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位讀者最近遇到了煩惱事。

孩子剛上幼兒園,班裡有個小朋友每天都欺負他,我在班級家長群裡跟老師反饋,都說了三次了,還不管用。

她問我接下來怎麼辦,我建議她別再在班級群裡說這件事,再說多少次都沒用的,真想解決,直接去找孩子幼兒園班級的老師溝通。

她有點不明白:

班級群不就是為了做家、園溝通的嗎?孩子在幼兒園遇到小狀況,為什麼在群裡說會不管用?

這也是不少新手家長的疑問。今天咱們就來解說一下這件小事。

班級群本質上是通知群,不是互動群

現在,班級群已經成為“標配”,從幼兒園到高中,家長需要一直待在班級群裡。不少家長於是就認為,有什麼事在班級群裡跟老師說、跟別的家長說就足夠了。這恐怕是個誤解。

作為一種“群聊”,理論上,確實每個家長都有在班級群發言的權利,但作為由老師組織、主導的群,班級群和其他型別交流群有相當鮮明的差異,它最主要的作用,不是群成員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是學校、班級中一些事關每個孩子的事項的傳達。

小學低年級老師,會把當天作業發到群裡,讓家長周知;快放假了,老師會把學校的放假安排透過班級群告知;其他需要所有家長都瞭解的事情,老師也可以透過班級群很高效地通知到每個人。

也就是說,班級群裡主要的傳播活動是單向的——老師傳播資訊給家長,家長只需提供“收到”“明白”這樣簡單的反饋即可,不需要把個人的理解和態度,充分地和老師、其他家長交流。

私事入群,不是特別得體、受歡迎的溝通行為

在班級群釋出的資訊,不是一對一的,即便專門艾特了某個人,也會所有人都能接收到。自家孩子遇到一些具體情況,只跟老師溝通即可,並不需要周知所有家長。即便涉及一兩個其他家長,私下使用人際的、一對一的溝通方式,也比在群裡“廣而告之”要適當得多。

這涉及幾個常識性的班級群禮儀:

不要輕易打擾別人——在班級群裡釋出和其他家長無關的資訊,對別人就是一種打擾;

保護自己和他人的隱私——孩子被欺負,是自家的隱私事項,也是欺負你家孩子的那個小朋友的隱私事項,把這樣的事情公之於眾,並無必要,也會讓對方和與此事無關的其他人覺得冒犯。

尊重溝通的對方——在班級群裡向老師反饋孩子被欺負的情況,肯定需要艾特老師和其他家長,被艾特到的人,會有一種突然被“點名提問”的感覺,這種感覺,並不讓人很舒服。溝通以一種不舒服的方式開始,後續恐怕也很難順暢進行。

當然,如果你在群裡艾特老師和其他家長是為了表示感謝,那就儘管說,被當眾讚美、當眾致謝,誰都會覺得是得到了更大的尊重。

製造和利用群體內的壓力,會收到負面效果

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和學校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在班級群裡公開說,可以贏得有同樣遭遇的家長的支援、聲援,給老師、相關家長帶來一定的壓力,讓他們更認真對待此事,從而讓事情得以有效解決。

這樣做,確實能起到“施壓”作用,但施壓本身,是一種並不友善、缺乏合作精神和建設性的行動。推己及人,你自己不會喜歡被這樣施壓,老師和相關家長也不會喜歡,他們會覺得被“示眾”了、被威脅了。

相當多家長和老師、家長和家長在班級群吵起來的情況,都是由某個家長的這個做法引發的。它的確有效,但效果一定是負面的。

理解以上這些,你就會明白,把自家孩子在幼兒園、學校受到欺負這樣不與班級所有人相關的事情在班級群內反饋,既不適當,也很難奏效。

三,如果確實有必要聯絡對方家長,透過老師聯絡,然後和老師一起坐下來,大家好好分析此事,一起尋找適當的解決辦法。

這樣的方法,既適用於孩子在幼兒園、學校被小朋友、同學欺負的情況,也適合孩子之間發生其他其他並不緊急的大小衝突的情況。

總之,決定自己該怎麼做時,父母一定得先想清楚:

我是想解決問題、確實幫到自己的孩子,還是想發洩情緒、讓人難堪、把事情鬧大、把矛盾激化呢?

已出版《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閱讀手冊——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培養法》。

3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入托前,家長應該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