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經歷,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等過了衝動勁,就提不起興趣了。
凡凡今年9歲,最讓家長頭疼的就是他學習做事都很沒耐心,屁股在凳子上坐不住三分鐘。
媽媽說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是這樣,別說看書學習了,就連玩玩具,也是堅持不了幾分鐘就不想玩了。
上小學後,凡凡每次寫作業都抓耳撓腮的,沒耐心沒定性,脾氣也是比較容易衝動。
缺乏耐心的孩子,可不僅僅是表現在學習上,情緒上也是特別容易失控,很容易出現以下3種傾向:
01 暴力性
當孩子碰到自己不願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情緒上容易衝動、抗拒,表現出大聲尖叫、罵人或扔東西等行為,聽不進任何人的勸導。
02 依賴性
遇到稍稍困難一點的問題,便失去獨自解決問題的意志,轉而向他人求助,如果沒有人幫忙就會很快放棄,不願意思考和行動。
03 散慢性
學習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態度散漫,容易半途而廢,無法長久的堅持。
如果孩子一直缺乏耐心,很不利於未來的學習、成長,我們究竟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耐心呢?
2020年11月27日,沖繩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在" Science Advances "雜誌上線上發表了題為研究論文,該研究確定了促進耐心的大腦特定區域透過5-羥色胺的作用。
5-羥色胺又名血清素,在大腦皮層質及神經突觸內含量很高,與我們所熟悉的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一樣,5-羥色胺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神經遞質。
在該研究中,科學家將光纖植入了背縫核,並且將伏隔核、眶額皮層或內側額前皮層之一植入其中,透過照射光來刺激這些神經元在準確的時間釋放5-羥色胺。
為了進一步研究,科學家構建了一個計算模型來解釋小鼠的等待行為。
研究過程:
研究人員訓練老鼠執行一項等待任務,讓老鼠把鼻子放在一個被稱為“鼻子戳”的洞裡,直到食物顆粒送到它們面前。
科學家們在75%的試驗中獎勵了這些老鼠,在剩下的25%的試驗中(遺漏試驗),沒有向老鼠提供食物獎勵。
他們測量了在沒有刺激5-羥色胺釋放神經元的情況下小鼠在遺漏試驗中繼續進行戳鼻子的時間(測試它們的耐心)。
研究結果:
當研究人員刺激釋放5-羥色胺的神經纖維進入伏隔核時,發現等待時間沒有增加,這表明5-羥色胺在大腦這個區域沒有調節耐心的作用。
但是,當科學家刺激老鼠的眶額皮質和前額內側皮質釋放5-羥色胺時,他們發現老鼠等待的時間更長,有效地增強了耐心。
該模型還證實了,眶額皮質和前額內側皮質這兩個大腦區域正在相互獨立地計算獎勵的可能性的想法,然後將這些獨立的計算結果結合起來,確定小鼠將等待多長時間。
總結來說:
5-羥色胺增加了小鼠對他們正在進行獎勵試驗的信心,大腦各部位對5-羥色胺的反應差異表明,每個大腦部位均以不同的方式促進了小鼠的整體等待行為。
這項研究拓展了我們對於不同大腦區域是如何受到5-羥色胺的影響、進而調節耐心的認識。
那麼想要幫助孩子在學習、生活中,都可以做到更為耐心細緻地完成任務,有哪些哪些科學方法?
01 促進神經遞質,鍛鍊大腦皮質
透過今天分享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促進神經遞質5-羥色胺的釋放,讓眶額皮質和前額內側皮質發揮更好的作用,可以增加耐心。
競思透過多點位的腦電訓練,能夠在全面幫助孩子鍛鍊大腦額葉區域。
每一個來競思的學員,訓練老師都會結合孩子專業專注力測評結果和家長反饋情況,為孩子制定針對性的提升訓練計劃,並採用多點位訓練模式,全方位對應大腦不同區域,充分做到個性化訓練、針對性訓練和精準訓練。
競思專業老師會根據孩子實際表現和儀器反饋資料,及時給予孩子和家長反饋,調整和最佳化後續訓練方案。
透過訓練,孩子能夠綜合提升注意力和自控力,能夠積極思考努力堅持,更有耐心的完成目標任務!
02 提升自控力,做事更有定性
很多缺乏耐心的孩子,情緒管理能力也是比較弱的,很容易衝動,同時自控力不足。
競思專業的自控和情緒訓練,集合專業理念和科學實證有效的方法,為孩子定製個性化提升方案,如專業的沙盤訓練、行為矯正、情緒管理訓練以及習題訓練等等。
訓練由競思專業導師全程指導、過程評估與最佳化執行,幫助孩子改善感知情緒管理能力、改善自控能力、改善學習興趣和態度、改善親子關係與人際關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