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正是孩子逐漸對世界產生認知的時期。早期,尤其是1歲之前,孩子幾乎都沒有獨立意識的存在。在這個時間段內,我們甚至可以將孩子看作父母的“延伸”,因為他根本沒有自我的概念,如果將一個不滿一週歲的孩子放在穿衣鏡前面,那麼他就會伸手去摸鏡子裡的人,因為他根不知道“自己”其實是真實存在的。但是長大的孩子會在一定程度上具備對於自我的認知能力,他們不再將自己看作父母的一部分,而是一個獨立的存在。
那麼,當這種思想開始萌芽的時候,他們的個人心理又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
瞭解這些知識,對於0~6歲孩子的情商培養又會起到哪些輔助作用呢?
首先,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例子。4歲的包包醬跟著媽媽一起學習跳舞,但是他一直都掌握不到要領。漸漸地,包包媽沒有了耐心,是她越著急,包包醬越是患得患失,連一些基礎性動作都不敢做了。終於,包包媽爆發了,她氣鼓鼓地對包包醬說:“你真的是太笨了,簡直就和你爸爸樣,像塊木頭!連這些最簡單的動作都連貫不起來!”
“你簡直和你爸爸一樣笨”或者“這些毛病都是和你媽學來的”,這些有意或無意的言辭,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也不自覺地會使用。對於抱怨的一方來說,用這些話來責備、勸導孩子實在是太正常了。但是從一個0~6歲孩子的角度來看,此類話語的傷害非常巨大,因為在孩子眼中,爸爸或者媽媽是他們眼中最偉岸、最溫暖的港灣,代表著全世界最美好的地方。假如有人“揭穿”了他心中的這一層構想,那麼不光會從自尊上對這個孩子帶來巨大傷害,還會導致孩子的後期教育變得困難。0~6歲的孩子不存在社會地位、經濟基礎方的概念,他們只是單純地覺得爸爸會做很多事情、媽媽最愛自己等。
兩歲之前,孩子最崇拜的是媽媽,尤其是六個月之前,他的個人意識更多地會感知到母愛的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才能逐漸感知到母愛之外的世界,並轉換自己的崇拜物件。而第二個被崇拜的角色是爸爸。不過,這一個移情的過程並非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大約在兩到三歲之間,幼兒可以完成從“母系崇拜”到“父系崇拜”的轉換。孩子崇拜爸爸是因為,爸爸在生活方面的能力遠超媽媽,比如安裝燈泡、搬舉重物,還有說話的嗓門和力度等。這些尋常可見的優勢,在對世界有了初步認知的孩子眼中,就成了非常神奇、偉岸的事情。所以,孩子在這個時期不再依賴媽媽,而是變成了爸爸身後的“跟屁蟲”。
瞭解以上規律對提升0~6歲孩子的情商有何幫助呢?
實際上,在這一時期內,有幾個關鍵點是需要家長注意的,首先就是不要將孩子的“偶像”當成負面的形象。從心理成長角度來說,孩子會不自覺地仿、學習爸爸媽媽的行為習慣,把孩子崇拜的爸爸或媽媽比喻為某種負面形象,那麼他也會無意識地向那個形象轉變。
比如包包媽那句“和你爸爸一樣像塊木頭”,就很可能會給包包醬帶來極大的傷害,他會在潛意識中認為爸爸在肢體協調能力方面有不足,而作為爸爸的兒子,他也會存在類似的欠缺。最可怕的是,這種負面的心理作用是十分隱匿的,我們只能看見孩子做事信心不足、手忙腳亂,卻找不出更深層次的原因,最後只好簡單地總結為“他不適合學跳舞”或者“他肢體協調能力差”等。如果沒有強大的外力助推,他長大之後也會不自覺地缺失這一項技能。
我們知道,人在“追星”的時候,總是不斷地學習、模仿明星的言行舉止,甚至有些人在跌倒姿勢上都要和自己的偶像保持致。與此類似,0~6歲的孩子也會對身邊的人表現出這種追星的“狂熱”。例如,一個剛滿一歲的孩子會學著媽媽的樣子在床上躺成一個“大”字;假如兩人坐在床上做遊戲,媽媽好幾次做出了向後一倒的姿勢,那麼這個孩子很可能也會模仿相同的動作。
所以說,在孩子兩歲之前,媽媽作為孩子的第一任偶像,已經悄無聲息地走出了情商引導的第一步。假如在生活中,媽媽總是生悶氣或者個性憂鬱,那麼久而久之,這些行為習慣也會傳染給孩子。兩歲之後,孩子開始崇拜爸爸,那麼爸爸也必須把握好自己的言談舉止。
當然,這並不是說爸爸媽媽要在孩子面前刻意偽裝自己,而是要求爸爸媽媽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的偶像形象。
留給媽媽們的思考題:
一次搬傢俱,鄰居羅叔叔來幫忙。羅叔叔走後包包醬聽見爸爸媽媽的以下對話。
包包媽:“你還是真不行啊!看看人家老羅,力氣就是大!”
包包爸:“唔唔……”
那麼,這樣的場景會使4歲的包包醬產生什麼樣的心理變化呢?