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的家長可能都會有過這種經歷,孩子上幼兒園上的好好的,如果因為一些事情請假了,比如感冒發燒之類,病癒之後再想送孩子還去幼兒園簡直“難比登天”。
家長們對此毫無辦法,經常是使勁渾身解數也無可奈何,最後只能靠發火給孩子一頓收拾,然後孩子哭唧唧的被“塞”進幼兒園,孩子和家長兒都不能快速的從負面情緒中恢復過來。
小錦鯉倒是沒怎麼遭遇過這種情況,我們佔了個先天優勢,我小姑子是幼兒園的老師,平時和小錦鯉就很熟悉,因此偶爾孩子出現了不想入園的情緒,我只要稍加安慰就能輕鬆解決。
表姐家的孩子倒是妥妥的成了反面教材。就在前兩天,表姐和我聊天又忍不住吐槽,她女兒前幾天病了,倒不嚴重就是感冒。老師怕交叉傳染就給放了三天假。
結果三天過去,孩子病也痊癒了,但卻死活不想去幼兒園了。
表姐問孩子為啥不想去,外甥女一會兒說有人欺負她,一會又說飯菜不好吃,最後好容易哄得孩子出了門,到了幼兒園門口孩子又變卦了。
因為早上時間緊,表姐強忍著發火的衝動,給孩子又是買吃的,又是買玩具,可外甥女根本不吃這一套,就是不下車,不肯進幼兒園。
表姐最後怒了,也不管女兒哭不哭,直接把孩子拎下了車,強行“塞”老師,怒氣衝衝的走了,女兒撕心裂肺的哭聲充耳不聞。
聽完表姐的嘮叨,我既心疼外甥女,也能理解表姐的無奈。類似這種情況,其實每天都在發生。
類似問題背後的原因有哪些呢?1、生理因素
孩子在家呆了幾天之後,習慣了不被約束,習慣了睡到自然醒的生活,身體上會本能的排斥按時起床。被老師管理的情況。
再者,由於生病初愈,身體的機能也在恢復,孩子並不太想過多的運動,接觸同學,通俗來說孩子在家待“懶”了,自然也不想去學校。這和我們早上不想離開被窩去上班是一個道理。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其實主要原因,這也多半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係,平時對孩子比較寵溺的家長往往會更多的遇到類似的情況。
孩子哭鬧是因為她潛意識裡知道哭鬧有用,家長只要因此妥協過一次,孩子就會形成記憶,下次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就會再次使用。
另外,有的家長對孩子過於嚴苛也會產生這種情況,孩子由於家長的管教而變得性格懦弱,膽小怕事,一旦離開了幼兒園再次入園對孩子來說如臨大敵,自然也會牴觸。
找到原因,解決辦法也就不難了,家長可以從心理和生理兩方面下手首先是心理層面
1、面對孩子的不安情緒,表達出不想入園的想法時,先別急著教育孩子,要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她表達自己,然後抱抱孩子,給孩子安慰。
2、其次,和孩子建立美好的場景回憶,比如一同想一下去幼兒園的開心事,想想和老師同學在幼兒園能做的開心事,削弱孩子對幼兒園的牴觸,激發他對幼兒園的憧憬。
3、每次出門前做一些特定的行為,建立一定的儀式感,讓孩子逐漸意識到去幼兒園是一件很重要又很有面子的事情。
4、找機會帶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參觀,告訴孩子,你在幼兒園的時候媽媽也在這裡努力工作,當你放學了媽媽也下班了,這樣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減少焦慮。
這樣基本上會從心理層面最大程度的減小孩子對幼兒園的排斥感,提高熱情,同時還可以提前和老師做好溝通,在相關的方面做好迴應。
其次是生理層面
1、每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別猶豫停留,送孩子進園之後馬上離開,當某天孩子入園前有了抵抗情緒時,當天去接孩子可以提前一些,給孩子一些心理彌補同時製造一個小驚喜。
2、平時在家的時候,儘量教孩子獨立,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比如穿戴衣帽、穿鞋子、吃飯、睡覺、上廁所等。家長不要插手,尤其是老人。
3、教會孩子認識家裡的物品,自己的東西會自己收拾,分類擺放。
4、教會孩子明確的表達自己的訴求,比如要上廁所、要吃飯喝水等。
5、家長平時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接觸一些陌生的小朋友,鍛鍊孩子膽量的同時也能增強孩子的體魄。
當這些事情平時家長都能做的到位時,你會發現孩子自然也不會牴觸去幼兒園了。
陌生環境對他來說不算什麼,該做的事情孩子自己都能做,也會表達,並且相比其他孩子,這些能力會讓他得到表揚,產生自豪感,孩子自然也就不會牴觸幼兒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