”我們可以想象孩子內心正在說:“可以打人,你正在打人。”不要對孩子動手、打罵,要讓孩子看到怎麼做是對的會更有效。

美國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曾說過,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孩子犯錯誤時,父母應該做的是引導而不是懲罰。

2歲的馳馳正處於愛動手的階段,他會毫無緣由的打家裡的小狗,媽媽照看他的時候變得更謹慎細心,在馳馳這樣做的時候,她會抓住兒子的手告訴他:“輕輕的摸。”然後,媽媽會拉著馳馳的手輕輕的撫摸小狗,媽媽一直堅持這樣做。這樣的情形重複了幾天後,馳馳在舉起手想要打小狗的時候,看著媽媽的臉,露出頑皮的微笑:“輕輕摸。”孩子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已經學會了怎麼做。

二、發展相稱的行為

媽媽如果抱一個不會走路的嬰兒,是跟孩子的發展相適應的,但抱一個會走路的孩子可能就不那麼合適了。文章開頭女兒想要被抱著,但她並不需要被抱,除非孩子累了或者生病了,讓孩子發展與年齡相稱的行為,能幫助孩子發展她們所需要的信心和人生技能。

這時候,媽媽可以選擇不抱,俯身給孩子一個擁抱,並鼓勵孩子自己相信她可以靠自己走回去。如果她繼續哭鬧不同意,還可以對孩子說:“我可以拉著你的手,慢慢的走,但我知道你可以自己走。”其實,還有更好的做法,就是請求她的幫助:“你能幫我拿一個東西,太重了,希望你能幫幫我。”

你看,孩子的眼淚沒有了,她還幫你分擔了一件東西。和有效的處理號問題相比,可能直接把孩子抱起來會更簡單些,但幫助孩子發展人生技能並不會總是很容易。

三、轉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在想辦法做他不能做的事情時,要堅定的把他抱離,告訴他:“不。”或者為孩子提供可以做的選項。

心理學上有種“反向暗示”,比如說你告訴孩子:“千萬不要把凳子搬到窗戶邊,你站上去爬窗臺很危險。”孩子則會自動忽略你的警告,他們記住的只是做事的程式,過分強調反而激起了孩子靠近危險的興趣。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把別怎樣換成不如怎樣,這樣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會更好。

學步期的孩子對很多東西都有興趣探索,在這個年齡段運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並不難,當學步期的孩子想嘗試一個不能做的事情時,告訴孩子不可以後,要提供一個可替代的選擇。

當孩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的時候,告訴孩子:“你不能在沙發上跳,你想玩你的挖掘機還是和我一起打怪獸?”提供選擇和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是對學步期孩子簡單而尊重的迴應。孩子需要被指導,他們處於一個被照管的年齡。

父母幫助孩子發展自主性的三個A:

Attitude(態度):認識到孩子發展中的能力,接受每個孩子獨有的成長節奏,在做出迴應前讓自己平靜下來。

Atmosphere(氛圍):給孩子說”不“的權利,為孩子提供練習技能的機會,哪怕會把家裡或自己搞的很髒很亂。

Action(行動):讓孩子看到應當怎麼做,提供有限制的選擇,用行動來代替說教。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上學起床拖拉磨蹭,媽媽想到了一個主意,網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