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快十點了大寶才寫完作業。
有一項手抄報報業,大寶又是選擇圖片,又是畫又是塗色,很是耗時。
中間有個同學問她作業,兩人又聊了會天。
時間就到十點了。
大寶主動跟我道歉,說晚了。
忍不住地,我回了一句,你就是管不住自己,真該把手機放在客廳。
話一出口我就後悔了,這樣帶有明顯負面標籤和批評的話,不僅不會讓大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相反會讓她惱羞成怒。
果然,大寶立刻不開心了,說她只是偶然晚了一次,我不用上綱上線。
我一想也是,大寶這學期表現不錯,作業一般八點就寫完了,很少會寫到十點。
那一刻我很懊悔,還不如什麼話都不說,至少不會和孩子鬧得不愉快。
1、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我知道很多父母會犯和我一樣的錯誤,日常生活中,因為孩子犯錯誤,或者因為孩子磨蹭、情緒不佳等,忍不住對孩子發火。
這個過程中,又多會伴隨著孩子反駁、頂嘴,這時候父母更加生氣,於是更嚴厲地批評孩子。
事後父母又懊惱不已,覺得自己當時話說得重了,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之前,這也是困擾我的問題之一。
為什麼批評了孩子,自己也會懊惱呢?
怎樣既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又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最後很好地解決問題呢?
美國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指出,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與其糾結為什麼,不如想想事情發生後怎麼補救。
簡·尼爾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中指出,可以合理地利用“3個R”來矯正錯誤。
書中對“矯正錯誤的三個R”原則是這樣解釋的:
(1)承認(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個錯誤!”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決(Resolve)——“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
我參考這個流程,仔細演練了幾次,發現真的很好用,我和女兒的關係也和諧了不少。
下面來詳細講一下,如何具體操作。
2、承認自己的錯誤家長們似乎有個共識,向孩子承認自己犯了錯很難。
這固然源於家長們腦中固有的思想,覺得自己是父母,比孩子見識多,思慮周全,是不會犯錯的。
而且,從某方面來說,向孩子承認錯誤,就意味著自己的無能。
但簡·尼爾森博士卻說,當我們把犯錯誤看作一個學習機會而不是什麼壞事時,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就變得容易多了。
這樣一個思想的轉變,就讓承認錯誤這事不那麼尷尬了。
第一次當父母,大多數父母也是在摸索中前進,為什麼就不能犯錯誤呢?
在別的方面犯了錯誤我們能勇敢地承認,在孩子面前犯錯,不什麼就不能承認呢?
當我真誠地跟孩子表達,“對不起,我犯了一個錯誤”時,孩子並沒有嘲笑我,而是回報以大度,她說,“沒關係,媽媽。”
我不會感到尷尬,孩子也感到自己被理解了。
我們的關係緩和了一些,這就開了一個好頭。
3、和好,即向孩子道歉在向孩子道歉這事上,大部分父母做得也彆彆扭扭。
電視劇《慶餘年》中,範閒的父親冤枉了弟弟範思轍,罰他跪了好長時間。
範閒提出,父親應該向弟弟道歉。
父親拒絕了,說哪有老子向兒子道歉的道理。不過為了彌補過錯,他讓兒子提一個要求,算是變相道歉。
看吧,古來父母們就有誤區,認為父母不應該向孩子道歉。
其實,當我們真誠地向孩子道歉時,孩子們是很善於原諒我們的。
很多朋友跟我說,跟孩子吵架,孩子一會兒就沒事了,嘻嘻哈哈地,而做為成年人的我們卻很久都走不出來,會生好久的氣。
是因為孩子早就原諒我們了,而我們自己卻還在跟孩子較勁,跟自己較勁。
在這一點上,很多成年人不如孩子。
我跟大寶道過很多次歉,基本上她都很大度地原諒了我,並安慰我說沒關係。
主持人、作家王芳在《最好的方法給孩子》一書中寫過一篇《有一節課叫“道歉課”》,她說,“如果想讓孩子更好地給你道歉,就要記得經常給孩子道歉,這個時代已經不是‘老子都是對的’那個時代了,錯了就及時說‘對不起’。”
王芳老師是這樣做的,她也收穫了高情商、會道歉的孩子。
4、解決問題專注於解決問題,是正面管教的主旨。
如果我們做好了前面兩步,那麼就為最後一步解決問題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需要注意的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時,要讓孩子充分參與進來。
比如寫作業這個問題,我會問凌寶,你覺得怎麼做才能更高效、完成時間更早呢?
她會提出一些方法,比如提前寫作業,比如寫的過程中保持專注,把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提前找出來等。
因為這些方法大部分是她自己想出來的,而不是我提出來的,她執行起來就會有種自己作主的感覺,而不是被我要求著去做,感覺上是被迫的。
這兩點有很大的區別。
結語:有趣的是,簡·尼爾森博士曾對8歲的女兒瑪麗說:“瑪麗,你是一個被寵壞了的淘氣鬼。”
而瑪麗則反駁說,待會兒你可別來說對不起。
簡·尼爾森當時說,肯定不會。但當她冷靜下來,馬上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很不妥當。她立即到瑪麗的房間去道歉。
當時瑪麗還在生氣,並不接受媽媽的道歉。
但五分鐘後,瑪麗走過來抱住了媽媽,跟她說對不起。
簡·尼爾森也真誠地向瑪麗道歉,母女二人重歸於好。
我很喜歡書中寫的這個小故事,也會用這個來勉勵自己。
為人父母,是需要不斷學習與反思的,當我們學會運用"矯正錯誤的三個R"原則時,相信我們在育兒路上會越走越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