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家裡就上演了一出女兒打父親的戲。每次出去吃火鍋,女兒都是先自己玩。在我看來,吃火鍋本身就會花費比較長的時間,一個4歲的小孩不太可能像大人一樣,坐著邊涮邊吃,所以我也沒管她。
可在爸爸眼裡,女兒總是不坐好吃飯,他總擔心女兒吃得少,營養不夠,於是沒多久就叫一下女兒要坐好吃飯,總是這麼提醒,女兒也煩了,次數多了,父女倆的情緒都變得緊張了起來。
爸爸先爆發了,吼了一下女兒,女兒不服氣,也生氣地迴應爸爸,還一順手就打了爸爸手臂,爸爸臉一沉,女兒可能被爸爸的表情嚇著了,也可能被自己的衝動嚇著了,哭了起來。
這個時候,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長,你會怎麼做呢?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提到,永遠不能允許孩子打父母。這樣的身體攻擊對孩子和父母都非常有害,會讓孩子覺得焦慮,擔心父母的報復,而父母會非常憤怒,覺得孩子可恨。
孩子打家長,我們不能打回去,因為那就相當於向孩子傳達一個觀念叫“以暴制暴”。家長也不能順從孩子,任由孩子任性,因為那會讓孩子沒有邊界感。
那如何才能既照顧孩子的情緒,又讓孩子知道自己打人是錯誤的,下次不能再犯呢?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中提到:允許情緒,但要限制行為。表達限制時,語言不要刺激孩子的自尊。限制的語言越簡潔、越客觀,孩子越容易接受。比如,指出物體的功能。
我們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你可以生氣,但不能打爸爸,父母不是用來打的。”
在簡耕的《遊戲力養育》訓練營中提到,孩子是需要被設限的,設限等於設定邊界,邊界會讓人感到安全,保證孩子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設限最重要的原則是,在聯結中設限,即在設限的同時保持平靜,保持跟孩子心連心,不用強迫的方式。平靜地設限會讓孩子客觀看待自己的錯誤,讓她知道自己就是做錯了,但沒關係,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我記得女兒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她說老師告訴她:“做錯事了也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這就是作為家長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要給他傳遞的資訊:你現在做錯了,但你依然是我們的好孩子,我們相信你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寫在最後:
孩子打父母確實是不好的行為,但父母要學會把情緒和行為分開處理,允許情緒,限制行為。
1、首先要共情孩子,跟孩子建立聯結之後,溝通才會有效。
2、然後要讓孩子明白,有情緒不代表可以行為不當,透過簡潔、客觀的語言告知孩子哪些是不當的行為。說出物體的功能是最有效的方法,比如碗筷不是用來丟的,父母不是用來打的等等。
我們力圖讓孩子感受到寬容的同時,知道如何改進,並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