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辛苦的付出,可孩子卻不領情,過度的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和伴侶的關係也發生一些變化,難道我這麼盡心盡力的愛他們,愛錯啦?
昨天我家大寶生氣地對我說:“我討厭你,媽媽你不愛我了嗎?”一下就愣住了,原因是我讓她做另外買的兩套卷子,想著這不快期末考試了嘛!作為父母的我們,怎麼可能不愛孩子呢?
什麼是愛?
以下是詞條給出的人類情感的解釋:
可是這些愛從哪裡來呢?可我們往往把希望寄託在另一半和孩子的身上,卻往往忽略最可靠的那個人是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怎麼能好好愛別人呢?
那麼從哪些方面開始呢?
1.先滿足自己內心對愛的需求。
先把自己照顧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利用空餘時間充實自己,學會滿足,當你的內心充滿了愛,就不會再要求別人來滿足你,才能真正放手,獲得輕鬆關係。
2.從做自己的好父母開始。
別忘了曾經我們也是一個小孩,內在都有一個“孩童心理”內在孩童是脆弱的,有時也很孤單無助,也需要有人來安慰和幫助。
當我們長大後做了別人的父母,也可以給我們,內在的孩童做個好父母,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與自己的心靈溝通,滿足自己的要求。
3.學會表達,管理情緒。
有時遇到事情了,往往會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亂髮一通脾氣後,才發現傷害到另一半和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而不是隻顧著發脾氣和指責、抱怨。學習正確處理自己情緒的方法,做個情緒樂觀的媽媽,孩子也會溫和很多。
4.學會放手。
讓家庭成員也參與日常家務中來,不僅能增加感情,還能解放自己,給自己減負,留出時間安排自己的活動,同時另一半和孩子才有空間展示自己,對家庭的作用和責任,這樣就不是你一個人的家了。
做到以上幾點,就會有奇蹟發生,你發現你做的少了,反而另一半和孩子跟你更親近了,只有懂得了愛自己,才能真正的愛孩子。
寶爸寶媽們,當孩子們做錯事時,你有沒有情緒失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